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制胜秘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议论文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对较大的。只要我们留心收集,认真研究,细心揣摩,就能够从中发现很多亮点,给我们的议论文写作带来很多启发和教益。下面,我们以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为例,对议论文写作的制胜秘诀加以阐述。
  一、精心谋划,扮靓开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古人为文颇讲求以“凤头”引人。议论文不同于诸如写景抒情性文体,文字表述难以逃脱枯燥、干瘪的藩篱,再加上空洞的说教,未免让人心存厌倦之情。因此,精心开好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讲,议论文开头起句当如爆竹,骤然动人心弦。要力争单刀直入,生动有趣,切忌拖泥带水,漫无边际,或死板呆滞,断喝训斥。简言之,就是要体现人文性、理趣性、多样性、生动性、感染性。
  1.引用歌词
  将歌词、诗文或谚语信手拈来,拟写开头,既显得活泼、精练、接地气,又富于文化内涵,是一种简捷、高效的行文方式。如2014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爱心接力》的开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爱,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体现了善良、关爱、感恩、互助。
  2.运用修辞
  巧妙运用修辞,可以使开头生动靓丽,文采四溢,是一种简便易行、人们喜闻乐见的方法。排比可以增强气势,比喻可以形象具体,反问可以引发思考,反复可以强化印象。几种手法并用,效果更佳。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满分作文《生活因科技而美》一文的开头:
  如果没有霓虹灯,夜晚便少了那一份情调与绚丽;如果没有石英钟,便无法精确地把握每分每秒;如果没有彩色胶片,我们便无法将灿烂的微笑留下……如若没有现代科技,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如何呢?因此,生活因科技而变得美。
  3.故事引入
  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故事作开头,就好像燥热的田野突然吹来了一阵凉爽之风,令阅卷老师神清气爽,为之一振。故事务必要简短,而且要有看点和兴奋点,足以赶走阅卷老师内心的疲劳,激活他们的神经兴奋中枢,给你高抬贵手。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心动则万物动》的开头:
  寺院前两个小和尚正在为一首诗争执不休。一个说诗中是帆在动,而另一个则说是风在动。这时,法师从寺院中走出,笑着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帆动,一切皆源于我们的心动。”
  4.化用材料
  化用材料是指变化运用题目中的原材料,以此为引子,引出文章论题或点明文章主旨。化用材料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根据立意需要,直接摘取原材料中的相关词句或段落,作为触发点;二是有针对性地对原材料的某个侧面进行压缩概括,借此点题。这种方法能保证紧扣题目,行文不偏不离。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兼传统 容现代》一文的开头一段:
  “黑白胶片曾经是一代人梦想与美好记忆的见证,它记录下的是人生不同寻常的瞬间,但却在每次翻看照片时渐渐泛黄;数码技术能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却在快速浏览与更新中稀释了人们的美好。所以,我们应当为传统注入时代之美,为现代加入传统之媚。”
  二、巧妆淡抹,增添文采
  由于议论文重在说理,强调逻辑性、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故而阅读议论文往往让人感到干巴乏味,难以引起视觉兴奋,产生晕晕欲睡的慵懒情绪。如果有意识运用修辞手法、描摹手段在行文中适当地对文章加以“粉饰”,增添一些韵味,使之不但有理、有趣,而且情味绵长,达到诵如行云流水、听似金声玉振的效果,我们的议论文一定能晓之以理,引之以趣,动之以情。
  1.铺排渲染
  议论文写作不宜大肆铺排,但恰到好处地“轻描淡写”还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写作议论性散文,运用排比、对比、比喻、反问等修辞进行适当润色,一定能增添亮点,“文”“理”并融,征服读者。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1)伊利·威赛尔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因为冷漠,隔绝了世界;因为冷漠,封闭了心灵。我们呼唤善良,呼唤人性,呼唤人们勇敢地伸出手,传递爱的正能量。(2014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爱心接力》)
  (2)关爱别人,你做到了吗?电影巨星成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我做到了!”他把拍电影所得的报酬献给了慈善机构。邵逸夫以孩子的琅琅读书声作出回答:“我做到了!”于是,全国不少学校都建起了一栋栋名字响亮的教学楼——逸夫楼,大庇天下学士。黄晓明用自己的慷慨之举发出回应:“我做到了!”九年中捐款千万,他践行着一生行善的承诺。(2014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关爱让你我更亲近》)
  2.形象描绘
  在议论文适当的地方,可以用优美的文字对事物加以形象直观的描绘,充分蓄势,为后文说理做好铺垫。这样的描摹大多安排在文章开篇部分,文字要力求简洁干练,与下文阐释道理形成有机统一,水乳交融。议论文中这样的描摹文段,往往能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冲击力。如2014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谈感恩》的开篇一段:
  听,淅淅沥沥的雨声里,悠然响起了动听的旋律。雨点把人家屋顶上墨绿色的瓦片拍得摇摇欲坠,瓦下是一株含苞待放的紫藤萝,娇羞欲滴的它把头微微探向他上方不远的瓦片,像在点头,又似在微笑。雨仍下个不停,好似要把这柔弱的世界摧毁一般。若不是有瓦片的遮挡,紫藤萝怕是早已凋萎。雨终于停了,只见一株莫名的紫色悄悄爬上了人家的屋顶上,这也许就是紫藤萝对瓦的感恩吧:风吹雨打时是瓦做它的保护伞,雨过天晴后它来当瓦的点缀。感恩的旋律在这幅和谐的图画里氤氲开来,令人陶醉……
  这段灵动的真情描摹,为下文“感恩,让你对慷慨让座者报以微笑;感恩,让你对耐心引导者报以热泪;感恩,让你对拾金不昧者报以深深的鞠躬”的论述做了充分的铺垫,显得感情真挚,说理充分,文质优美。
  3.对比衬托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对比的方法将两个人、两件事、两种思想进行比较,既能增添文章的文采,又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思维,使读者在对比中明事理,辨是非,与简单空洞的说教相比,表达效果更为强烈。如2014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谈感恩》中的一段文字:
  韩信感恩漂母,写下了“一饭千金”的传奇;庞涓背叛孙膑,终至兵败身亡。孔明报答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一代名相;犹大背叛耶稣,《最后的晚餐》举世闻名。
  三、人无我有,素材鲜活
  写议论文,除立意、结构外,素材选用的好坏是衡量文章水平高低的分水岭。素材的选用除了典型性、代表性要求之外,还务必确保新颖性、鲜活性。翻开一篇篇文章,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屈原跳江,苏轼被贬,苏武牧羊,陶潜种田,纯粹在古人堆里寻找救命稻草,哪里还有灵性可言,哪里还有生命可言?我们应该留心国内外大事,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留心新近的热点、焦点话题,留心他人不知或不熟悉的材料,把这些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素材适当用在自己的文章当中,为你的文章增添“活力”。须知:创新才有希望,创新才能夺魁,创新才是硬道理!请看以下几则素材:
  (1)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潜心于学术,将一颗沉静执着的赤子之心安放于汉语言学的研究,以三年的探索研究成就了最为权威的《英汉大词典》;无腿青年马陆残缺的身躯中却有一颗坚定炽热的心,他将心安放于登遍五岳的冀盼之上,先后征服了泰山、嵩山等名山大川,成就了生命中搏击长空的奇妙风景。(2014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心之所安 一路风景》)
  (2)马尔克斯在《如果明天永远不来》中写道:“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马尔克斯永远都在为他人着想,甚至将爱与希望带到了天堂。从不愿记恨他人,只为爱与和平充满世界,马尔克斯从此不再孤独。(2014年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汝之蜜饯 我之砒霜》)
  (3)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强奸罪锒铛入狱,引发社会一片争论。可是法律会因为李天一年龄小而原谅他吗?道德准则会因为他父亲是李双江母亲是梦鸽而宽恕他吗?不会。倘若真有释放李天一的“法外开恩”,不知社会上将出现多少像他那样的人。
  四、个性写作彰显自我
  好文章总是以情动人的,如何写出真实、真情有特色的感人之作,那就要突出个性,文中有“我”。议论文中要有“我”的影子:要有“我”的观点和看法,要有“我”的生活经历,要有“我”自己独特的行文风格。这样,就可以在成堆的“杜撰”之作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成为独一无二的“唯美”之作。
  2014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感恩,不曾远去》用“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社会”三个小标题谋篇布局。文章引用三个事例论证“感恩不曾远我而去”的论点。其中第一个事例是从小学到中学,无数老师陪我走过,让我深情地道一声:“老师,谢谢您!”第二个事例是紧张的备考让我不堪重负,考试失利让我心情沮丧,是圣贤之书让我明白了应感谢失败,是失败给了我积累经验的机会。第三个事例写韩红。纵览全文,“我”的事例占了三分之二,在一大堆“谈天谈地谈古今就是不谈自己”的作文中,这样的“有我之作”怎能不力压群芳,独占鳌头?
  (作者:韩延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陕西省商洛市商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以石墨炉原子吸收为检测手段,分别研究了纳米TiO2对金属Pb、Cd和Cr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吸附和洗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H值6~8范围内,纳米TiO2对金属Pb、Cd和Cr具有良
那些黑衣人一直都在追杀徐剑锋,就像叮在创口的水蛭怎么也甩不掉。但最后,徐剑锋还是放弃了挣扎,准备坦然面对死亡。但就算死了,他也绝不放过那些人。他原本是一个前途光明的
武汉市人民银行把协助企业搞扭亏增盈作为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984年初,他们组织信贷员开展了两次大面积的调查研究工作,一次是对100户市属国营企业的盈亏情况进行调查,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要合理地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 As the central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有内在联系的二者具有相反的反应过程,分别给对方提供原料,两个反应相互支持并相互影响。对绿色植物来说,很多时候同时进行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就为
兴趣是指为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017年11月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以148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被称为“市场经济宪法”。该法于1993年9月2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不亚于一些自然学科。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近几年,我做了大胆的实践,得到了初浅的体会:
这是一位中国小学生在美国学校上课的真实经历。  美国小学五年级班上,多数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小数,有时他们甚至还在练习12以内的乘除法,而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不过,别因此小看了美国学生,对于“1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够脱口给出答案,可中国孩子就不一定能马上说出答案。 在一堂数学课上,班主任Toalson女士的办公桌上放着许多食品。莫非今天是她的生日,她要请我们吃零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