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声音(2)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樱花飘落的速度,每秒五厘米。那两个人要以怎样的速度才能进入对方的内心呢?”秋最近迷上了动漫,这一天,她这样问我,我报以微笑:“答案在我们的记忆里。”
  那就打开记忆的百宝匣吧……
  我和她初遇的那天,背景是一湖平静的秋水。起初,我漫无目的地漫步于湖边,习惯性地低着头,踢着脚边的石子。石子跳了起来,在空中画出几道优雅的弧线,弹向远处。我追着石子而去,却意外地在树丛背阴处看到了一个瘦削的背影,肩膀微微耸动着,不难猜测,背影的主人正在梨花带雨。我不禁好奇,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没有惊扰到她。我微微偏头,发现果然是一张带着泪痕的侧脸,正出神地看着波澜不惊的湖面。我觉得这侧脸很是眼熟,于是愣愣地盯着,又费劲地搜索着大脑的每一处角落,结果却是“查无此人”。“笨……”我自嘲地笑笑,欲转身离去。可我毕竟是公认的“热心肠”,思索着走了几步,又折了回去,摸遍身上的衣袋,终于搜出一点小得可怜的纸巾,递给她:“喂……”她像受惊的兔子,猛地蹦了起来。许是有些尴尬,她没有接纸巾,只是用衣袖胡乱地抹了把脸,眼神闪躲着:“不了,谢谢。”然后,匆匆离去。于是,初遇就这么不了了之。但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一只怕受伤的小兽,用重重围墙将自己护了起来,让人听不到围墙里边的声音。
  我被选入了合唱队,并得到通知要加紧排练。我欣喜地赶去教室,却在进教室时,第一眼瞥见了她。身着大红T恤的她,阳光明媚地与他人笑闹着,倾听时大大咧咧地叉着腰,说笑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全然没了那天的忧郁,简直判若两人。只有追逐打闹时,她依然是那只小兽,却是霸道地将伙伴追得直求饶,让我开始怀疑自己大脑的分辨力。
  天气异常炎热,老式吊扇嘎吱嘎吱地奏着跑调的曲子,熏人的热风与我们的合唱交织在一起。忽然,她所在的位置传来一阵骚动,声响之大,引得全体侧目。旋即,有异味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看到她弓着身子,我们顿悟:她吐了!周围的女生捂着鼻子,自觉地退出她的天地。她难受地皱着眉,求助似的看向四周,然而,目光所到之处,不时有人后退或撇开脸去。我想,敏感的她一定读出了众人眼中的“嫌弃”,所以下一秒,她又缩进了围墙,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打量了一下四周,犹豫片刻后,向老师报告:“老师,有人吐了!”这真是废话,我暗暗自责。老师看向她,似要征求我的意见。于是,主角又成了她。我听到身后有窃窃私语声,还夹杂着幸灾乐祸的笑。同时,我看到她紧握拳头,直起了身,眼中已没有了颤抖的泪水。是何等的坚强使泪水放弃了自由的外泄?“你去扶她。”老师吩咐我,却不再看她一眼。我急急地跑过去,搀着她走向窗边吹风。围观的人群散去,她抬头对上我的眼,感激着:“谢谢。我上次……”哦,她也认出了我。她眼中悄悄燃起的火光,是信任么?“朋友嘛……”我拍拍她的肩,她冲我展出最明丽的笑。我知道,我又种下了一朵友谊之花。
  秋说:“其实,我并没有伪装自己或怎样,只是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题来开始一段谈笑。我喜欢热闹,却不知怎样融入这个喧嚣的城市,就干脆打造了自己的城堡。现在,欢迎你进来!真心的!”
  我给她听了一首歌:“你的心有一道墙,但我发现一扇窗……就算你有一道墙,我的爱会攀上窗台盛放……”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墙。我与你之间也有一道墙,但这并不影响我倾听住在隔壁的你的声音。我用爱、用友谊,开启了一扇窗。我们还是分住在墙的两边,但心已连成一片。我们既是邻居,也是一体。
  也许,进入彼此的内心,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发现那扇窗。又或许,不用窗,用爱,我依然可以听清隔壁的你的心声。
  专家点评
  一般同学见到“隔壁的声音”之后,总会习惯地将“隔壁”现实起来、具体起来,于是,“墙”那边的“声音”便会在耳边回放:难忘的、触及心灵的、痛苦着的、百思不解的……然后写作。张李欣同学读出的却是比喻义,她把一道非常生活化的、现实的命题,旋即文学起来,凭着独特的敏感以及对郭静演唱的《心墙》的熟悉,在审题与立意上,即刻超出了众多选手。
  更让评委们欣赏的是文章的叙说与展开。当回忆的序幕拉开之后,小作者显得不紧不慢,细细地描,缓缓地叙,让“秋”这个主要且特别的角色,一面一面地亮相给读者,用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就是“波澜不惊的湖面”,用白居易的诗句表达就是“轻拢慢捻抹复挑”。直到“秋”突然呕吐之后,“我”扶秋“走向窗边吹风”,文章才渐入佳境。无论是对两人对话的描写,还是对听歌的叙说,既给人意想不到之感,也让读者收获了阅读的满足。尤其是“也许”引出的最后两段的议论和抒情,从墙到窗到友谊,紧承歌曲,巧妙升华;从速度到窗到爱,回应开头,再次升华。这真是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享受。
  (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评委蔡明)
  选手简介
  童心未泯的我活泼开朗、大大咧咧,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外表平凡的我爱好广泛,喜欢唱歌,哪怕五音不全、走音跑调;酷爱绘画,但只求涂鸦搞怪,自己开心。我最喜欢的还是一个人倚窗而坐,摊开一本精美的散文集,细细品读,并摘下那些令我痴迷的经典语句。我的理想之一,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像张爱玲、王安忆那样的才女,演一场繁华,写下精致细腻的文字,既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如海的书籍、初中多彩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看到自己习作的成绩越来越高,看到自己的文章被越来越多的同学、老师认可,我知道,我与自己的理想更近了一步。不管前进的道路有多艰辛,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生命的这一刻,我忠于自己的理想,我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语文作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大量的汉语实践活动,能够直接接触汉语材料,掌握汉语使用规律,因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非常适合小学语文作文的学习。在作文教學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积极创设作文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活贴近课堂,使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这片大地,我或许是最平凡而渺小的生灵了,但这里也是我的舞台。谁说草,没有属于自己的光彩呢?  风毕竟不会留情,雨亦是纷繁落下,但这恶劣天气,压不住我的从容。我轻摆叶片,顺着雨迎风而舞。我的确弱小,但我拥有智慧,每当雨裹挟凶猛的气势朝我当头砸下,我虽无法直面迎上,但我可以俯下身姿,而后缓缓挺起身子,昂起头来。随着风雨,我可以摆动腰肢,一展我的娉婷身姿,一场风雨是一首曲,我优雅而从容地舞动,不为任何人
“做什么永远比说什么重要。”相应的,走过去,经历过,永远比原地徘徊,纸上空谈来得真实。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真正经历过?而那些经历过的,无一不获得了成功。  众人都知道吴承恩的著名小说《西游记》,这个故事取材于玄奘的一本《大唐西域记》,这本书记录了玄奘从大唐到天竺一路的见闻,成了研究古印度佛教和中国唐代风土人情的重要典籍之一。而这本佛学经典,便源于玄奘的经历。他敢于从长安走出来,独自带了一行人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同时,洛克菲勒也热衷于慈善事业,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
摘 要:如何把自媒体写作搬进课堂,一改平时作文教学的呆板形式,让师生的写作训练也能搭载多样化的自媒体写作平台,愉快向前,是写作教学策略的有益探索。灵活运用漂流瓶、微博、朋友圈、演讲稿、日记、今日话题等诸多写作策略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丰富学生的写作活动。   关键词:自媒体;课堂;写作热情   写作一直被多数学生视为语文学习的难事。太过正经的成人化话题和呆板的呈现方式总是难以引起学生的兴
一只巨大谷蛾似的灰蝴蝶,坠落在深渊中,仰浮于水面,成三角形,仿佛两翅活活地给钉在水上。它不停地微动着细腿,身体也跟着扭动。于是,这小小的蝴蝶就在整个深渊中荡起微波,密密地一圈一圈四散开去。  蝴蝶附近有许多蝌蚪,只管游着,对于水波并不在意;一些小甲虫像骑手在陆地上驰骋一般,在水中发疯似的转着圈子;石头旁边阴影中的一条小梭鱼,却像小木棒一样,在水中竖着——多半是想捉那蝴蝶吃,它在下面大概是不知道有微
秋日的傍晚,风吹在身上略略有些凉意,温润的阳光轻抚着眼前的桂树。  小巷内,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那女子的车便也在其中,翩然而至,一如踏着云彩而归。  女子是做酒酿圆子的,精妙的手艺让人不忍用“卖”字来亵渎。碗中卧着一枚枚玉脂似的圆子,轻呷一口汤水,随着那股暖流流到心底的,还有意料之外的清甜,仿佛连漂于汤面上的桂花也可爱了许多。  女子看起来至多五十岁,身着素色的围裙与袖套,温婉得像一汪碧水,只想用
摘 要:现代化教育理论表明,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的心理过程。旨在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学习方式乃至生活理念的发展最深层次的指标上有所突破。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状: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把知识整理成条理清晰的一个个板块,缩短或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大量重复性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唯有体验,才能有真正习得。通过在英语语法课堂上设置各
“笃,笃,笃……”阳春季节里罕见的骤雨无情地击打着窗棂,也敲叩着我烦闷的心绪。  心情芜杂,前来外婆家中排遣。哪料祸不单行,如此般狂风骤雨,怕是我渴盼已久的笋也被吓得缩了头。  失落焦躁盘踞在脑海,随雨而来,却不随雨而去。  雨初歇,春光乍现。  外婆无声地盯着烦躁的我,好一会儿,竟开口让我去后山采笋。我心中又惊又奇,昨晚刚下的暴雨,还会有春笋吗?疑虑之余,我还是挎上竹筐向后山走去。  阳光缓缓地
“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重要比赛中屡屡失常的现象。其由来是: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从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即用“克拉克现象”来形容运动员在大赛中的失常现象。与此类似的,学生在考试中也有“克拉克现象”。据心理学家测试,约75% 的学生临考前都不同程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