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独”字了得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360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以一“独”字开头,其中意味,颇费猜详:从“独”字沿波讨源,可以解开此词在写作时间上的谜团,即“一九二六年”说有其合理性;从“独”字披文入情,有助于揣摩《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情感肌理,为解读此词提供一个贯穿全篇的切入角度。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伟人形象;写作时间;情感肌理
  《沁园春·长沙》以一“独”字开头,稍有语感的读者都会有点疑问。毛主席的词一向雄健豪放、好铺张,笔下常见百千万等字眼,别的不说,同一词中,也有“万山红遍”“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携来百侣曾游”等句,唯开头“独”字,劈空而来,其中意味,颇费猜详。
  一、附于“独”之上的伟人形象
  独,简单地说就是“独自”,它常常让人联想到孤独、孤单。但是,每个字都是矛盾统一体,“独”也有二义性,既可指“单一”,也可指“独特”“专断”等。陈日亮先生由此读出了不一样的“独”,他说:“劈头一个‘独’字,让人读到的难道仅仅是‘一个人站着’吗?你难道不会联想到像独擅、独领、独尊、独出、独具、独步、独特、独孤等一系列与‘独’字相关联的词语吗?甚至不会更远一点,还联想到陈子昂登幽州台所唱出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吗?”[1]这种解读已经把伟人的形象附加其上,把自己对伟人的崇敬渗透其中,显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
  倒是毛泽东手写的《沁园春·长沙》(图1)透露了一点玄机。在毛泽东多幅此词的手书中,第一个字“独”大都写得巨大显眼,一者“独”的繁体字“獨”本来笔画就多(但不是所有的手书都用繁体字“獨”的),二者大略也可见这一“独”字笔力千钧,在毛泽东心中的分量很重。所以,词人“独立寒秋”,我们也许从中感到孤单,但于词人自身,却未必不是以先驱者自居的傲岸与坚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个“独”的身影,在橘子洲头,看似渺小,但却以其特立独行的昂然,逐渐放大,走到前台,把动荡的时代、寥廓的天地,都做了他的背景。
  但是,手书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开国领袖的地位已经建立,笔势的自信乃至张扬也是踌躇满志之后心境的体现。事实上,我们更应探究的是,他什么时间“独立”于此?又为什么会“独立”?
  二、 何时“独立寒秋”竟是谜
  毛泽东何时“独立寒秋”?教材在正文后附“1925年”。但是,专家却有不同的看法。对此词的写作时间,大抵有三种观点。
  一是1920年10月底至11月初。持这一说的是彭明道,他着重从时间上否定了1925年这一说法,“根据《毛泽东年谱》载, 毛是在当年八月二十八日(农历七月初十)离开韶山,返回长沙的。这一年是六月十九日立秋,七月初六处暑”。[2]13这就使得词中的“寒秋”没有根由。他提出1920年这一说法,最主要的依据是毛泽东等人倡导组织的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10月21日,代表制宪请愿团参加自治期成会等召开的各公团联席会议。自治期成会等六团体提出仍由省议会起草宪法,要求表决。毛泽东、龙兼公等代表制宪请愿团和报界联合会,声明不加入表决。至此,湖南自治运动宣告失败而终止。”[3]68彭明道认为,正是这一运动的失败,使毛泽东的思想转向,寻找新的救国途径。毛泽东在当年11月25日复信旅居法国的向警予,信中说:“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3]70而这一时间段,在南方,可当得上“寒秋”这一时序。
  二是1925年8月底至9月上旬。多数人持这种看法。《沁园春· 长沙》,最初发表在1957年1月的《诗刊》创刊号上。总题目是“旧体诗词十八首”。然而,这次发表的《沁园春·长沙》,并未标明写作时间。1958年,文物出版社将这些诗词结集出版。因为湖南师范学院院刊在当年元旦公开发表了毛泽东的新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故文物出版社便将此词收了进去,将书名定为《毛泽东诗词十九首》。这是第一次正式出版毛泽东的诗词集,仍未标明写作年份。到了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同时注明“一九二五年”[2]11~12据《毛泽东年谱》,当年毛泽东是8月28日离开韶山去长沙。到长沙后还向中共湘区委员会报告韶山农民运动情况。一般认为,词人“独立寒秋”,正与此有关。至于缘由,是因为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得到毛泽东组织农民进行“平粜阻禁”斗争的密报后,电令湘潭县团防局派快兵逮捕毛泽东。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自称自己是“逃到广州”。[3]133~134
  三是1926年12月。持这一说的主要是陈标和杨德勇。陈标的根据有二,一是“《毛泽东手书选集》影印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五份手稿,其中第一份手稿,即落款为‘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六日,毛泽东’的那份手稿,在《沁园春·长沙》后,本来写有‘一九二六年作’。影印时被隐去了。”[4]73笔者在《毛澤东诗词书法赏析》这本书中确实见到这份手书。[5]二是,1926 年12 月17日,毛泽东由汉口到长沙,参加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3]172当时正是冬至(12月22日)前几天。如果按照北方天气,以立冬为秋去冬来,则此时已是寒冬了。而南方天气则不同,以冬至为秋去冬来(这是“冬至”的本义),既然此时距冬至还有几天,只能算秋末。不过此时已经寒冷有霜了。因此,毛泽东词中所称‘寒秋’‘霜天’,应当是1926年12 月17日以后几天气候的真实写照。”[4]73杨德勇进一步缩小到1926年12 月21 日至26 日。“根据《毛泽东年谱》,在12 月17 日至31 日之间,毛泽东有两个时间段没有记载具体工作和行程,第一个在18日至19 日,第二个在21日至26日。不过,从《毛泽东年谱》上下文透露的信息分析,在18日和19日,毛泽东还要与湖南的同志商讨起草40个决议案。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33岁生日,次日他又参加了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的闭幕典礼。从1926年12月27日至1927年元月初,他的工作日程已经排满。恐怕此时他已经无暇吟诗咏词了。因此,《沁园春·长沙》的创作,很可能是在1926年12月21日至26日之间,即在毛泽东33 岁生日前后,那时他大概有6 天的时间空当,没有参加会议和其他的公众活动。”[6]   三种观点,第一种没有直接根据,以诗证史,比较勉强;第二、三两种各有文献作证,但文献本身互相矛盾,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在手稿明确写着“一九二六年”的情况下,《毛泽东诗词》的编者为何确定此篇作于1925年?有没有征询过毛泽东本人或经毛泽东本人亲自审定?揆诸时序及文献的先后,1926年似为恰当;进一步,揆诸词的意境,特别是上阕中的“怅问”,也暗合1926年12月毛泽东的心境。12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会上,“湖南区委的同志提出,根据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形势 ,应当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毛泽东赞成湖南区委的主张。他还提醒中央注意国民党左派没有掌握武力的问题:‘在粤同志有人说,右派有兵,左派没有兵,即右派有一排兵也比左派有力量。’”这一主张遭到陈独秀的反对,“陈独秀认为:解决土地问题,在目前还只是宣传,不能马上实行;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应当尽力加以联合;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集团是左派,应尽力帮助其发展。会议接受了陈独秀的意见。”[3]172无论是国民革命中的领导权之争,还是普通民众的命运主宰,毛泽东都感受到了一种无能为力。他对普通民众的命运,不能不感到怅惘。而这,也许正是他词中“怅问”的心理根基。
  三、“独”字衍生的词的情感肌理
  写作者最难定的往往是第一个字第一句话,因为第一个字第一句话带有定篇的作用。当毛泽东如椽巨笔落下“独立寒秋”时,其实也奠定了整篇词的感情基调,并衍生出全词的情感肌理。
  一般分析这首词,强调“看”“恰”这些领字的作用,这些显见的形式上的标志,至多只是词的一种写作技法。但贯穿词的情感肌理的,却不是这两个字,而是“独”“竞”“怅”“百侣”“粪土当年万户侯”“浪遏飞舟”等。这些字句,整体上形成了“抑—扬—抑—扬—再扬”的螺旋式上升的情感节奏,特别是词的上阕,别具一种沉郁顿挫之美。
  比如,上阕的后三句,一般读者都觉得有点突兀。特别是“怅寥廓”中的“怅”字。这本是个常见字,课下注释为“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慷慨激昂的思绪”,编者如此强调,自然是为伟人词中流露出来的失意的情绪作一个解释,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其实值得探究。不过,顺着词的情感肌理看,由“独立寒秋”到“怅问天地”,其实一脉贯通,暗示了毛泽东所感受到的时间的寒意和天地的压力,当然还有这种寒意和压力下不屈的寻找与追问。
  另一方面,上阕的“独立”与下阕的“百侣”也形成了对照。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想见毛泽东因政治主张不被认可而感到孤立无援,使他不自觉地追忆起学生年代时的英姿勃发,那时毛泽东主持的新民学会风风火火,开展了一系列反抗湖南军阀的活动。这种青春无畏的精神,会成为变革社会的力量吗?毛泽东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将少年的锋芒毕露、大胆无畏转化为年过三十的自信执着、含蓄深沉,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不惧当时政治运动中的各种“飞舟”,而要以自身的力量去对抗的斗争精神。
  总之,“独”是《沁园春·长沙》的文脉之始,既可由此沿波讨源,探究毛泽东同志的经历心境,又可以此披文入情,揣摩《沁园春·长沙》的情感肌理。對众多相关观点,我们不可不慎思约取。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彭明道.叩问《沁园春·长沙》[J].书屋,2001(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修订本)[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陈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考[J].党的文献,2000(3).
  [5]石磊.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36-39.
  [6]杨德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研究新得[J].党的文献,2016(3):111.
  (责任编辑:李益)
其他文献
职业培训体系是指针对国家劳动力进行的为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而提供的一系列培训活动所形成的体系,其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包括职业培训标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职业培训及人才表彰。而家政服务工作是家庭职能向市场过渡的活动,家政服务从业者所面对的群体大多是老人、小孩以及产妇等弱势群体,因此家政服务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就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工作者的职业培训也就成为一项必要工作之一。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制度逻辑为分析视角,来解释职业培训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逻辑。制度逻辑强调外部制度环境
摘 要:文言文教學的拓展延伸需要教师具备发散性思维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在方法上,文言文教学可采用脉络延伸、深化拓展和比较分析等途径,同时要注意不能脱离教材、不能脱离语文、不能脱离文言。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拓展延伸;《孙权劝学》  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一直以来都被强调,可是语文学科好像不如其他学科做得流畅。比方说,现在的数学课,教材中的内容很简单,学生一般都能看懂,但是练习与考试的难度却大得多,
期刊
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垃圾分类作为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越来越成了社会的共同呼声,但是垃圾分类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卓有成效而成为城市居民普遍的自觉行动并非轻而易举,有大量落到实处的工作要做。
  经过近20年的探索,2019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笔者通过跟踪研究、实地研究及典型调查后发现:上海市实施垃圾分类的主要进展包括:将垃圾减量作为实施成效的主要考核标准,统一管理小区垃圾厢房等硬件设施,以绿色账户积分吸引居民参与,以垃圾分类督导员来强化社区内居民的主体责任;考核指标更聚焦
随着我国减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帮助近1000万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易地扶贫搬迁是极具中国特色、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扶贫模式,其包含了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和保护生态的多重目的性。然而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一方面,地方政府出现“城市偏好”,即采用城镇化集中安置的方法将这些贫困户迁入城镇,云南省怒江州就是采用城镇化集中安置的方法将近1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迁至城镇集中安置。另一方面,易地扶贫搬迁往往是经济逻辑先行,忽视了
城市社区微自治作为社区自治的具体抓手,近几年得到一些地方的重视,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还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尚未实现长效运行。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通过参与并描述S社区微自治的实践过程,总结该社区微自治实践的经验,提炼微自治的运行机制;分析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如何建构长效机制。研究表明,S社区在微自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居民自治的动力机制、居民参与的激励与控制机制、多方沟通机制。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由于未抓住居民的共同需求、未形成常态化的个人互动和集体行动,微自治缺乏居民
摘 要:部编教材教读课的助读系统由“单元导语”“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探究”“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在《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中,借助对助学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单元整体教学、文本特质、阅读方法等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部编教材;助学系统;教学内容;《阿长与〈山海经〉》  助学系统是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系统既包括对教材中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也包括为学习者提供一些与教材
期刊
摘 要:从《游泰山》组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比较,以及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细读可知: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描述的神仙世界,充满了神秘奇幻绚烂的壮美格调,是李白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是李白所心念神往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权贵作威作福的自由的世界。  关键词:文本解读;《游泰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是一篇经典。但是对于它的理解,却有着重大的分歧。比如
期刊
摘 要:审慎、真诚是思辨的态度,清楚、明白是思辨的要求。这是思辨作为一种习惯应有的行为准则,也即思辨性写作的基本追求——慎思而明辨。思辨性写作要审慎地确立观点,思辨的前提是进行概念界定,并且要考虑观点确立的多种条件;而明辨需要学点分类讨论,并树立提纲意识。  关键词:思辨性写作,慎思,明辨  一、思辨是一种习惯  近年来,关于思辨性写作的理论探索、教学实践及测试评价日益丰富与完善。思辨性写作已成为
期刊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能源结构煤炭的占比最大。山西作为全国性煤炭资源大省,煤炭、焦炭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GDP总量逐年攀升的同时,省内环境日益恶化。笔者以山西省A焦化厂为个案,基于其发展历程研究企业环境治理过程中,企业与地方政府、公众和媒体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环境治理不同阶段,主体间关系呈现不同的特征。
  首先是主体间利益嵌套阶段,时间为企业建厂至十八大召开前(2003-2012)。在该阶段,社会发展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中央政府鲜少发
摘 要:“有效背诵”的内涵是,通过对背诵节奏的微调,激活僵化的思维,寻求新的目标点和突破口,从而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享受主动求知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熟读:理清文章思路”“试背:与自己对话”“默写:找出理解和思维的薄弱点”这一操作模式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背诵;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我们常说背诵是学好语文的一项基本功,但是放眼望去,背诵的知识田野一片狼藉:25分钟的早读课,两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