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吉:三个和尚有水吃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位股东在庄吉形成了权力的平衡。为什么没有出现兄弟阋于墙、将相争于利的结局?
  2005年3月28日,庄吉集团在北京高调宣布,与世界顶级面料商意大利 的LORO PIANA 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发展高档男装。这家来自温州的民营服装企业不仅显示出其国际化的视野和雄心,而且还向记者私下透露,庄吉已进军商业地产领域,在天津的庄吉商业中心已破土动工。
  


  1993年,庄吉由郑元忠一手创办。成立集团公司时,郑元忠却以大股东身份让出董事长位置,出任总裁,形成陈敏(董事长)、吴邦东(总经理)和郑元忠(总裁)的三股东管理架构。大泽之中,必有龙蛇。不同的是,在庄吉这个大泽之中,激荡风云的是三条龙。三个人的权力架构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古老民谚。对于“一人成龙,三人成虫”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似乎是一道咒语。
  9年,庄吉集团依然存在,而且还在飞升之中。对于这一咒语来说,似乎是个异数。没有兄弟阋于墙的传闻,没有将相争于利的故事,三位股东奇特而又和谐地在庄吉形成权力均衡。没有照搬西方的公司治理模式,一家民营企业是如何依据自身特点找到符合企业现实的治理方式的,并平衡权力、利益之关系的?
  
  现代版“桃园三结义”
  
  百川归大海,来时路不同。
  庄吉集团的创立过程,也是郑元忠、陈敏和吴邦东三人从以前的独自游弋,到命运交错的过程。
  创始人之一郑元忠是一位极富传奇经历的人物,学生时代他曾经组织兵团跨省徒步大串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成为“柳市八大王”中的“电器大王”。曾经因为“投机倒把”的罪名陷入牢狱之灾,平反后豪情不减,很快又东山再起,当他的“精益开关厂”红火的时候,南存辉和胡成中才刚刚开始创业。1998年,郑元忠因其传奇经历,被评为“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
  从电器大王到身陷牢狱,从“犯人”再到改革风云人物,命运的起伏激荡中,郑元忠磨练出了惊人的胆气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也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1993 年,郑元忠再做惊人之举,他认为服装是个永不过时的产业,于是,放弃低压电器的老本行,离开柳市,来到刚刚起步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 2000 万元,创建 “庄吉服饰有限公司”,成为今日庄吉集团的前身。郑元忠的商业之旅就此开始。
  陈敏在加入庄吉之前,也有段传奇经历。24岁的时候,陈敏就和同学合伙做生意,先赚后赔的结果,给陈敏上了商海中最初的一课。1987年,只有26岁的陈敏辞去公职,创办了温州华联服装厂,经过几年努力,打造了全国知名品牌“金顶针”,陈敏成长为温州服装行业闻名的“少帅”。
  吴邦东走的则是一条典型的从小弟到“江湖英雄”的道路。20岁的时候,吴邦东就出门闯荡商海,从柳市到金华,从金华到东北,吴邦东经常在火车座位底下睡觉。后来,吴邦东回柳市发展,几经磨练,成为精益集团总经理,从睡在火车座位底下的流浪汉,蜕变为电器行业知名人士。
  人生中有很多偶然。郑元忠、陈敏和吴邦东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奔跑着,寻觅着,如汩汩溪流,最终相会于大海。
  郑元忠和陈敏相识于一次不经意间的会晤。1996年春,在一次温州服装商会上,郑元忠碰到了这位三十出头的斯文年轻人——温州金顶针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敏,两人很快惺惺相惜。
  当时,由于对服装行业不了解,庄吉经营不善,非常希望找到一个懂得服装行业的人,挽救这个企业,而陈敏作为温州服装业的“少帅”,正是理想的人选。
  对于陈敏来说,他已经在“金顶针”完成了原始积累,初步打出了品牌,陈敏就想追求更大的目标,把几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服装企业组织起来,发挥区域优势。但“金顶针”的其他股东担心“金顶针”会被其他企业拖垮,不想再去冒风险。陈敏深感壮志难酬之痛。和郑元忠接触后,陈敏感觉到郑元忠虽然是外行,但是很有魄力,胸怀也宽阔,很有远见,以后一定可以搞出名堂。
  偶然之中,往往孕育必然。双方理想的接近,使两人很快走在一起,后来陈敏决绝地退出金顶针,带着他的全部家当600万元,投进了庄吉的怀抱。
  而当时的吴邦东在柳市这个号称“中国电器之都”的地方,任精益集团总经理。作为年轻一代的老总,精通管理,作风新派,在柳市电器行业很有名气。而此前,他与郑元忠已经开始了在电器上的合作。1996年6月的一天,郑元忠、陈敏和他三人坐在一起。吴邦东说,我是小弟,我佩服两位大哥的见地,经济图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否则螺丝壳里做道场,做不出大的名堂。于是,他们开始了后来震动服装界的联手行动。
  他们三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为了一个当时看来有些冲动的想法,终于走到了一起, 1996年,庄吉集团成立,陈敏并以比郑元忠少得多的股份,担任了企业的董事长,而郑元忠担任总裁。吴邦东担任总经理,上演了现代版的“桃园三结义”。
  
   在人性的和谐中共振
  
  在温州,合伙办企业往往逃不出“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命运怪圈,在某种程度上说,合伙制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就在于有没有选对人。庄吉却打破了这个命运的怪圈。庄吉几个合伙伙伴之间的互相评价,非常有趣。从中,我们也可以管窥庄吉的合作方式,找到其合伙多年而不散的奥秘。
  陈敏评价郑元忠:通情达理,胸怀广大,做生意精明。
  陈敏评价吴邦东:认真细致,擅长管理。
  郑元忠评价陈敏:勤奋朴实,不计较个人得失,理性。
  郑元忠评价吴邦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吴邦东评价陈敏:坚韧,执着,对行业很热情,不计较个人利益。
  吴邦东评价郑元忠:高智商,做事果断。
  从性格来看,郑元忠豪情澎湃、毅力和魄力出众;陈敏性格相对内向,眼光独特,才华横溢;总经理吴邦东比较中性、比较全面。三人性格互补的同时,以各自经验为主的其它资源方面同样具备互补。
  根据各自的性格,他们在庄吉内部也进行了分工,总裁郑元忠负责企业的发展规划,并且由于资源广,号召力大,兼走资本运营;董事长陈敏负责市场销售和品牌经营;总经理吴邦东负责日常管理,
  吴邦东经常开玩笑说,根据“八字”算命,郑元忠比吴邦东正好大一轮,两人同属龙。陈敏比吴邦东大4岁,属牛。从年龄、性格、能力各方面来看,三人是天作之合。从年龄结构上来说,创业时一个44岁,一个36岁,一个32岁,一个老将压阵,两个小将冲锋,如今,三人分别到了四五十岁,年龄梯级搭配比较合理。
  人各有长,性格互补,从人性上来说,就是一种和谐,在中国这个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具有先谋人后谋事的传统。先有人性的和谐,才能有事业的共振。
  不光是庄吉,在国内的很多民营企业中,但凡成功者,莫非不是达到了人性的和谐。知名家电企业万和集团,也有类似的情况。万和由卢氏三兄弟中的老大卢楚其创办,在这个过程中,其徒弟叶远嶂给予了很大支持,后来其三弟卢楚隆、四弟卢楚鹏先后加入。
  卢楚其长于战略规划,资本运营。负责企业重大经营投资重大决策;叶远璋长于内部管理,技术公关;卢楚隆,长于市场销售,对市场非常敏感,万和攻城拔寨,全靠其挂帅;卢楚鹏,有国外教育经历,颇具国际视野。主管海外营销业务。
  在万和,创业的4人存在很大的互补性,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擅长,而且并不重叠。在4人当中,以卢楚其最为谋算深远,是4人中的帅才,其他人刚好在某些方面能对其形成辅佐。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共同体。有一个核心,同时又各有所长,达成了人性的和谐,万和方才得以风雨十年,渐行渐远。    不能达至人性的和谐,则往往不能长久。纵使强大如希望集团,最后也不免走上分拆之路,留下莫大遗憾。本来,在希望集团,老二刘永行主内,内部经营管理和营销,老四刘永好主外,擅于对外公关与谈判。他俩桌对桌办公,共同决策,共同商量,外出谈判,形影不离,一唱一合,相得益彰。这个时候,形成了人性的和谐,希望集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崛起为中国饲料大王。然而,随着兄弟俩各自的成长,老二对外交往的潜质被开掘出来,老四也逐渐熟悉企业内部管理,各自均具独立操作企业的能力。这样,问题就来了,两个人都成长为帅才,都有各自挂帅的雄心。共同的平台已经无法承载日益滋长的个人抱负。于是,人性的和谐被破坏,最后只能分家。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假如哪一天郑元忠、陈敏和吴邦东都各自集合的对方优点,一个人的成就欲望,就足以覆盖三个人的所有空间,这个时候,人性的和谐就会被打破,最后的结果,也只有分家。当然,那时候,也许每个人创造的空间,都比现在的庄吉大。
  找到达至人性和谐的共振点,方能破解三个和尚无水吃的古老咒语。
  
  在人性的超越中进化
  年轻的庄吉像一个悠长的古道,每到一个拐角的地方,都让人有意外的惊奇。
  1993年,郑元忠即创办了庄吉服装有限公司,直到1996年,经营了三年之久后,陈敏和吴邦东才加入进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希望自己创办的企业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郑元忠却打破了这一惯例,作为最大的股东,他让出了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让股份比较少的陈敏当董事长,自己只担任总裁,这一让贤之举,一时传为佳话。
  在三个人内部,郑元忠通过发展小股东,将自己的股份稀释,使自己、陈敏、吴邦东三人股份维持在差不多的水平上。郑元忠认为,不能仅仅以创立时的资本为股份的占有标准,还应该加入人力资本,而人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再后来,庄吉又发展了非股东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拥有一票表决权。每当遇到大的决策时,另外几个不参与经营管理的股东也都悉数到场,“我们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吵”。这样综合各方的利益和意见,决策最终以投票方式通过。董事会的集体决策不仅弥补了三人的智慧,也更大程度地保障了庄吉决策的安全性。
  在逐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的同时,他们三人还规定,在公司人员安排上,绝对不安插高管的任何家族中人。董事长陈敏的侄子从某名校毕业后,想来庄吉工作,被其拒绝。这样,在很多民营企业出现的兄弟成仇,小舅子、小姨子、七大姑八大姨的纷争,在庄吉被有效规避,使庄吉成为极少数超越家族管理模式弊端的企业。
  庄吉建立了在民营企业中非常罕见的企业治理模式,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董事会,这一模式,非常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而在建立这一企业治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是人性的超越。
  在这个过程中,郑元忠在一步步地“退”,从完全控制自己的企业,到让出股份,与别人共享;后来主动稀释自己的股份,以达到三人的平衡,乃至在自己股份最大的情况下,让出董事长的位置;在企业内引入独立董事,分散股东董事的权力;限制自己的亲人进入企业等。
  而事实上,郑元忠的“退”,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一种进,是一种对人性的超越。对于权力的苛求,对于控制欲望的满足,正是个人权力意志的表现,它隐藏在人性的深处,而很多人,由于没有从人性深处完成超越,才造成了企业的重大缺憾。早几年的“陆黄之争”,在某种程度上,也由于黄宏生无法超越自己的人性,纵使陆强华功劳显赫,因为侵犯了其控制欲望,使之有光芒被抢走的嫉恨,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如果他也退一步,也许不至于最后反目成仇。
  纵使是兄弟共同创业,当企业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不能完成人性的超越,也会中途搁浅。前年从宗申摩托中独立出来的左宗庆,对于其兄弟之间的关系就非常不满,左宗申与左宗庆在企业的贡献相当,但是由于创业初期,左宗庆只有10%的股份,一直无话语权,左宗庆提了好几次增加自己股份的提议,也被哥哥左宗申否决。左宗申无法完成自我的超越,最后的结果,是亲兄弟也要分道扬镳。只有人性的超越,才能使并无血缘关系的人,成为同心协力的“三个和尚”。
  亚当·斯密曾经在《国富论》中说过,人性之恶是商业发展的动力,但是,他同样在《商业道德》一书中说过,对于人性的恶的抑制,才是商业进步的根基。可惜,后者往往为人忽略。
  而事实上,商业的进化史,就是人性的超越史,对于企业也一样。
其他文献
问 诊  一般医生会从个人资料、病史、近期病理症状、婚姻史等方面提问,所以,在这个阶段女性应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情况,以便医生做出正确判断。    问:我最近听朋友说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多少都会出现乳腺的问题,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甚至是肿瘤,而且最近几年总能听到有人患乳腺癌,觉得很可怕。那我应该如何自我检测呢?  李晓立主任: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应引起足够重视。其主要原因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城市职业
期刊
对于一位非HR部门的主管来说,如果回答好这8个问题,做好人才的保留工作一点都不难.  现代企业,人才的培养和保留已经不再是靠人力资源部孤军奋战就能完成的工作。对于一家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人力资源部并不能完全了解每一个员工的个人情况和需求。这时,各个业务部门就需要承担起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某些技术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制定完善的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平衡积分卡等等,对于这些只专注于自身业务的一线经理
期刊
因被指控非法投资位于大陆的和舰科技,台湾著名IT厂商台联电遭到当局的调查。就在“联电事件”悬而未决之时,曾被指控告密而卷入“联电事件”漩涡的中芯国际又摊上了麻烦。4月1日,台湾“经济部”指责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违规”到大陆投资,判罚款500万元新台币,并要求张汝京在6个月内从中芯撤资,否则将连续罚款,直至撤资为止。尽管台当局的处罚能否真正落实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进一步增加了“联电事件”的神秘性。  
期刊
很多演艺体育明星涉足商业,但是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成为真正的“商人”;并且只有极少数的明星,在商业领域里成为翘楚。  我们相信他们在商业领域里成为值得记取的人物,并非全因为“名声”和各种光环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更因为经受了不为人知的艰难。  我们搜集到的世界上著名音乐、体育、电影人从商的经历,在数10位的候选人中,我们没有选择那些只是用自己的名字注册成商标的人;没有选择那些挂名开饭店、服装店的
期刊
不得不承认,叶莺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1997年元旦,叶莺弃政从商,出任柯达大中华区副主席,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8年时间里,她的美丽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而她率领的柯达中国却越来越变得和她一样多彩。  政治记者、外交官以及跨国公司高层,叶莺似乎永远有机会在顶级舞台展示其翩翩之美。在充满压力与无奈的现代社会,叶莺声称自己的每次抉择都出自自我的真心意愿,这使得她的几次转身都堪称完美。    选
期刊
经历了陌生、敌视和混乱之后,已有10年历史的中国猎头业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翟谦现在经常能从声音里感受到电话线那头的陌生人的兴奋:“哎呀,你是猎头公司的,你终于找到我了!”  这些兴奋声音的背后,掩藏着这样的心态:如果有猎头公司找“我”,那么在这个市场上,“我”的能力和经验被认可了,“我”可以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管理层的人被猎头推荐到一个更好的公司了。  30多岁的翟谦,气质优雅,声音稍带
期刊
智猪博弈是博弈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案例,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取吃一点残羹。   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小猪
期刊
最近听说上海的楼市暴涨,好多老百姓拼了小命也要买上2万元左右一平米的房子;北京的交通越来越糟糕,现在更是连停车都成难题了。可以肯定,我们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了。就连想象的空间也不如从前,比如最近我总是梦见考试。可见,连做梦的内容都远不及小时候丰富。  不过有失必有得,人们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拥挤的时候,就在其他地方得到了补偿,比如说——网络!  前几天,我的一个热心好友给我发了一个邀请,让我“免费”使用
期刊
收购新浪标志着陈天桥战略思想的成熟。如果有一天陈天桥成为中国的“默多克”,那么2005年必将值得回忆    网络业界历来不缺乏冒险家,这一次风头最劲的非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陈天桥莫属。  今年2月,盛大利用新浪股权分散的特点,一举收购后者19.5%的股份后,成为中国第一新闻门户的最大单一股东,然而就在业内为此次收购议论纷纷——支持者称盛大有可能改变中国互联网发展格局,而反对者则
期刊
“涉艺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是我国明代《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其意思就是说:“涉世不深的人,沾染的不良习惯也少;阅历比较丰富的人,权谋奸计也多。所以做一个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如淳朴天真;与其处处谨小慎微,不如行为狂放,不拘不节。”这与经济学中的合成谬误道理是相通的,个体的理性会导致群体的非理性,也就是说个体的最优选择会造就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