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 Tour环游之旅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拥有密集而高质量的公路,发达完备的公共交通系统,车辆或船舶总有一个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果选择驾车,那么你几乎可以到达所有的瑞士城市或小镇,随心所欲地在乡间小路上驻足留影。当然,法律禁止机动车驶入的地方除外。如果选择火车,无论是经典快线还是形式各异的登山小火车,准时得就像瑞士手表,你大可放心地跟着五花八门的火车线路,壮游瑞士。
  在瑞士环游之路上,旅程本身就是目标。这条长达1000英里的线路将穿越4个语言区,欣赏44个顶级景点,翻越5座阿尔卑斯山口,前往1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和2个生物圈,途经22个湖泊。几乎每条路上的风景和人文景观,都会被人们惊呼为“梦幻之路”。
其他文献
垦丁亚曼达会馆  在垦丁 住进一个摩洛哥  摩洛哥地处北非与地中海临界的古老国度,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更因为摩洛哥先后曾被法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阿拉伯人等文化殖民, 因此摩洛哥融合了回教、阿拉伯文化以及殖民国家特色元素,彷佛一个迷人的肚皮舞女郎,装饰华丽、优雅而神秘。而位于垦丁的垦丁亚曼达会馆,则将摩洛哥的贵族宫廷文化,搬到了远隔万里的台湾之南。  如果要介绍亚曼达,我想应该从会馆的建筑外观
期刊
塌寿  闽南古厝下落大门所在建筑区块,一般呈内凹形状,将古厝的檐廊装饰等建筑精华囊括在内。一般是屋主财力与格调的最佳展示空间。  境面壁  是与塌寿构成古厝门面的又一建筑局部。指的是古厝下落厝身除塌寿外的左右墙面。墙面上部一般取用特制红砖装饰而成,下部则多用白石。
期刊
玩过菜地,吃过亲手采摘的菜蔬,稍微休息放空后,便可轻松来一场古村落老厝游。都说古厝游、游古厝,到底身处院前社怎么个游法,是跟着村人自行规划的老厝指南匆匆一看一走呢?还是没有太大负担一味从容寻觅?如果稍留意院前村口提供游人一看的村落地图,或许已在心中对院前有一种宏观的想象,甚至从一二古厝的名称便能发现院前可能是闽南古村落的一处简略缩影。于是,带着一番宏观的想象,不妨选择后一种寻觅院前古厝的从容方式随
期刊
翻阅历史照片,无论中西,一开始的野餐总归还是贵族和文人雅士热爱的休闲方式。野餐中的人们虽身在野外,总是免不了衣冠楚楚,餐具齐备,装扮齐整的仆人站立一旁,随时听候差遣。从贵族走向普通民众,野餐这件古老的美事,经历了诸多的社会革命与生活变革。这为轻松愉悦的野餐赋予了历史的纵深与魅力。原来,野餐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权利。  严肃的野餐历史  野餐郊游,历史上是贵族和文人雅士喜爱的活动。早在中世纪的欧洲,贵
期刊
青礁慈济宫与院前社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前来慈济宫的信众游人多多少少会到院前社,同样造访院前社的游人大部分也会顺道慈济宫,这一庙一村构成了青礁最具乡俗特色的聚集区块。  慈济宫作为保生大帝民间信仰的祖庙所在,每年吸引前来进香的信众不计其数,而院前社看似普普通通的闽南村落,却因是“开台王”颜思齐的祖籍老乡,也引来大批台湾同胞前来追念其先辈的原乡与亲情,一神一人的影响力将院前与慈济宫巧妙地关联在一道
期刊
Q1野餐之前忙什么?  先决定主题,再检视手边有什么适合的道具和食材,并决定合适主题的野餐地点。  餐食: 有时候直接在超市购入,再带到野餐场地摆盘,有时候会自己亲手做,也尽量准备冷了也会好吃的食物。  餐具: 我们大多数的野餐道具都是家里现有的器具,很少为了要完成一次野餐添购新的东西。假如缺什么,我们爱去一镑店或是类似Tiger这样的杂货店找看看有没有便宜的替代品。我们还会自制牌子或蛋糕小插旗当
期刊
记得小时候,每次跟奶奶去乡下的外家寻亲戚,临走时他们总是会嘱咐我们再来,特别是热闹的时阵来。“热闹”是闽南社里人对自己乡里社祀的代称,一般就发生在新正过后,农历正月到四月期间,那是每个乡社最隆重的时间。霎时间,时光流转,社人戴上上世纪的宽边礼帽,孩童扮着他们的爷爷或者祖爷小时候扮过的古貌,偶像在众人的簇拥下,在更迭的背景中巡游在往日生活的边际,虽然有时满眼光怪陆离,不惑难解,但却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
期刊
不晓得是好天气的关系,还是百年古厝给人的感觉,位于海沧青礁村的院前社,像是都市里的一处放松所在。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相比,这里悠闲绿意的乡村氛围,让人脚步不由得也跟着放慢、心也跟着沉静下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院前社,那么“城市后院”颇为恰当。  从厦门岛内出发,穿过海沧大桥,直奔马青路,驱车不到十五分钟,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礁慈济宫,而与青礁慈济宫隔道相临的便是院前社。身处青礁慈济宫鸟瞰院前社
期刊
在岵山大大小小几百栋古厝中,最受推崇的莫过于福兴堂。不仅是因为福兴堂拥有保留完好的古厝形态,以及古厝中不计其数、跨越宗教性质的石雕与木雕,更因为福兴堂内居住的李姓后人对宅邸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有人居住,生活的习性得以延续,房子也变得更有人情味起来。  文化和摆设都是死的,唯有保留完好的生活生产方式,能让整个村落“活”起来,古厝亦是如此。“如果这里没人居住,相信这里破损得一定会更快。”李家的第四代孙女
期刊
在院前济生缘菜地,你可以开启多种玩乐模式。除了学习农业小知识,还能体验当“农夫”的乐趣,烤地瓜、磨豆浆、识农具等乡间野趣,让人重返古早时光。在菜园无忧漫游,来一场智趣合一的亲子秀,是家长与孩子最美的温暖画片。  烤地瓜  重返乡野旧时光  烤地瓜,闽南又称“烰番薯”。对许多闽南乡人而言,“烰番薯”简直就是童年最具野性的田间玩乐。因为田间除了可以发泄过分的精力外,还是白吃“午餐”的最佳场所,所用番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