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效果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在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组抽取社区医生自己管理的双峰社区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的高血压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科医生综合干预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前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服用长效降压药以及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均低于综合后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 全科医生 干预方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4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51-02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调查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影响因素之一,每年大概有30%的高血压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目前,临床常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1]。然而,有学者指出,很多患者未对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防治情况等相关知识形成系统认识,容易影响疾病的预后治疗效果。对此,临床必须探求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增加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了解,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本文对社区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相关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抽取社区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出现高血压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9例,女性77例,年龄为35岁至80岁,平均年龄为(53.62±2.95)岁。
  1.2 一般方法。加强对本组18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主要干预方法包括:建立病人档案、健康知识宣传、生活质量管理,服药剂量管理等方面。了解本组高血压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血压控制情况、长效降压药物的服用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的认知度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表1中数据,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前服用长效降压药、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分别为41.33%、37.85%、29.46%、48.06%,干预后服用长效降压药、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分别为80.65%、76.34%、70.11%、8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全身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持服用药物,控制疾病的发展。然而,有学者指出,部分患者单独取药物治疗时无法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加强对其血压的控制[2]。全科医生是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以基层群众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本文对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干预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疾病的发展。有文献指出,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有利于其掌握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脑血管、心脏、肾脏器官的损伤,本研究结果从侧面证明了该结论。笔者对本社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个人档案。全科医生进行综合干预前,应加强对患者基本资料的分析,了解其是否存在既往病史、饮食情况、运动时间、生活习惯等,并制定患者个性档案,该方式有利于全科医生了解患者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3.2 加强生活指导。饮食不当、不良生活习惯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发原因,因此,社区医生必须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嘱咐其参照营养搭配的原则取豆类、肉类、蔬菜使用,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同时,全科医生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若存在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则应督促其改正。指导患者积极参加社区内的有氧活动,该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身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还能促使血液正常循环,降低心功能压力。
  3.3 用药指导。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液的主要方式之一,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控制情况[4]。因此,全科医生随访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用药情况的了解,并告知其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测量患者的血压,了解其控制情况,并适当调整用药方案,提高用药治疗安全性。若患者出现不良用药症状时,应及时入院诊断,避免出现自行停药或加减药物现象。
  3.4 加强健康教育。全科医生可在周末组织社区高血压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可采用发病宣传册、知识竞赛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临床研究表明,加强对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了解高血压的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5]
  综上所述,加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云.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4(01):34-37
  [2]张国峰,张秀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04):457-459
  [3]蒋春红.社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网络干预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4]易琦峰.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效果影响[D].中南大学,2012
  [5]王子林.社区综合干预1068例高血压病效果评估[J].吉林医学,2010(36):6741-67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的洗澡方式对新生儿的安抚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产2013年2月~2013月7月接生的60例新生儿,并将其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改良后俯卧式洗澡方式,给予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仰卧式洗澡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及新生儿溢奶情况。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不管是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还是新生儿溢奶情况都低于对照组,两组差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2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4例与对照组11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  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颅内压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治疗,然后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清醒率和清醒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后,实验组的GCS评分和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压迫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压迫骨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82.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1992年4月到1999年7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4例患者合并ARDS(ARDS组),另外34例未合并ARDS(非ARDS组),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及其电解质、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以了解肺结核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复治肺结核、并发休克、并发COPD、长期使用糖皮质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诱导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接收治疗的8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3例治疗组和4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诱导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诱导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PPH结合悬吊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2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悬吊术治疗,研究组64例,采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47例(73.44%)患者痔体消除,17例(26.56%)痔体减小,治疗效果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除时间、X线胸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方法:对在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进行跟踪性的调查研究,了解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结果:将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以及ACEI的使用情况做统计对比,分析得这100例冠心病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依从性比较差,这100例中坚持服药的有68例,其中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泌尿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进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1.3±10.3min)短于对照组(71.9±12.6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6±5.2ml)、患者手术(2.6±0.4天)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