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将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无疑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在现行的各级各类的评优课、展示课、公开课中,多媒体似乎已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下面我就谈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的体会。
  (一)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以课堂教学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受到教学内容的制约,给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带来了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边讲、边板书或辅以挂图、模型、实验等,在特定教学内容的制约下,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出现教学的速度、密度、难度的控制不够和谐,教学节奏不尽合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没有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更谈不上去主动发现,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强大的交互式处理能力是它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对教学内容这一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方便。尽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展示新知识,又可以恰到好处地穿插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可以进行与新知识有关的相关知识的介绍,以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从而赢得教学时间,使基础知识的讲解更为详尽,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有趣,新知识的巩固更为扎实,为减轻学生课业作业负担提供了保障。
  (二)可以克服实验的不足,能直观显示原理,理解知识。
  实验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能直观明显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教师通过向学生示范实验来说明一些概念和规律,但由于所使用的实验器具有时在反映问题时直观性不够,所使用的模型、图片只能向学生展示全部物理过程的某一个或几个状态,学生可能知道了知识,但并不理解。应用计算机能处理图像、动画的强大功能,对物理过程进行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更深一层地显示物理原理。
  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教学中,学生有了滑动变阻器的概念,并且通过实验知道了滑片停在不同的位置电路中的电流不同。但到底是如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呢?学生对此依然很含糊。为此,应用计算机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模拟:闭合开关后,对滑动变阻器上有电流通过的部分用彩色显示,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接入电路的部分与上、下接线柱的关系。用动画显示滑动滑片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彩色部分)、电流表的示数、灯泡的亮度同时变化的情况。电路中电阻大小和电流的关系得到了直观显示,并与对滑动变阻器的概念的理解达到了统一。
  二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会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包括板书、实验等都用多媒体取代,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一)多媒体展示实验不能替代课堂演示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亲身经历和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把大量的演示实验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学生就仅仅成为实验的观看者、规律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就不能体会到实验过程的乐趣,进而无法提高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及无法在实验过程中生成一些其他无法预见的问题。例如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使用多媒体展示两种等质量的不同物质沙和水吸热升温的过程,让学生从设计好的课件实验中去认识、记忆水在吸热的过程中要比沙子升温快,学生就对于这样的事实表示怀疑,对于这样的实验,我们姑且称之为伪实验、假实验。学生仅仅是去记忆,而不会如教参上所提到的思维认识发生碰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思考。然而如果用实验探究这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沙子和水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升温的多少却不同,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生成性的问题。例如开始加热的时候水升温要比沙子升温快及沙子的升温先慢后快等,这些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实验缺乏实验真实性的本质,缺乏动手操作的过程,以及不利于培养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多媒体板书不能替代传统的板书。
  无论是传统板书还是多媒体板书,都起着板书的一般作用,即都是为了辅助教师清晰、明确地表情达意,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加强记忆。好的板书能使教师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起到启发作用。多媒体可以综合利用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表达形式,给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形象、直观,且更美观。同时多媒体板书的内容一般都是课前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展示省时省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教材以外的资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夸大多媒体板书对传统板书的冲击,多媒体板书所固有的弊端使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中每一屏幕包含的信息量大,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全部内容便跃然“屏”上,屏幕交替节奏快,内容暂留时间短,学生思维参与度低,易使学生“信息超载”、“消化不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每一节课轮廓、思路及中心都可以通过教师的传统板书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而多媒体板书只能展示上课内容的某一部分,而且容易冲淡重点。
  另外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弥补教师书法不好的缺陷,但是多媒体课件呈现的都是印刷字体,长此以往会淡化学生书写能力的锻炼。传统板书都是教师亲手书写,不仅让学生倍感亲切,而且教师良好的书写态度对学生可起到良好的身教作用。
  把多媒体引入课堂,对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正确把握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发点、参与量均应有所区别,我们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时,常常不是整节都用多媒体手段,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利用较长时间,有些教学内容只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说明一个问题,插入一个片断,也有些教学内容完全不需要。这都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来设计。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应在“辅助”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其辅助功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和高效。
其他文献
对于计算机的教学,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习,通过自我的努力,逐步深入研究计算机的各方面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整理成自己的学习笔记,多看看,多练练,通过学习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自学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自学能力是以独立性为核心、多种较优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在教育与发展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激发对物理的兴趣,诱发自学动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党的干部“四化”方针指引下,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和使用专业人才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还存在着用非所长,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挖掘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潜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去学习物理知识,充分体现物理知识的作用,享受快乐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对瞄准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尺度  教学实践证明,物理学
创新社区建设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源,建成居民可负担、多方有收益的未来智慧社区  社区作为城市细胞,是构建文明、和谐、美好城市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的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先提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是最早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所谓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结构成的社会实体。经历了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2
期刊
摘要: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呢?作者主要从建立课堂氛围、提高教师魅力、巧设台阶降低难度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课堂效率 提高方法  经过几轮的高中物理教学,我体会颇多。学生常常抱怨:“物理太难了,物理太枯燥了,物理太抽象了。”老师们也常常感叹:“现在教书越来越不好教了,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加之新课标的
背景: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冠心病防治知识普及的不充分,我国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
1989年8月4日至10日,全国党校系统人口理论研究会第二次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由研究会领导小组召集人毛况生教授主持。与会代表30余人,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校。
所谓拖堂,就是在一节课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本节课结束后延长授课时间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这么多的教师热衷于拖堂呢?难道是教师责任心非常强吗?难道拖堂时的上课效率要高于规定时间内的上课效率?难道他们没有听到下课的铃声吗?种种疑虑迫使我对拖堂这一不良的课堂文化作一分析,下面试分析拖堂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拖堂的对策。  一、拖堂的危害性  教师的拖堂,表面上看起来是好心,但实际上未必能得到好报,甚至有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