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翻译的一生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隄,1921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小学和初中接触并阅读了大量文学书刊,培养了浓厚的文学兴趣,开始写诗。后就读于杭州高中,抗战时转入国立贵州中学,受当时科学救国论的影响,曾一度热衷于科学,并在上大学时考入西南联大电机工程系,后由于热爱文学转入外文系。
  金隄最早接触英语是在12岁上初中时,高中时他又学德语,以后还学了俄语、法语和日语。在大学三年级时,他就在英国诗人白英(Robert Payne)教授和沈从文的鼓励和支持下翻译沈从文的小说集,并以The Chinese Earth(《中国土地》)为名于1947年在英国出版,后于1982年在美国再版。1945年大学毕业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助教,1947年兼研究生,获得英国著名文学家燕卜荪(William Empson)教授的指导。1949年初参加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不久调回北京中央军委机关任编译。1955年5月自部队转业,任英文杂志《中国建设》编辑兼记者。1957年调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文革”中下放农村劳动。1976年到天津外国语学院任教,直到退休。曾担任中国译协理事、天津译协顾问。
  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金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翻译理论。早在1978年,他在《联合国文件翻译工作简报》上发表的《论翻译的准确性》一文中就初步表达了他的“等效翻译”思想。在他随后发表的翻译研究论文中大体可以见到他等效翻译思想的形成轨迹。比如他在《谈准确和通顺的关系》中就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因素:“准确也好,通顺也好,都不能脱离读者。翻译是沟通两种语言的信息传递,所谓准确的翻译,就是把原文变成译文之后,译文给读者的信息基本上相同”(《翻译通讯》1984年第9期)。在《灵活用词,准确达意》一文中他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等效的概念:“弄清两种词汇之间有什么对应关系,主要是为了防止和纠正我们头脑中的机械对等,不是为了在翻译中去处处追求词汇对等。翻译中是有一个对等问题,但不是词与词之间的对等,而是整句或整段译文给读者的感受和原文给读者的感受之间的对等”(《翻译通讯》1985年第2、3期)。一位听过他的演讲的美籍教师认为,他的翻译思想与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很接近,并介绍他认识了奈达。与奈达相识,使他走上了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科学译论相结合的道路,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等效翻译理论。1982年出版的On Translation(《论翻译》)和1989年出版的《等效翻译探索》就是他在翻译理论研究上的成果。金隄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是在总结我国传统译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信息论等研究成果,并在自己长期的翻译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等效论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也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等效翻译不主张在翻译中简单地用忠实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认为忠实在表示“忠实的译文”的同时,也在指译者的态度,在概念上具有模糊性和不科学性。等效翻译明确提出了效果概念,即“翻译对接受者(听众或读者)的效果,应该与原文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这是中国传统译论中从未有过的科学观点。在等效翻译中,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直译和意译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了,因为如果以等效为翻译原则,译者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效果上,而不是斤斤于直译或意译。金隄也曾明确表示自己在翻译时从来不考虑直译还是意译,唯一的考虑就是译文的效果。
  在接受奈达等人的西方翻译理论时,金隄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批判地吸收。在解释和发展奈达理论上,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译文对接受者的作用(impact)和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response)加以区别。他认为,翻译所要达到的效果只包括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即接受者的感受),不包括接受者的反应。他明确提出,等效翻译所要传达的是原文的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
  金隄对中国翻译界和文学界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最早翻译了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文学作品之一的《尤利西斯》。 他最早的译文只有一章,刊登于1981年出版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随后1986-1987年出版《尤利西斯》选译本,其中包括“涅斯托尔”、“哈德斯”、“游动山崖”三章全文和“喀尔刻”、“珀涅罗珀”两章的片段。1993和1994年分别在台湾九歌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译本上卷,1996年出版全译本下卷。1994年,萧乾和文洁若的译本也同时出版,由于两个译本采取了迥然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结果是出现了两个风格样式迥然不同的译本,又由于他们翻译的是极具挑战性的文学名著,所以,双方译者无意间为译界提供了研究文学翻译的绝好教材。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金隄译文更忠实于原文。
  金隄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中国翻译界,像他这样既从事翻译实践又从事翻译理论,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受人推崇的经典作品传世的翻译家并不多,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还是世界公认的乔伊斯学研究专家。他关于《尤利西斯》的研究论文多次在James Joyce Quarterly(《乔伊斯季刊》)等著名刊物发表,受到世界乔学界的认可,为乔学研究作出了贡献。他不但是最早全面翻译《尤利西斯》的中国人,而且是最早全面研究和介绍乔伊斯与《尤利西斯》的中国研究者。
  1987年金隄应乔学界邀请到美国进行《尤利西斯》的翻译和乔伊斯研究,后一直侨居美国进行翻译教学和学术研究。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圣母大学、德莱赛大学、华盛顿大学、全美人文学科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等单位任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自2003年任俄勒冈大学客座教授(英文系)。曾经在多次翻译研讨会和乔学大会发表论文,在北京、天津、广州、武汉、台湾、香港、美国、瑞士、德国、西班牙、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地的近百所大学作学术演讲,传播中国文化。他还在国际译联会刊 Babel和国际乔学会会刊James Joyce Quarterly等多种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际翻译界和乔学研究领域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
  由于金隄教授在文学翻译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1997年他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终身成就奖)。2005年,爱尔兰翻译协会(ITIA)授予金隄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金隄主要学术著作:On Translation (与尤金·奈达合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增订版,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繁体字增订版,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8年;简体字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Shamrock and Chopsticks(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1年);Literary Translation, Quest for Artistic Integrity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2003年)。
  金隄主要译作:《中国土地——沈从文小说集》(中译英,与Robert Payne合作,伦敦Allen
其他文献
鸟类,大自然中自由的精灵,展翅飞翔于天空之中。它们以艳丽多彩的羽毛、形态各异的身姿,婉转动听的鸣叫声赢得无数人的爱慕与向往。鸟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现代鸟类的种类数量达到了1万多种,它们何时演化出来?它们的祖先是谁?它们在漫长的演化过程当中都经历了哪些重要事件?这些问题一直让古生物学家们十分着迷,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远古世界的奥秘。热河生物群的诞生和发展  纵观世界各地,中生代的化石产地有
我们与黑白、图玛德夫妇相识,是1993年我们到埃及工作之后,而知道他们却可以追溯到1956年。一天,我们进城去王府井,顺便去了中央美术学院去看望彭龄初中时的同桌艾民有,他那时正在美院油画系学习。他知道我们学阿拉伯语,便说:“美院新来了两个埃及留学生,是一对夫妻,名叫黑白和图玛德……”正说着,只见一群中国学生簇拥着两个外国青年从大操场边的教学楼出来,一路说说笑笑。民有说:“就是那两个留学生。你们可以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文学奖项已经成为图书销量潜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得到英国布克文学奖的认可,小说《白老虎》很快就进入了中国图书市场,中译本近期也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其实,小说《白老虎》与中国还有着更加特殊的缘分:作品中,作家阿迪加巧妙地以印度一位“成功企业家”的口吻给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写就了七封倾吐心声的信函,由此揭开了印度经济神话背后的惨痛社会现实。通过这番构思,阿迪加把印度和中国这两大发展
译/刘昕蓉  There’s a thin film of March snow on the stree——  like the skin on a cup of milk——  and I get to lie down  again,I get to lie dawn  beside this great,blond,muscled light.    David has left a la
相传,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为了迎娶公主,在运河里撒满了玫瑰花瓣,玫瑰河令整个婚礼现场香气四溢。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人们意外地发现,河面上竟然出现了一层油珠,而芬芳正是由此而来。就这样,人们发现了获得玫瑰精油的方法。  当然,这个传说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史料记载,公元10世纪,当波斯人发明蒸馏法萃取植物精油后,玫瑰就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用来提取精油的花。  玫瑰花香优雅、柔和、细腻、甜香似蜜,主要得益
有一次上课,他故意不发一个学生的试卷,等那个羞涩的学生来问他的时候,他说:“我想看看天才长得什么样子。”  他出给学生的试题都是这样的:赖昂对爱玛的第一眼印象是怎样的?爱玛读过什么书?最少举出4部作品及其作者。描述爱玛的眼睛、双手、阳伞、发型、衣着以及鞋。诸如此类的问题,读过《包法利夫人》的你会做吗?  他的学生形容他的嗓音:像猫舌头的那种带倒刺的舔吻。  他,就是纳博科夫,俄裔美国小说家,文学批
编译/阿 健  不久前的一天,美国几家大型成人电影公司同时宣布:鉴于两名演员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他们从即日起停机60天。最先发现此事的,就是美国“成人色情行业医学健康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沙龙·米切尔。  让全美国震惊的是:现年48岁的性学博士米切尔曾在色情圈内摸爬滚打二十多年,拍摄过的色情影片不下1000部。从色情女星到性学博士,米切尔的人生简直是个传奇。看看她的经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大概只有那
1776年,歌德在魏玛认识了34岁的夏绿蒂·冯·施太因(一译封·施泰因)夫人。她长得小巧玲珑、别有风致,有一张美丽而轮廓分明的嘴,一副薄嘴唇和一双意大利式的大眼睛,椭圆形的笑脸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甚至,“她身上的一切都具有吸引力——那开朗的天性、那温柔而悲哀的声音,那从痛苦中脱颖出来的善良,那严肃中蕴含着的纯朴,还有那无可挑剔的举止”,看着她自然、洒脱的风度,常常使人觉得:“中天夜月的幽辉,渗透着
夏尔潘蒂埃夫人是一位优秀而且迷人的女人,在文学,艺术及政治领域都很有影响。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她开始对印象主义尤其是雷诺阿产生了兴趣。雷诺阿有幸为巴黎最有名的一位女人画一幅她同孩子的家居图,他抓住这个机会于1879年在沙龙将这幅画展出,并获得成功,从而也使他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画面中的盘予起到一种中和的作用,也体现了一种少有的混合形式,即:画面既要符合肖像画的特点,还要充分发挥作
编译 任正胜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人生难测,但有两样东西是肯定逃不掉的:一是死亡,另一个就是纳税。”如果吐温先生还在世的话,他可能还要加上第三条:科技的进步。事实确实如此,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购物消费、欣赏音乐、收看电视、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过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可以想象,再过十年,快速前进的科技又会淘汰掉许多现在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技术的更新换代让人眼花缭乱,很难预测哪些技术会消失,哪些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