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开“玻璃” 支起“跳板”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_z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许多跳蚤放到一个器皿中,用透明玻璃罩住。刚开始,跳蚤挣扎着往外跳,但都被玻璃挡了下去。一段时间以后,即使把玻璃取下,跳蚤也只能跳到器皿那么高。这些往日的“跳高冠军”就这样被定位在外界设定的蹦跳高度。实验证明仅仅是一块小小的透明的“玻璃”就断送了一批跳蚤的蹦跳“天才”。
  由此,我想到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和创造力的孩子,无形中,我们又为他们设置了多少块“玻璃”?作为一名真正着眼于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不仅应该移开挡在孩子学习天空中的“玻璃”,更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尽一切可能地为他们支起乐学、善学、博学的“跳板”,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失为一块激励孩子奋进的“助力跳板”。
  
  一、 关注教材,搭乐学“跳板”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学习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课外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喜欢语文。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3》:要求学生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有好心情才能写出好作文!”因此,借助凤凰语文网,我很快找到了一块“跳板”——让学生和异地的同龄孩子通信,创设了一个“手拉手”活动的平台,目标锁定在千里之外的陕西。对于这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孩子们有着很多了解的渴望,希望交上异地的朋友,情动而辞发,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书信很快就诞生了,开信封、买邮票、进邮筒……短暂的等待过后,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结识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笔友;通过远方朋友的介绍,了解了陕西的风光、风情;随后的几周,我又抽时间让孩子们介绍自己在通信活动中认识的新朋友、了解到的风土人情、遇到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 关注生活,搭善学“跳板”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新学期交费,一张假币让孩子们义愤填膺,于是“人民币的奥秘”便成了一堂令孩子们难忘的语文活动课。孩子们拿起了手中的人民币,细细地观察毛主席头像,同时还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三潭印月、东岳泰山、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布达拉宫、人民大会堂……与此同时,活动为他们积累了写作素材,《“百元大钞”的自述》《火眼金睛辨真钞》等优秀习作应运而生。
  节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快乐的,每逢节日,他们相互赠贺卡在学校蔚然成风,临时开展“赠你一言”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撰写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大家热情高涨,创作交流活跃,欣赏了不少格言妙语,还让学生受到了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三、 关注时代,搭博学“跳板”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语文教学也应该让他们倾听到时代的声音,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感受时代的气息。日益成熟的校园网络,就是一块这样的“跳板”——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语文素材,让孩子们得到“声、像、文”等感性体验,给孩子们提供自由交流、大胆创新的天地,为孩子们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我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时,提前带孩子们通过网络搜集丰富的资料,通过阅读、观看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的文字、图片、视频,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再如执教《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我运用专题学习网站,对于文本中的难点——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让学生点击专题网站上的flash动画,直观的演示和文字说明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更妙的是抓住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秘心理,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再次让学生有目的地畅游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校鼓励老师建立班级博客,于是孩子们有了尽情吐露心声的地方,家长也有了相互交流家教经验的场所。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在课外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如一篇习作、一篇日记、一张照片、一份电子小报,搜集到的有关课文资料等上传到博客,既与同学们分享,也与同学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与建议。这都是有利于学生乃至家长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进而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我们相信,只要大胆地移开“玻璃”,给孩子支起学习的“跳板”: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去体验;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那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开阔境界将会在我们的手中诞生!我们又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升?
  (作者单位: 无锡市新苑小学)
其他文献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通读了课文,对石榴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你能准确地认读以下的词语吗?(出示:郁郁葱葱 热闹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清爽无比)你们可以自己先轻声读一读。  2. 老师把这几组词语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简要描绘石榴的叶子、花朵与果实)  【点评】在导入环节,借助词语复习引导学生观察石榴的不同部
1949年10月27日,《山西日报》辟出《山西青年》版,到1950年6月,共出24期,平均每周一期.该版的编辑机构山西青年社,随之成立.1950年6月24日,《山西青年》报正式创刊,周刊,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步改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已成为
一、 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师: 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美好的印象呢?(结合课题板书句式:黄果树瀑布真__________!)  生: 默读课文后回答: 黄果树瀑布真壮观!(美丽、宽、气势非凡、雄伟……)  【点评】 请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表达读了课文后,对黄果树瀑布的整体印象,这其实是一个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恰到好处的阅读提问,是开启阅读门径,拓展阅读空间,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一把钥匙;反之,则会误导,把阅读引入狭道窄巷,或置于云雾山中。对于《成语故事》中《滥竽充数》的阅读教学,我曾听过三位老师的不同提问,三种提问引发出三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三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读书思考:南郭先生为什么要混进乐队?又为什么要逃走呢?想象他逃走后的心理活动并为他设计出路。  生:南郭先生混进
一、 充分感知语言,呈于象,会于心    首先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怎样的信念?让学生带着这些悬念进入初读。学生读后,再次围绕课题讨论,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师:同学们,厄运打不垮谁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的信念。  师:厄运打不垮谈迁怎样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写史书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信念。  师:“厄运”
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回家真好》片段,让学生欣赏:好想加快步伐/往熟悉的方向回去/有一个家能够回去真好/家人的爱永远不减少/关切的慰问或安慰的拥抱/受伤后是最好的治疗/有一个家能够回去真好/家的温暖是不会熄灭的光芒/让我又重燃了希望……  师: 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你听了有什么话要说?(师生共同引出:家是“快乐的城堡”,是“心灵的港湾”,是“精神的后花园”等)  师:回家的
一、 引用话语,揭示“斗”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请看我写课题,(师板书课题,把“斗”字放大写)生齐读课题。  2. 课文我们已经初读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小恩科西与病魔整整斗了12年,这名12岁的南非儿童的死,不仅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而且还牵动了总统、联合国秘书长的心,我们来看看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出示)人类与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6》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的不同风光,给人带来四种不同的感受:塞北的辽阔、奔放,江南的温柔、清新,海岛的热烈、迷人,高原的壮阔、纯净。正巧赶上要我上研究课,于是就决定选《识字6》进行课例研究。不过,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困惑、有思考、有收获。特别是围绕“骄阳”一词的研究,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至今记忆犹新。    一、 集体备课,发现问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