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培训体系是指针对国家劳动力进行的为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而提供的一系列培训活动所形成的体系,其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包括职业培训标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职业培训及人才表彰。而家政服务工作是家庭职能向市场过渡的活动,家政服务从业者所面对的群体大多是老人、小孩以及产妇等弱势群体,因此家政服务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就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工作者的职业培训也就成为一项必要工作之一。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制度逻辑为分析视角,来解释职业培训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逻辑。制度逻辑强调外部制度环境对组织行动选择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进而对于分析特定机制的形成与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本研究便以此提出了一个研究问题:在家政服务职业培训体系的演变过程中,职业培训场域内存在怎样的制度逻辑?以及在这样的逻辑影响下,家政服务企业又该做出怎样的战略回应和选择?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家政服务企业为案例,对上海市家政服务企业和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观察,并对相关的案例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首先,笔者对上海市的家政服务企业进行了走访观察,了解到当前的家政服务市场被分为中介制和准员工制两类企业,为了解两类企业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表现,笔者便选取了6家企业进行观察与访谈。在笔者对企业经营者的深度访谈中发现,中介制家政服务企业并未形成正式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在职业培训建设中也未做出明显的行动反应,因此本文主要是侧重对准员工制企业在职业培训体系中的行动机制。为了解企业内部职业培训机制,笔者在企业的同意下全程参与了为期4天半的培训课程,了解了企业内部的培训流程、考核方式以及各主体在培训中的行动表现等内容;同时,为了企业管理者、培训师和家政服务从业者对职业培训的态度,笔者也分别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为了了解政府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和看法,由于难以接触到相关的政府人员,笔者便联系了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并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意图获取政府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决策,同时笔者也有幸参加了由200多家家政服务企业组织的年会,在这个交流会中笔者也有幸接触了三位上海市区行业协会会长,了解到了当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制度困境和未来发展走向。此外,笔者选取了上海市H职业培训学校,通过接触培训学校的老板,在获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对培训学校进行了实地观察,意图了解培训学校在职业培训活动中的行动逻辑。
通过对各行动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梳理,以及对职业培训发展历程进行概述,本研究发现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存在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8年的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呈现出以国家为主导的制度逻辑;第二阶段是2008年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呈现出以市场一政府协作为主导的制度逻辑,在特定的逻辑下职业培训体系的发展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进而推动职业培训体系形成相应的路径选择。
本文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首先,从理论意义来看,拓宽了理论解释范围,丰富了理论应用的场景。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微观层面的个体行动研究或者组织运行模式的研究,理论应用上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地从制度逻辑视角分析制度对组织机制变迁的作用,有利于企业从宏观上认识到制度的影响。其次,从实践意义来看,职业培训建设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企业内部机制的发展必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本研究的制度逻辑视角分析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可以很好地揭示出政府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行动表现,以及企业在职业培训活动中的行动不足,从而为企业决策和选择提供实际的借鉴经验。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制度逻辑为分析视角,来解释职业培训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逻辑。制度逻辑强调外部制度环境对组织行动选择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进而对于分析特定机制的形成与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本研究便以此提出了一个研究问题:在家政服务职业培训体系的演变过程中,职业培训场域内存在怎样的制度逻辑?以及在这样的逻辑影响下,家政服务企业又该做出怎样的战略回应和选择?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家政服务企业为案例,对上海市家政服务企业和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观察,并对相关的案例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首先,笔者对上海市的家政服务企业进行了走访观察,了解到当前的家政服务市场被分为中介制和准员工制两类企业,为了解两类企业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表现,笔者便选取了6家企业进行观察与访谈。在笔者对企业经营者的深度访谈中发现,中介制家政服务企业并未形成正式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在职业培训建设中也未做出明显的行动反应,因此本文主要是侧重对准员工制企业在职业培训体系中的行动机制。为了解企业内部职业培训机制,笔者在企业的同意下全程参与了为期4天半的培训课程,了解了企业内部的培训流程、考核方式以及各主体在培训中的行动表现等内容;同时,为了企业管理者、培训师和家政服务从业者对职业培训的态度,笔者也分别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为了了解政府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和看法,由于难以接触到相关的政府人员,笔者便联系了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并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意图获取政府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决策,同时笔者也有幸参加了由200多家家政服务企业组织的年会,在这个交流会中笔者也有幸接触了三位上海市区行业协会会长,了解到了当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制度困境和未来发展走向。此外,笔者选取了上海市H职业培训学校,通过接触培训学校的老板,在获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对培训学校进行了实地观察,意图了解培训学校在职业培训活动中的行动逻辑。
通过对各行动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梳理,以及对职业培训发展历程进行概述,本研究发现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存在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8年的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呈现出以国家为主导的制度逻辑;第二阶段是2008年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呈现出以市场一政府协作为主导的制度逻辑,在特定的逻辑下职业培训体系的发展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进而推动职业培训体系形成相应的路径选择。
本文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首先,从理论意义来看,拓宽了理论解释范围,丰富了理论应用的场景。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微观层面的个体行动研究或者组织运行模式的研究,理论应用上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地从制度逻辑视角分析制度对组织机制变迁的作用,有利于企业从宏观上认识到制度的影响。其次,从实践意义来看,职业培训建设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企业内部机制的发展必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本研究的制度逻辑视角分析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可以很好地揭示出政府在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行动表现,以及企业在职业培训活动中的行动不足,从而为企业决策和选择提供实际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