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乳牙,防治龋病及四年效果跟踪评价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涂氟保护漆、科学制定食谱预防乳牙龋齿的效果。
  方法:实验对象为幼儿园幼儿。实验法。每年检查一次实验组和对照组乳牙患龋情况。
  结果:经实验表明,2012年检测率为25%;2013年检测,新患龋率人数相对降低率为33.3%;2014年检测,新患龋人数相对降低率为37.50%。
  关键词:乳牙 龋齿 氟保护漆 龋洞 充填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6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64-02
  有些人认为“乳牙对人是暂时性的,无关紧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是恒牙的向导,到一定年龄,乳牙的根部被吸收,恒牙就循着乳牙原来的位置生长、萌出、最后代替乳牙。若乳牙因邻面龋致近远中径减少,或因龋过早丧失,邻牙发生移位,乳牙原所占间隙缩小,继承恒牙因间隙不足而位置异常。有关我国乳牙患龋情况的报道,均显示1岁左右起直线上升,7、8岁达到高峰,此后由于乳、恒牙的替换,新生恒牙陆续萌出,乳牙患龋率下降。据我国卫生部在1987、1998报告的龋齿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所示,1987年报告7岁组乳牙患龋率在城市为83.65%,农村为78.28%,乳牙龋均城市为4.32,农村为4.80。所以说龋病的预防从学龄前期开始时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分组。实验对象为哈尔滨市妇联托幼实验中心托班100名幼儿,每日两餐一点在园内进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防龋方法。采用监督、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控制饮食中的糖、为幼儿涂氟保护漆一次,定期检查两次,其余方法每日进行,对照组未采用防龋措施。
  2 结果
  实验前后乳牙新龋比较,2011年患龋人数相对降低为16.67%,2014年新患龋人数相对降低率为37.50%。
  3 讨论
  3.1 实验表明通过涂氟法增加牙齿的氟素,改变牙釉质表面或表层结构,以增强其抗龋性能,而氟保护漆布于牙面,因其能增强牙齿的抗酸度,对龋损再矿化有促进作用。有因其抑制细菌及酶的作用,能抑制口腔内产酸等作用,对龋病的防治和抑制有良好作用。
  3.2 经验实验法,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创造清洁的口腔是防龋的重要环节。哈尔滨市妇联托幼实验中心每日幼儿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淡盐水漱口,全园幼儿午餐后刷牙,采用“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牙齿磨面来回刷”的刷牙方法,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教师一个一个的教,保健医一个一个的指导,杜绝横刷牙齿,否则既不能达到清除牙缝食物残屑的目的,又会损伤牙龈,甚至久之可引起牙龈萎缩。幼儿食用的牙刷毛素不超过两排,每排5—6束,毛质要软,牙刷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我园幼儿整个刷牙过程都是幼儿独立完成的,幼儿将牙刷清洗干净后放在一人、一用、一号的牙刷袋里,本班教师负责监督、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能力,又避免交叉感染的机会。
  3.3 每周制定食谱时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不让幼儿摄入过多的蔗糖。在一日饮食中控制点心的次数和量,这类食品应占一日所需能量的10%—15%为宜。据统计1—2岁幼儿每日摄入糖的数量参数为30克,3—5岁幼儿每日摄入糖量参数为40克。
  3.4 哈尔滨市妇联托幼实验中心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每半年一次,及时面向家长进行龋齿的预防、宣教,在未形成龋洞的初期做到有效地预防,一旦形成龋洞,则需及时充填治疗,治疗龋齿愈早愈好,即使是乳牙,若有龋洞形成,也应及时充填治疗。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治疗,然后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清醒率和清醒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后,实验组的GCS评分和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压迫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压迫骨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82.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1992年4月到1999年7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4例患者合并ARDS(ARDS组),另外34例未合并ARDS(非ARDS组),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及其电解质、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以了解肺结核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复治肺结核、并发休克、并发COPD、长期使用糖皮质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诱导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接收治疗的8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3例治疗组和4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诱导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诱导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PPH结合悬吊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2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悬吊术治疗,研究组64例,采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47例(73.44%)患者痔体消除,17例(26.56%)痔体减小,治疗效果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除时间、X线胸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方法:对在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进行跟踪性的调查研究,了解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结果:将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以及ACEI的使用情况做统计对比,分析得这100例冠心病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依从性比较差,这100例中坚持服药的有68例,其中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泌尿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进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1.3±10.3min)短于对照组(71.9±12.6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6±5.2ml)、患者手术(2.6±0.4天)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在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组抽取社区医生自己管理的双峰社区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的高血压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科医生综合干预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前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服用长效降压药以及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均低于综合后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隐匿型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隐匿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4例非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仪器的诊断效果。  结果:从观察组诊断情况上看,高频心电图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62.5(5/8)、85.3%(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