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可以赶的时髦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说上海的楼市暴涨,好多老百姓拼了小命也要买上2万元左右一平米的房子;北京的交通越来越糟糕,现在更是连停车都成难题了。可以肯定,我们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了。就连想象的空间也不如从前,比如最近我总是梦见考试。可见,连做梦的内容都远不及小时候丰富。
  不过有失必有得,人们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拥挤的时候,就在其他地方得到了补偿,比如说——网络!
  前几天,我的一个热心好友给我发了一个邀请,让我“免费”使用一个“超大”的邮箱——G-mail。
  G-mail是什么?是Google推出的1G免费邮箱。不过你要想在Google的页面上找到注册的地方是不可能的。要想拥有G-mail就要等着收到别人的邀请,只有拥有者可以邀请5个人使用G-mail,一旦你有了G-mail你也可以邀请5个人。
  我顿时觉得这是个好玩意儿。不管怎样,看上去绝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于是我兴致勃勃地Google了一下“G-mail”,这才发现这个去年刚刚兴起东东,已经成了坊间最热门的话题,很多论坛里都有“谁要G-mail”的超人气强贴,发出此贴的必然受到“置顶”的待遇,后面跟贴无数,动辄5、6页之多。跟贴中有因为得到而无比兴奋的,也有因为没能得到邀请而万分沮丧的。
  看来这个G-mail当真了得啊。不过我在兴奋之余不免要问,这个G-mail到底有什么好?于是问我的热心好友,她郑重地回答:“G-mail并不比其他邮箱好用,关键是它是一种概念!”概念?!这个词好,那是什么概念呢?
  通过一番搜索,我找到一种解释:“G-mail将其注意力放在向用户发送随同邮件内容一起的文本搜索广告,内容或许为来自网络订票商的NBA大赛广告。Google期望这些电子邮件用户会点击广告链接,从而为广告客户带来收益。”
  这下我就不明白了。这显然并非对客户有益的“概念”,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广告邮件的变种。而且,亲爱的Google,难道你不知道吗?大多数邮箱用户是根本不点击广告的。
  另外一种解释是:“G-mail的邮件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搜索的电子邮件服务,用户可以自由地对邮件进行分类、搜索,进而很容易地找到旧信件。”这个解释太让人吃惊了,人人都有那么多邮件需要处理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用功能类似的Outlook?
  于是我问我的热心好友那个搜索功能怎么样,她反问我:“一共也没几封信,搜它干啥?”
  这多少让人沮丧,说来说去,似乎没发现什么新鲜的呀。我的热心好友终于不胜我的反复询问,抛出了最重量级的回答:“那可是1G呢!有多少邮箱有1G的空间?”
  这下我更糊涂了——难道人人都需要一个1G的邮箱?难道人人都要发超过30M的附件?再大的在线邮箱也不会比本地硬盘大吧?真的每个人都需要那么大的网络空间吗?
  “1G邮箱可以当一个存储空间!”我的另一个自称Googler的朋友说。天呐!我敢断定,他从来没有真正试过上传大文件和下载,这绝对是对耐心的极大的考验。我虽然试过,但当我面对仿佛瘫痪了一般的电脑时,就下定决心在下班后去买了一个传说中的U盘。
  显而易见,Google耍了一个“大”的概念,仿佛当年某补钙产品耍了一个全中国人都缺钙的概念——不管你需不需要,“大”便是好。更重要的是,它还选择了“邀请”的方式,不得不承认这是个非常高明的推销策略,即便是“免费”的,也因为不能轻易获得而显得很值钱。
  业界有人分析这是Google进一步扩展网络资源的战略,而人们对G-mail热情,还真让几个门户网站坐不住了。Yahoo和Sina都纷纷推出了大容量免费电子邮箱来留住和吸引他们的用户。不过这些举动在网上反应平平,这与也许能够说明,大家真正感兴趣的并非只是“大”吧。
  无论如何,G-mail在概念推广上还是挺成功的,让我想起几年前vip邮箱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次在公车上听见一个人大声地说:“用e-mail联系,发到我的vip信箱!”哇赛,拽啊,那股硬气,绝不亚于PP机刚兴起来的时候,腰间多了的那个“半导体”。
  可是最近G-mail仿佛失去耐心了,将邀请人数从5个增加到了50个,一下子让“物以稀为贵”变成“友情大奉送”,它的火爆程度也因此锐减下来,以至于至今我都没有听到有人很拽地说:“发到我的G-MAIL邮箱吧。”
  真是遗憾。
其他文献
刚一接触到《中国新时代》,就被“人性眼光看商业,商业眼光看人性”的办刊宗旨强烈地吸引住了,觉得它独特、新颖、深刻、掩卷遐思,引起了我对HR的联想,我认为人性和科学是HR的基石,只有把握好了这两个基本点,HR才能深入人心,并能产生完美的HR方案,使之顺利实施。因此HR管理者不仅需要有先进的HR理念,扎实的HR理论知识和对HR方法、技术的掌握,还要求HR管理者通晓人性和科学性。  在企业对HR需求越来
期刊
国美、苏宁,既耳熟能详又非常陌生的两大家电连锁巨头,一个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霸气十足,凭自己强大的终端竞争力视上下游厂家如无物,一个无论在商业资本还是实业资本上均左右逢源,以和气生财的传统形象,在缓慢发展中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与市场。  两公司在实力上的势均力敌,使得两者的博弈十分引人注目。在国美与格力发生矛盾后,苏宁立即与国内空调厂商合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这个事件从侧面反映出苏宁与家电
期刊
“你来上班吧!”   对面的王经理咧开嘴笑,让我悬着的心瞬间落下。这是一个家电企业,面试、笔试,我都没想到自己一路绿灯,如此顺当就做上了主管的位置。而王经理将是我的顶头上司。   说是主管,其实只是负责一块相对独立的事务,并无人事权。这块事务,王经理不熟悉,而我却比较精通。“我们是一个互补性的结构,很好。”王经理说。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意想不到地顺利。   第一天上班,迎接我的是新同事们友好而尊
期刊
问 诊  一般医生会从个人资料、病史、近期病理症状、婚姻史等方面提问,所以,在这个阶段女性应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情况,以便医生做出正确判断。    问:我最近听朋友说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多少都会出现乳腺的问题,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甚至是肿瘤,而且最近几年总能听到有人患乳腺癌,觉得很可怕。那我应该如何自我检测呢?  李晓立主任: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应引起足够重视。其主要原因是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城市职业
期刊
对于一位非HR部门的主管来说,如果回答好这8个问题,做好人才的保留工作一点都不难.  现代企业,人才的培养和保留已经不再是靠人力资源部孤军奋战就能完成的工作。对于一家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人力资源部并不能完全了解每一个员工的个人情况和需求。这时,各个业务部门就需要承担起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某些技术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制定完善的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平衡积分卡等等,对于这些只专注于自身业务的一线经理
期刊
因被指控非法投资位于大陆的和舰科技,台湾著名IT厂商台联电遭到当局的调查。就在“联电事件”悬而未决之时,曾被指控告密而卷入“联电事件”漩涡的中芯国际又摊上了麻烦。4月1日,台湾“经济部”指责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违规”到大陆投资,判罚款500万元新台币,并要求张汝京在6个月内从中芯撤资,否则将连续罚款,直至撤资为止。尽管台当局的处罚能否真正落实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进一步增加了“联电事件”的神秘性。  
期刊
很多演艺体育明星涉足商业,但是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成为真正的“商人”;并且只有极少数的明星,在商业领域里成为翘楚。  我们相信他们在商业领域里成为值得记取的人物,并非全因为“名声”和各种光环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更因为经受了不为人知的艰难。  我们搜集到的世界上著名音乐、体育、电影人从商的经历,在数10位的候选人中,我们没有选择那些只是用自己的名字注册成商标的人;没有选择那些挂名开饭店、服装店的
期刊
不得不承认,叶莺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1997年元旦,叶莺弃政从商,出任柯达大中华区副主席,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8年时间里,她的美丽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而她率领的柯达中国却越来越变得和她一样多彩。  政治记者、外交官以及跨国公司高层,叶莺似乎永远有机会在顶级舞台展示其翩翩之美。在充满压力与无奈的现代社会,叶莺声称自己的每次抉择都出自自我的真心意愿,这使得她的几次转身都堪称完美。    选
期刊
经历了陌生、敌视和混乱之后,已有10年历史的中国猎头业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翟谦现在经常能从声音里感受到电话线那头的陌生人的兴奋:“哎呀,你是猎头公司的,你终于找到我了!”  这些兴奋声音的背后,掩藏着这样的心态:如果有猎头公司找“我”,那么在这个市场上,“我”的能力和经验被认可了,“我”可以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管理层的人被猎头推荐到一个更好的公司了。  30多岁的翟谦,气质优雅,声音稍带
期刊
智猪博弈是博弈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案例,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取吃一点残羹。   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小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