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程路线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信息
  从岛内到石塘的有71路、72路、73路、83路、95路、809路、810路等线路;
  从石塘到青礁慈济宫的有801路、451路等线路。
  从青礁慈济宫过马青路往右步行即可到达院前社。
  伴手礼
  世文面线、味友面线、吴夲本草平安茶、吴夲本草保生茶、十三太保方
  院前济生缘城市菜地信息
  净地20平方米出租,由市民自种,每年收费2000元;
  合作社 “半托管”,每年收费2400元。
  委托合作社代管,合作社定期配送蔬菜,收费3000元左右。
其他文献
Q1野餐之前忙什么?  先决定主题,再检视手边有什么适合的道具和食材,并决定合适主题的野餐地点。  餐食: 有时候直接在超市购入,再带到野餐场地摆盘,有时候会自己亲手做,也尽量准备冷了也会好吃的食物。  餐具: 我们大多数的野餐道具都是家里现有的器具,很少为了要完成一次野餐添购新的东西。假如缺什么,我们爱去一镑店或是类似Tiger这样的杂货店找看看有没有便宜的替代品。我们还会自制牌子或蛋糕小插旗当
期刊
记得小时候,每次跟奶奶去乡下的外家寻亲戚,临走时他们总是会嘱咐我们再来,特别是热闹的时阵来。“热闹”是闽南社里人对自己乡里社祀的代称,一般就发生在新正过后,农历正月到四月期间,那是每个乡社最隆重的时间。霎时间,时光流转,社人戴上上世纪的宽边礼帽,孩童扮着他们的爷爷或者祖爷小时候扮过的古貌,偶像在众人的簇拥下,在更迭的背景中巡游在往日生活的边际,虽然有时满眼光怪陆离,不惑难解,但却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
期刊
不晓得是好天气的关系,还是百年古厝给人的感觉,位于海沧青礁村的院前社,像是都市里的一处放松所在。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相比,这里悠闲绿意的乡村氛围,让人脚步不由得也跟着放慢、心也跟着沉静下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院前社,那么“城市后院”颇为恰当。  从厦门岛内出发,穿过海沧大桥,直奔马青路,驱车不到十五分钟,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礁慈济宫,而与青礁慈济宫隔道相临的便是院前社。身处青礁慈济宫鸟瞰院前社
期刊
在岵山大大小小几百栋古厝中,最受推崇的莫过于福兴堂。不仅是因为福兴堂拥有保留完好的古厝形态,以及古厝中不计其数、跨越宗教性质的石雕与木雕,更因为福兴堂内居住的李姓后人对宅邸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有人居住,生活的习性得以延续,房子也变得更有人情味起来。  文化和摆设都是死的,唯有保留完好的生活生产方式,能让整个村落“活”起来,古厝亦是如此。“如果这里没人居住,相信这里破损得一定会更快。”李家的第四代孙女
期刊
在院前济生缘菜地,你可以开启多种玩乐模式。除了学习农业小知识,还能体验当“农夫”的乐趣,烤地瓜、磨豆浆、识农具等乡间野趣,让人重返古早时光。在菜园无忧漫游,来一场智趣合一的亲子秀,是家长与孩子最美的温暖画片。  烤地瓜  重返乡野旧时光  烤地瓜,闽南又称“烰番薯”。对许多闽南乡人而言,“烰番薯”简直就是童年最具野性的田间玩乐。因为田间除了可以发泄过分的精力外,还是白吃“午餐”的最佳场所,所用番薯
期刊
瑞士拥有密集而高质量的公路,发达完备的公共交通系统,车辆或船舶总有一个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果选择驾车,那么你几乎可以到达所有的瑞士城市或小镇,随心所欲地在乡间小路上驻足留影。当然,法律禁止机动车驶入的地方除外。如果选择火车,无论是经典快线还是形式各异的登山小火车,准时得就像瑞士手表,你大可放心地跟着五花八门的火车线路,壮游瑞士。  在瑞士环游之路上,旅程本身就是目标。这条长达1000英里的线路将穿越
期刊
提到老外们的野餐,总是让人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象,毕竟野餐是个舶来品。蔡澜曾经在谈到野餐的文章中说:﹁欧洲人对野餐很讲究,有块专用的地毯,特制的藤篮内装着杯碟刀叉,吃得幽雅。﹂那说的是十八世纪的英国贵族。自从法国大革命将野餐这档子事变得亲民又随意之后,你会发现,老外们吃起野餐来,比自古以来讲求一定要﹁曲水流觞﹂的中国人随意自在得多。  和老外朋友们的野餐,约在黄厝海滩。前日晚上大雨倾盆,刚好把海滩和
期刊
Grand Tour,意为“壮游”,是瑞士旅游局2015至2016年主推的瑞士环游之旅,包括自驾环游和火车环游瑞士全境。在即将到来的暑期,这无疑又是中国游客的绝佳旅游线路。旅游局悉心准备的梦幻路线,达人们倾囊传授的实战资讯,不知道是否让你也蠢蠢欲动,来一场风风火火的壮游行?
期刊
在院前社,如果错过“世文面线”,乡味显然不够完美。要是你像我一样是一个“城炮”,面对眼前浮现的一排排在阳光下迎风飘扬的手工面线,应该会倍感兴奋吧。  跟大部分的闽南村落一样,院前社人自古以耕种务农为生计,除其之外,院前社人也如传统村落一般,考虑到田地的有限使用,也不乏有人下南洋从商或是学得一门看家养家的营生手艺。院前社的“世文面线”是仅存还可以让游人一探的传统手艺工坊。这里是整个海沧区仅存的传统手
期刊
每年元宵前后,福州各地进入了一种别样的状态。平日里弥漫着虾油味的寻常街巷,此时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在锣鼓声、悠扬的十番或是喧闹的京鼓吹里,一队队游神队伍破开鞭炮硝烟结成的浓雾,从这条街穿到那条巷。不论民俗专家和媒体给出多少复杂的解读,有一点会是所有人的共识:这是已经成为旅游区的三坊七巷见不到的“原生态”传统节庆场景。即便许多地方都已经开发成为高层住宅小区,还是有这样一个由头,让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