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趣滋养教师生活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则故事:一位猎人看到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和一只小鸡在做游戏,猎人好奇,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快乐呢?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每时每刻拉开弦?”猎人说:“天天把弦扣拉开,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人的生活是需要一定的惬意空间的,宛如橡皮筋,僵硬了的时候拉一两下才能够恢复韧力,这样的生活才协调,才会恒久地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分数就是硬道理”的当今时代,本该成为人之极品的教师,大多主动或被动地被局限于“匠”的生活层次和生存空间,他们辛勤“耕耘”,机械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看不出创造力,看不出想象力,看不出一点点生活的情趣……平凡本倒无可厚非,但他们平凡得无奈,平凡得沉闷,生活在他们眼里已经水落石出般被解读成了冰冷的分数和升学率。智慧、优雅、成熟、风度已经离他们远去,他们面色蜡黄,形容枯槁,目光呆滞,除了能在相关学科比学生解题速度快一些外,他们找不到任何自豪感与幸福感的寄托之物,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心理弱势群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扪心扣问这些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问题时,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教育者本身这种平面的、僵化的、压抑的精神生活状态,不仅戕害了自己的宝贵年华,而且难以担负起感染、熏陶、唤醒、鼓舞下一代的崇高使命,在束缚了自己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幸福生活的权利和能力。“亲其师,信其道”,那仅仅是幼稚的孩子最为自然天真的一种感觉。
  教师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教师”。除了“敬业”之外,还要敬重生命的原始感受,要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情趣生活。教育是一种心灵行为,它基于教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所以教师应该、也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在鲜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成长。既然人必须由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那么教师的心灵状态就必须得到人们的眷注和关怀。别林斯基认为,普希金抒情诗充满诗意的全部奥秘,在于他的诗篇里洋溢着他对生活的微笑。于是俄罗斯的青年在他的诗篇里,感受到生活的阳光。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能有普希金般真诚的“生活的微笑”吗?他能够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洒“生活的阳光”吗?教育要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示范给学生的,充其量只是“以苦为乐”、“苦尽甘来”的雾里看花般的人生理念,它无法“为了理解当下生活而教育”(怀特海语),它只会让本身就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教学生态雪上加霜。可以这样说,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不可能理解教育的真谛,面对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的教育工作没有魅力可言,也绝然地与高尚无涉。
  教师的情趣首先表现在本职工作中。“工作并快乐着”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表现。伟大的居里夫人认为:人类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的利益,他的最大愿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仅仅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去做是不够的,应该把它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去追求、去研究,真正热爱才能真正幸福。雅斯贝尔斯曾经强调: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的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看一看当今时代的优秀教师,如于漪、李镇西等,他们无一不像居里夫人那样,“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好像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追求了数十年,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仅仅把他们看作奉献者是不够的,必须看到,一个普通的教书育人的舞台到了他们手里就成一方尽情展示才华与个性的英雄用武之地。他们的工作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情趣生活的副产品。苏霍姆林斯基在其52年的短暂人生历程中,给世界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撰写了4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和短篇小说,没有快乐的、富有情趣的生活作铺垫,仅靠一腔热血和献身精神苦熬力撑,那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人道的和无法示之与人的。事实上,苏霍姆林斯基一直都在身体力行自己提出的“和谐教育”的理念,他的精神状态就像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位“教育思想的泰斗”,是一个十足的“性情中人”。
  教师的情趣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一次研究表明,国人在闲暇时间的长度方面已经超过了英美。闲暇时间长了是否意味着生活品位提高了?当然不是。这里面有公共品匮乏的原因,比如公共图书馆的匮乏,比如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等,但更主要的是缺乏主观上有意识的选择和把握。作为教师,完全有条件享受七彩的人生,情趣生活境由心造:我有一副好歌喉,你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她会摄下生活中美妙的瞬间,他是运动场上的健将……就连家庭生活中抚养孩子、刷洗锅碗瓢盆之类的烦琐事儿,只要心灵的阳光拥有足够的“明媚度”,也会成为一首快乐的交响曲。情趣生活绝无成本之忧。人是需要一点乐观精神的,这是情趣生活的底色。乐观精神既表现在生活中的瞬时幽默里,也表现在贯穿于并且关乎一生的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中。幽默是陶冶高雅情操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使人际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的快乐属性也很利于人的健康,当年法拉第用脑过度、身体虚弱的时候,医生没有给他开药方,而是送给他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后来法拉第就在幽默和笑声里恢复了健康,并且也学会了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美好有趣的东西,成了一名受人欢迎的幽默感很强的科学家。教师的工作属于脑力劳动,不论是为了和谐人际关系还是为了自身的健康,都有必要培养自己的些许幽默感,(注意是“些许”,论“斤”批发也是要不得的)。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则更有必要——调查研究不止一次地表明,“有幽默感”是教师受人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教师创造性地看待和享受生活也很重要。在那场黑白颠倒的政治运动中,某大学中文系的一位老教授和音乐系的一位老教授同时被下放到非常偏僻的农场。他们每天的工作都一样,就是割草。一年以后,那位中文系的老教授不堪生活的折磨,含恨离开了人世。而那位音乐系的老教授仍然默默地割草,劳动之余还要哼上几首曲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6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音乐系的老教授又回到了当年任教的大学,重返课堂。人们惊讶地发现,6年时间的困难生活没有使他衰老,站在讲台上的他一如当年一样神采奕奕。很多人问他,在农场的6年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他说,他每次割草都是按4/4拍的节奏来割的,割草对他来说就是欣赏音乐……托尔斯泰说:“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注定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更毋庸说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了。电视上曾经介绍过一位退休教师别致的生活方式:虽每月只有千余元的收入,但他却租用廉价房轮流体会过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的生活风情,活得洒脱飘逸,充满了时代感,让年轻人都羡慕不已。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都不应该是教育工作的“单边叙事”,把心力放到恰当处,试着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才能够保持心神的张驰之道,从而让自己快乐起来。
  把生活中的情趣同教育工作的严肃性和神圣感对立起来显然是不对的,事实上它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表面对立内里却统一,它们互相扶持,互相温暖,互相润泽,相依为命。一个积极上进的教师实质上是没有“业余”的,他在生活的每一寸时空里都在不断地发现教育,联想教育,检查教育,提升教育。教育在于用“心”,这种用“心”可以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任何人都是以自己职业的眼光去解读事物的。教师能从《红楼梦》里看到什么?能看到宏观的、微观的教育或反教育的一些东西,这也等于间接地增长了教育的知识和经验。其实有很多知识本身就是相互联系和联通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文章中写道:“正是音乐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儿,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更活一点。”教师的一切有益生活都对教育具有启示作用:比如社会交往,比如琴棋书画,比如假期探险、旅游、发明创造……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具有良好的情趣生活的教师才是“整个的教师”。我们今天提倡教师专业化,没有一定生活底蕴的教师,即使再“专业化”也无法从中走出一些大师来,干瘪的藤蔓上收获不了肥硕的大果实,经师易做,人师难成,我们所追求的情趣化生活环境也是成就实践型教育家的天然沃土。
  认可和提倡教师过一种情趣化的生活实质上是对教师人生尊严的捍卫。当代教师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说已经习惯了“毫微秒”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时间被切分到最小,一周7天为了所谓的“教学质量”疲于奔命,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一年前,清华大学的两位年轻教师的猝死向我们又一次拉响了生活质量的警报。不论是为了谁,也不要问为了谁,我们都应该争取、营造和珍惜自己的欢乐、幸福、对于世界充满乐观感受的生存状态,这是起码的和终极的人道主义。教师管理亦当有此目的。
  (责任编辑刘永庆)
其他文献
近年,通过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低效高耗的症结主要在于以下三点:无材料可写、写作训练简单机械、作文批改任务繁重拖拉.针对以上这三大“顽症”,笔者从激
在自然条件下以分布于兰州市九州台开发区(LZJ)、张掖市临泽县(ZYL)、武威市民勤县(WWM)和酒泉市金塔县(JQJ)4个地理种群的荒漠植物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对与其抗旱性
【摘 要】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如何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快乐成长,需要掌握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有为”和“无为”两个方面谈一谈班主任管理中的具体做法,在管理中力求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以达到学生和班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 “有为” “无为”  老子有个治国理念,主张“无为而治”,班主任亦可采用这种方法来管理班级,“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班级管理中做到“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及施用有机肥对地温及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及施用有机肥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冬小麦的生育前期,单覆地膜的增温效应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注意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又如何“跨领域”学习语文,拓展
本文通过个案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关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和积极建设农村学前教育。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创造人。”当今的幼儿一方面处于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之中,享受着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处于十分不利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孤独地面对电视机与电动玩具,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的性格。新《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原则。”幼儿园教育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立足木偶教育园本课程建设
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班主任也是一个科目的任课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另一方面,班主任又承担着大家长的职责,需要把班级的学生和老师凝结在一起。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要的是具有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带动任课教师,以自身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团结学生,凝聚班级力量。作为班主任要有清醒的头脑,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创新教育手段,创新管理手段,这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班
我们的课程名称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就可以知道品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和社会。儿童的生活和儿童所生活的社会,是品德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文教学的质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初中生语文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