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语之一:
  
  去年,《出版广角》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合作的机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吴伟局长的亲切指导下,经过近半年的准备,策划出版了中英文专刊《推广之路一“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三周年志》。专刊漂洋过海,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编辑部不仅对“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工作小组的努力付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对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艰辛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从感性层面提升到了理性甚至实际操作层面。遗憾的是,仅仅120页篇幅的专刊难以涵盖“走出去”各个块面的问题,更遑论作进一步的深刻解读,何况还有人财物以及时间等各方面的局限。因此,在拟定专刊策划案时,十分矛盾,曾数易其稿,对其中的许多思路、问题删了又改、改了又恢复,一度难以取舍。于是,便萌发了在杂志开设“走出去”专栏的设想,希望通过这个专栏,邀约国内外的同行来共同探讨相关问题,为更好地“走出去”出谋划策。专栏的开设也再次获得吴伟局长的大力支持,她欣然接受稿约,同时也在为丰富专栏而肩负起了本刊“特约记者”的角色。“走出去”专栏名,将沿用专刊主题,定为“推广之路”。吴伟局长的专栏文章将以与各方对话形式展开,相信这一簇簇在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必将会对“走出去”工作从思想观念到具体操作带来新的启发,故其专栏定名为“中西视角”。
  
  【推广之路】
  
  【中西视角】
  我心心念念的是通过图书这个载体向世界说明中国,时时想的是,出什么样的书才能把中国说清楚,怎么个写法才能让外国人看得懂,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把中国的书送到外国读者的手中,使他们通过读书了 解中国和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进而喜欢中国,热爱中国。
  
  去年,《出版广角》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专门出版了一期中、英文专刊,在法兰克福书展之前推出并在书展上使用,效果很好,在宣传“推广计划”的同时,也让外国出版界知道了中国除“Chilm Book International”之外还有一本好看的杂志,从而实现了对自己的一个“推广”。这就是双赢。双赢中体现了《出版广角》的智慧。
  在做这本专刊时,负责人朱璐又有了许多的思索,生出许多问题,一口气给我发来一长串的问题,让我招架不住,遂答应写个专栏慢慢回答。一诺千金啊,想反悔都难。
  原本我自认为是个极用功的人,只要不出差,每早7:30之前一定在办公室,或读书,或处理邮件,或写些应急的文字。通常8:30之前的时间属于我自己。我可以任由自己或读或写。很是享受。这个把小时的时间也是过得最快的,间或有电话接进,我便会有些犹豫,听或不听,实话说,接电话是不情愿的,不接又怕耽误事。当然,犹豫只是瞬间,不接的时候还是不多,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已经融化在血液中了,公仆岂能拒绝服务?!
  我与书,与出书人之间的丝丝缕缕,早已是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真真正正是“一生与书为伴”的人。因此,我也愿意借《出版广角》一隅,与出版人和爱书的非出版人,与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说说话。好在“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每天每时每个出版机构都会有新的举措,所以,这种“每天的太阳都是不一样的”事情是很容易让人激动的。况且,在写作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一种鞭策,会督促我不断地调研,体验,接受新事物、新做法,进而将现有的成果继续上台阶。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心心念念的是通过图书这个载体向世界说明中国,时时想的是,出什么样的书才能把中国说清楚,怎么个写法才能让外国人看得懂,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把中国的书送到外国读者的手中,使他们通过读书了解中国和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进而喜欢中国,热爱中国。这就需要学习。商务的老总王涛送我一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400卷,我当做宝贝一样摆在书房,虽然有些书是二十几年前做学生时就读过的书,今天再重读感觉完全不同。那时读这些书是为了在论文中增加一些“洋论据”,而今天则更多的是要看看方法论——或多或少地能解决我心心念念的问题。
  这个专栏是要说些对外出版的话题。我正要写这开篇的时候,剑桥大学出版社的CEO Stephen Bourne到访,他还有一个令中国出版人熟悉的名字——潘仕勋。潘CEO是个绅士版的国际出版人。经历极其丰富,出生在乌干达,成年后曾在坦桑尼亚、肯尼亚、法国、香港等地居住过。除了精通国际出版业务。对中国和中国图书也充满了感情,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献计献策,亲力亲为,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名副其实的外国顾问。他早就坚信中国在全球经济、学术、外交、环保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将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并将为全球文明带来巨大积极的影响。听说我曾在某杂志的专栏文章中写过他,潘笑眯眯地说,其实,你对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原来,除了工作,他还是红酒专家,酷爱音乐,并且是交响乐的指挥等等,等等。那就慢慢了解吧。我灵机一动,既然是说对外出版之事,何不邀请他与我共同写这个专栏呢?
  在会见快结束时,我说起这件事,并认真地邀请他。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国区的总经理袁江女士首先响应,“你们不是原本就要合作写一本关于出版国际化的书吗?何不从此开始?”这真是个好主意!我和潘几乎同时认可了这个说法。
  因为时间关系,此开篇来不及请潘CEO说话,从下一期开始,我与潘将就出版国际化及相关话题“对话”。也诚挚地希望更多的中外出版人参与进来。
  此为开场白。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当代电影导演中,冯小刚以其商业电影的艺术气质而独具风采。冯小刚的电影无论在电影语言、叙事视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个人化倾向。但是通过近几年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影片,我们发现冯小刚打破了传统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以另一种形式的商业电影来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最真实的情感,人性最光辉的时刻,历史最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 冯小刚 《集结号》 《唐山大地震》 《一
本刊讯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近日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千余所高校启动。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覆盖全国1000多所本科院校,面向全国45岁以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旨在通过这项国家级的大学英语教学竞赛,为大学优秀英语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展现技能的舞台,进而为全国各大学的几万名英语教师搭建起
改制后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出版特点,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坚持大学出版学术教育专业出版宗旨道路,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大学出版社既不放弃学术出版的使命又能在国际国内出版市场竞争和发展中彰显活力的和谐互动的独特出版形态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前言:改制分水岭    如果就其发展史上的时间节点而言,2009年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大学出版史的一个分水岭。因为,按照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
岁末年初,各种图书榜单相继出炉。号称“最具民意的好书榜”的“新浪中国好书榜”夫子自道为“因为得到知识分子群体的激赏,是知识分子的专属榜”;由《广州日报》、广州购书中心和大洋网精心酝酿、声势浩大,出版明星云集,疑似出版“奥斯卡”的“2009中国图书势力榜”,标榜“让大众摆脱低俗趣味,提倡高品质阅读;让专家摆脱圈子趣味、推动有影响力的阅读”;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精心策划,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进行终评的“2
《解放战争》军旅作家王树增“革命战争三部曲”抗鼎力作,史诗般演绎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  《我的兄弟叫顺溜》一个关乎国恨家仇的草根英雄、天才狙击手撼天动地的励志传奇故事。  《潜伏》潜伏秘密=高智商+高情商+目标+信仰  《小团圆》未必巅峰,但绝对重要。张迷必备必读。  《常识》从常识出发,才有希望做正常的人,做真实的人。  《常识》因为常识稀缺,所以《常识》畅销。  《常识》回归常识是人们进步和
动画属于视听艺术形式,音乐以强烈的主观性感染观众的情绪,音乐对画面具有多种表现方式,准确地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音乐的特性,可使一部视听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