拯救孤独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忍受孤寂或者比忍受贫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贫困可能会降低人的身价,但是孤寂却可能败坏人的性格。”以狄德罗的这句关于孤独的名言开始,是因为人性的孤独是永恒的话题。在夜深人静时,抑或在众人围绕中,你,是否曾经感受过孤独?《丑闻笔记》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由英国著名作家卓依·海勒写的《丑闻笔记》一书,在2001年刚一上市,就取得了良好反响。并获得2003年英国布克奖决选提名。并在2006年改编成电影,受到了极大好评。概括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友谊与爱情、孤独与猜忌的故事。
  
  孤独的友情
  
  “第一次看到希芭是1996年冬季的那学期”,小说由第一叙述人芭芭拉缓缓开始讲述。芭芭拉是一所私立学校里的六十几岁的教师,她刻板保守,信奉教条,并且说话刻薄尖酸,不留余地,同事们都不喜欢她。芭芭拉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她没有丈夫和子女,只有一只猫陪伴她,她没有朋友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唯一的兴趣是每天写日记。她将她敏感的孤独心情,日复一日地宣泄在日记本里。包括她对新来的女陶艺老师希芭的爱羡。希芭漂亮幽默,深受同事和学生的欢迎,优秀父亲的去世带给她十分沉重的打击,她曾经是一个“朋克”少女,在最孤独的日子里,邂逅了现在的年龄是她两倍的丈夫,并且有一个患痴呆症的儿子。芭芭拉不懂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希芭有着这样不完美的家庭,而她看起来却很幸福。敏感聪明的芭芭拉看到了希芭内心深处的孤独,那种对年华逝去的恐惧,那种生活在父亲阴影之下的痛苦,那种希望有人安抚的躁动,芭芭拉使用了各种方式,靠近希芭,可是似乎总有人挡在她们之间,比如一样很喜欢希芭的同事,比如希芭的情人。在希芭的陶艺室里,希芭向芭芭拉袒露心迹,讲述了心中的苦闷。“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朋友的”芭芭拉在日记里这样自豪地写到。两个孤独的人变成了好朋友,她们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讨论很多问题,孤独的心互相安抚。
  一个人是孤独的,两个人就会减少孤独。无疑,两人是彼此解救孤独的伴侣。
  
  孤独的爱情
  
  让芭芭拉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友情根本不能够填满希芭内心深处寂寞的鸿沟,希芭有一个情人,芭芭拉愤怒了,因为这个情人竟然是她班里年仅15岁的学生康纳利。青春期的康纳利深深地喜欢上了漂亮的女老师,他在学校门口等希芭,当希芭在超市买东西时注视着他。希芭没有办法抗拒康纳利的深情,她内心孤独的心灵在召唤灵魂深处的陪伴。他们相恋了。可是康纳利年轻的躯体又怎么能够填满希芭孤独的内心?与希芭不同的是,康纳利仅仅是艳羡老师的美貌,在他年轻的头脑里,又怎么能理解希芭的思想?但是因为年轻的情人,希芭脸上总是挂着迷人的微笑,充满羞怯的表情。孤独的心灵寻求安慰,这样的爱情注定是孤独的。
  爱情本是两性之间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一旦带上任何目的性,恐怕就失去了爱情的纯洁性。
  
  孤注一掷的背叛
  
  希芭甜蜜的爱情让芭芭拉不安和愤怒。希芭看起来不再孤独了,不再需要她了。她没有办法忍受希芭的漠视,决定报复。她要让希芭失去一切,沦落到她正在不断沉沦的孤独深渊。她将本是俩人之间的秘密故意泄露了出去,希芭的恋情被所有人知道,被所有人唾弃,同事、朋友包括丈夫和女儿都离她而去,她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庭,住到了芭芭拉的家里。“这一个月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巴巴拉这样在日记里写到。终于有一天,巴巴拉发现了真相,原本应该甜蜜无间的友情直面血淋淋惨淡的真相。这背叛多么令人不齿,这背叛多么绝望多么孤独,多么让人揪心。
  背叛是可耻的,是人与人之间最不光明的表现,如此选择可见孤独这种人性最根本的力量之强大。它可以让人丧失理智,让人出卖灵魂,背叛是孤独的朋友。
  
  拯救孤独
  
  孤独这么深刻,能够拯救自己吗?希芭在街上游荡,停在了自己家的门前,那扇打开的门和丈夫熟悉的脸,预示着希芭幸福的回归。而芭芭拉又有了下一个“最好的朋友”目标。她们都是孤独的。可是孤独不能依靠别人来拯救,那心底深处不断回响的痛苦的声音,不能靠别人来消灭,拯救自己孤独的人,只可能是自己!去爱你身边的人吧,去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吧,这样,你才会觉得自己更可爱。人生是自己的,如果像芭芭拉那样寄希望于陪伴和同情,生活就没有尽头。希芭的幸福回归也许会给我们启示。
  在现代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越来越大,高耸入云的大厦,隔断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人们亲密的纽带。焦虑感占据了现代人的心灵,孤独感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每个人都希望能拯救孤独,可是不断升起的新的高楼大厦,不断地阻止人们回归幸福和简单的步伐。怎样拯救孤独?用爱。《圣经》里说:“爱是唯一救赎”。最简单的最纯洁的爱,现代人类是不是正在遗失,让我们回归到爱里。付出我们所有的爱,才能释放内心深处这深刻的孤独。■
其他文献
金隄,1921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小学和初中接触并阅读了大量文学书刊,培养了浓厚的文学兴趣,开始写诗。后就读于杭州高中,抗战时转入国立贵州中学,受当时科学救国论的影响,曾一度热衷于科学,并在上大学时考入西南联大电机工程系,后由于热爱文学转入外文系。  金隄最早接触英语是在12岁上初中时,高中时他又学德语,以后还学了俄语、法语和日语。在大学三年级时,他就在英国诗人白英(Robert
在众多被马丁·艾斯林归入“荒诞派戏剧”的作家中,让,热内可谓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同时他也是一位引起广泛争议的作家。之所以下此断言,一方面是他本人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作品题材的敏感性,以及作品所揭示的人类灵魂中“恶”的一面,并且通过戏剧的形式使其艺术化,进而对观众产生更强烈的视听冲击和震撼,从而达到亚里士多德赋予悲剧所应具备的“净化升华”人类灵魂的作用。凡此种种使得热内成为20世
川端康成于197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充满了凄美的色彩,其代表作《雪国》便是最好的的例证。在《雪国》中更多的是通过人物形象刻画来完成作者的这种创作理念的,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在作品中,川端康成通过对驹子和叶子的描写,将这种美以一种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向我们传达出来,并且赋予她们以拯救与净化的主题。本文试图从《雪国》中的两位女性形象入手来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身为至今以来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阿尔贝·加缪可谓是风云人物。他的周围聚集了众多优秀的思想家,并和法国人“精神教父”一般的萨特有过一段传奇相交,更重要的是他凭其出色的创作、深刻严肃的思想以及对社会和人类生存现状真诚的忧患意识与人文关怀——他不但以自身实力推动了法国存在主义流派的极大发展,还对本国乃至世界无数读者的精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力,他被尊为“欧洲知识分子的良心。”  《鼠疫》是加
去年暑假,应保加利亚教育局和索菲亚大学之邀,我和室友一起参加了索菲亚大学“第45届保加利亚语言文化暑期培训”,第一次踏上了对象国的土地。在多瑙河畔漫步,在黑海游泳、看帅哥跳水,乘船观光海岛,班卡小镇疯狂DISCO,在大特最著名的餐馆吃сач(保加利亚铁板烧)……友好的保加利亚人民,悠久的历史,茂密的森林,迷人的海岸,应接不暇的欧洲帅哥,给我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    索非亚    迷人的首都索菲亚
马格里特一直在试图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置于神秘的空间和时间中来描绘。他的表现手法通常是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融合及比例的变化。他并没有破坏事物的形状,而是深入到事物的系统内部,并使大小的概念相对化。对于这幅画的主题来说,毒药侵入身体器官及处于平衡状态的神经系统中。  画中一朵云从半开的门中飘进房间,阴影投射到墙上。而这朵云也属于外面的大海和天空,通过这扇半开的门就可以看到。这幅画似乎有个隐藏的观者,他可能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而阿赫玛托娃则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这位女诗人以纤细入微的笔触,将女性在爱情中幽微曲折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一串串优美动人甚或凄婉的诗歌呈现在我们面前。更可贵的是,她的诗还包含了对爱情清醒冷静的思考,承载了一种独特的坚强与鲜明的自我意识,因此引得人们争相传颂。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她曾与艺术理论家布宁及其妻室同居生活了长达10年,这种生活方式
科学告诉我们:染色体是储存人类的遗传信息,人的染色体有23对,其中常规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是决定人们性别的主要基因,正常男性为XY性染色体;女性则为XX。可是,最新的科研证实,男人的性染色体还有一种特殊形式——XYY,而它常常会在青春期造成犯罪冲动。当它肆虐时,年轻人的理智往往难以战胜它。前不久,在美国还由此引发了一起令人震撼的事件,其中情感与法律之冲突、科学与法律之矛盾,均让人耳
记得这个广告吧——“需要多少只灯泡可以改变多伦多?两只节能灯。到home depot去,一张Drive license可免费领取两只节能灯!”  人们纷纷跑了去,消费者关注的是“免费”,至于谁买单,没人理会的。  但毕竟是要有人买单的,其中包括时任多伦多电力总公司副总裁、节能总监的吕裕强。那一年是2006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吕裕强从学者到实践者,再到高层管理者,除了医生、研究员、专家、
17岁是英雄情结极度膨胀从而想拯救人类的年龄,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对爱情都非常渴望却极易失控的年龄,同时也是思想上迫不及待的吐故纳新却容易受到蛊惑的年龄。“196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很多事情在那一年发生。东京大学取消入学考试,摇滚乐大行其道,披头士发行了三张专辑,滚石乐团推出最佳单曲,出现蓄长发、提倡爱与和平的嬉皮士。在巴黎戴高乐下台、越南战争僵持不下的那个动荡不安却绚烂多彩的年代……”作家村上龙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