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课堂教学提问的几点思考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提问得当,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旺盛强烈的求知欲,开启智慧的大门,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要使提问能引导学生“善思、勤想”,积极探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要讲究技巧。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此的几点心得。
  一、创设情景,贴近生活,使提问具有趣味性
  开讲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辟的开讲会充满吸引力。提问设计富有情趣,会使学生在思索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获取知识、能力。例如,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个框题时,我首先播放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爱我中华》,然后提问: 1. 刚才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名字? 2.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3. 这首歌反映出我国当前民族关系如何?因为大家都对这首歌非常熟悉,所以都积极发言。通过这些问题,使这堂课拥有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提问要循循善诱,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学生答问中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答不上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让问题问在学生需要处,而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所以,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情况来设计问题。
  例如,我在讲《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第一目“危难之中见‘公仆’本色”展现的是政府在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课本提出三个问题:1. 我国政府在“非典”肆虐期间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它履行哪些职能?2. 政府履行职能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假如没有这样一个政府,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在这些课本内容的处理上,我觉得如果按照这三个问题来提问,或许学生也能基本回答出来,但对资料是怎样体现政府四个方面的基本职能的理解很可能并不透彻。所以我先安排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根据阅读仔细解答第一目资料的哪个方面对应哪个方面的政府职能,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解析问题的能力。接着,我按照资料顺序循循诱导:我首先提问第一段材料中“政府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有没有稳定民心?有没有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学生对此作肯定回答,并说明这是政府在发挥“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我继续问:在材料中政府的其他哪些作为也体现这个职能?学生很快指出“政府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套购商品,哄抬物价,掺杂掺假的行为,稳定市场秩序”就体现了这一职能。我再继续追问:政府打击不法商贩的非法行为以稳定市场秩序,这是不是政府在对市场进行监管?这又体现政府发挥哪个方面的职能?材料中又有哪些政府作为体现这个职能?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让学生逐步从材料中感受和认识政府的基本职能,这对接下来理论知识的把握有极大帮助。
  三、与喜闻乐见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体现政治课的时效性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不联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僵化的教条,而缺乏抽象理论概括的实际是零乱的、杂乱的现象的罗列。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中,用富有时代特色的语言,透视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事实说明理论,会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在讲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时,我问大家,北京举办奥运会,直接促进了我国哪些方面的消费需求?大家立即踊跃发言:“促进了体育、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我们建设了很多体育设施,比如水立方、鸟巢”……大家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畅所欲言,讨论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深刻地理解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经济学道理。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在Internet上搜索医学信息,不仅要一些常用的医学网站和搜索引擎,更要掌握合理的检索方法.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网站、医学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检索方法,希望能对医学工作者检索医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半壁江山”。写作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尺。不少学生谈“文”色变,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怎样才写得妙。于是面对作文,真有点“满山皆是石,无处下锄头”的无奈,完全陷入写作的迷宫中。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迷宫中寻找出口呢?  一、积累写作素材  1. 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一个人看的书多了,脑中的语言信息量就会增大,叙写能力
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造,并且把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当成一种快乐。具有这种自主能力的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激昂的上进心,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探索,富有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 创设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班级环境  我在实践中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班级分成若干个4—6人小组,
河北省是全国的重要海盐产区,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河北盐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
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并努力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热热闹闹地进行语文课堂改革的同时,应该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感官参与学习,让他们真正愿意学、喜欢学,并渐渐迷上学。  一、作业设计要多样性,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第六册第8组课文是神话故事,学完这组课文后,在班里举行了童话故事演讲比赛。学生为了能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都饶有兴趣地以
通过对海水中氨氮成因及控制办法的探讨,为广大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水质管理提供参考.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学校仍然摆脱不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挤压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强占体育场地的情况屡屡出现,许多学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其后果是:学生体能水平呈下降趋势,近视患病居高不下,心血管功能有所下降,精神心理障碍越来越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此,我校把创建体育特色作为学校立校之本,
高中的学习生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在紧张的弦律中度过的,高考备考更是一项极具竞争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在地理高考复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多讲、多练为主的方法,内容上是高密度、大容量,宁可多讲一串,而不漏掉一个知识点;宁可多费点儿口舌,也要让学生把考点烂熟于心。的确,这种方法或许奏效,可是教师总是疲惫不堪,学生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甚至机械地去背答案。究竟怎样才能事半功倍而又能达到复习的目的呢?本文
以治法为线索,以法统方,结合现代医家临床治验,就仲景方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作一阐述,将其治法归纳为解表散邪、和胃降浊、攻下逐水、活血行水、健脾利水、滋阴利水、温肾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