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虐童事件再现:"幼有所育"底线不容击穿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们的身心伤害、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几率,都不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应该在源头上予以整改。

  遭遇老師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这两天,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现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长的控诉不断刷屏,目前,朝阳区教委和警方都已经介入调查。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强光灯下,此事因何发生?有多少孩子受到伤害?孩子们受到何种程度的伤害?种种问题,相信很快就会有权威而清晰的答案,相关人员必然会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应该说,绝大多数托幼机构、幼儿园,都有着规范、科学的管理,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放心托付。不过,从上海携程亲子园教师喂孩子吃芥末,到广西合浦县廉州镇小红帽幼儿园、玉林市玉州区旺卢村小天鹅腾飞幼儿园,再到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红黄蓝幼儿园,近期的这些事件,虽然都属极端个案,但都击中了孩子这根家长绷得最紧的神经。孩子们的身心伤害、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几率,都不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应该在源头上予以整改。
  要让法律有“牙齿”。对待孩子,任何施害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触犯刑法。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刑法修正案(九)扩大虐待主体范围,我国在立法上并不缺位。可是,再完备的法律,如果量刑不够、惩治无据、执法不严,也难以达到立法初衷。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在举证查证、快速反馈等方面探讨可行性措施并广而告之,拿出更权威的法律解释、更有效的执法示范。保护儿童的法律,只有真正“带有牙齿”并严惩不法行为,才能让定罪和处罚更具针对性、更有威慑力。

  要让课堂有“阳光”。虐童事件舆情短期集中爆发,当务之急应该组织起来,让防虐待、防性侵等儿童课程进入托幼机构,给孩子、家长、老师都上一课,讲清楚如何对虐待性侵说不,如何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及触碰红线的严重后果。此外,也应加强投入,通过技防监控,确保监控探头全覆盖,实现园内无死角。据悉,北京市已经有所行动,正在迅速排查相关隐患。办学进入正轨、安全没有死角,才能还孩子们一片晴朗的天空,这既需要顶层设计,又离不开全社会的智慧众筹、行动众筹。
  要让监管有“力量”。与发达国家的经验相比,我国托幼、学前教育无论办学还是监管都有不少“短板”。因为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的数量迅猛增长,算商业机构还是教育机构,并不清晰。本来相对民办中小学来讲,“非法”开办的门槛就不高,同时既可以在教委注册,也可以在工商局注册,不仅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而且存在几个公务员要管几百所公办幼儿园和几百幼托机构的现实。办学与管理、监管与保障之间的巨大缝隙,不能光靠给管理者打棒子压担子,还应该加力量派人手,提高治理水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要让幼师有“素质”。这些虐童事件无不表明,幼师若是素质差,幼儿就会遭殃。提高幼师素质、抬升准入门槛、完善幼师培养,是解决此类问题时不能绕开的一环。严惩虐童幼师,与关心幼师待遇和培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问题出发,针对“幼师真穷、幼教真苦、托幼真难”的现实情况,有必要设定幼师收入补偿制度,有必要弥补幼师心理落差以增强职业认同感,有必要通过职称评定等方式将幼师纳入统一管理,有必要对幼师上岗进行资格审查、定期考核、不定期淘汰……或许,这样才能让真正爱孩子的人从事培育“祖国花朵”的工作,才能让孩子在健康温馨的学前教育中免受无谓的伤害、形成完整的人格。

  十九大报告明确宣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孩子们不能等”,孩子们是属于未来、属于明天的,但保护孩子需要从今天开始,吹散虐童阴影,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才能让“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的温暖目标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曾经是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如今ofo小黄车的创始人兼CEO——戴威!对于普通人来说,91年出生,年仅26岁的年纪,应该是大学毕业两年,正在对自己职业定位的摸索阶段,然而同样是26岁的戴威,却已经达到了平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2017年10月1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36计胡润百富榜2017》,戴威以35亿元的财富位列第1214名,成为第一位上榜胡润百富榜的“白手起家90后”。  实际上,上榜胡润百富榜
再后来,三毛成了中国底层苦孩子的代言人,他和创造了他的“三毛爸爸”张乐平一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三毛迎解放》……虽然张乐平自己都记不清画过多少张三毛,但在中国男女老少的心里,都住着一个三毛,一个永远不需要长大的、善良勇敢的三毛。  《三毛流浪记》至今仍是中国影响最大、销量最高的一部连环漫画。2015年2月,被誉为顶级漫画节的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授
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电灯。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实爱迪生只是电灯的改良者,在他之前几十年就有电灯了,甚至在商用普及方面,他也不是第一人。但爱迪生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他的贡献不只是电灯、留声机等伟大发明,更重要的是,他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发明了“发明”本身。  爱迪生家喻户晓的名言恰好呼应了这种“发明之发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
“中华故事”正当其时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华故事》撰稿人兼主持人迈克尔·伍德就到中国旅行过。然而,是观众和市场真正推动他制作并拍摄一部讲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纪录片。  伍德2007年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印度故事》反响不错。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之后,BBC负责人找到自己,建议他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是观众需要这么一部纪录片,我们不需要说服别人相信这一点。”  动手拍摄之前,伍德写了一篇长达
人工智能时代确确实实已经来临,躲都躲不过去。  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与包括谷歌DeepMind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等在内的115名机器人、AI界领袖人物,共同签署公开信,敦促联合国阻止自主武器(又称杀人机器人)的使用。关于人工智能的新词不断冲击我们的眼球,刷新我们的认知。  从曾经汇聚全球顶尖金融人才的华尔街被人工智能攻陷,到阿尔法狗击败中韩顶尖高手,再到听到近日马云“3
科技的进步在很多的时候总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试想如果未来我们一个人拥有的电脑设备超过现在全球现在计算能力的总和,一个人产生的数据量超过现在全球数据量的总和,甚至你的宠物小狗产生的信息量都超过现在全球数据量的总和,世界会发生什么呢?那就取决于你的想象力了。  大数据的初步理解  似乎一夜之间,大数据(Big Data)变成一个IT行业中最时髦的词汇。  首先,大数据不是什么完完全全的新生事物,Goog
11月24日的小米发布会,除了有红米Note3和小米平板2等新品的发布,还有雷军在发布会结束前的深情告白;在告白时,雷军情不能自已,一度哽咽。而发布会结束之后,后者反而成为人们乐意评论的焦点,或调侃,或点赞;不一而足。  正如当初小米4C发布时的“安卓小王子”,红米Note3的口号——“我所有的向往”同样也只是小米为了增加产品的认同感和人文属性而硬加上去的标签:不同的是,这次的口号多了几丝情怀的意
然而,周有光自己根本没有在意年龄、称谓的事儿。在解放军总医院退休医生蒋彦永最新拍摄的视频中,情绪乐观、头脑清楚的周先生乐呵呵地说,“年龄老了,思想不老;年龄越大,思想越新;年龄一年一年大,思想一年一年进步才好!”  生命奇迹的创造者  曾有一则对联故事在文化圈里广为流传:1983年,北大著名教授金岳霖在其88岁生日的时候,接到同庚好友冯友兰送来的一副贺寿联。其中下联写道:“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意
人们常说:“女孩要富养。”其实文人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富养”。北宋就是一个“富养”文人的社会,文人不但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尊重,在物质资源上也得到了优先的保障。因此,北宋的文坛群星璀璨。其中有那么几位“全能型”的人物,严肃起来可以为整个民族修撰史书,担当国家的政治决策;休闲下来可以去写流行歌词,琢磨一下让生活更舒适的小器物;至于研究经学的论文、吟咏感怀的诗歌、抒发情志的散文,他们也都样样在行。欧阳修就
17岁出道,今年三十有三,凭《盛夏光年》《沉睡青春》《一页台北》等文艺片,张孝全一双灵动、略显忧郁的眼睛让许多人难以释怀。他被林青霞盛赞为“会发光的钻石”,是大S眼中的“大众情人”,被舞台剧大师林奕华称作“年轻版吴彦祖”……内敛的个性,一年两部的接片量,让游弋于娱乐圈15年光阴的张孝全,鲜少被人称为“明星”。  “我就是一個演员。”一脸认真的张孝全喜欢这样介绍自己,不知为何总会让人联想起周星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