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聪明妈,十倍游戏乐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孩子的反叛期绝对不是到了两岁才开始的,6个月大的宝宝在玩游戏时,就会对妈妈的过多干预和强迫表现出不高兴了。是的,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玩游戏时,尽管有些手脚笨拙,脑子转不过弯来,但这并不代表他希望妈妈插上一手,参与其中。有的游戏,玩的自主权应当属于孩子,妈妈参与的方法不当,反而会使孩子玩兴大减,探索受挫;有的游戏,妈妈可以示范着玩给他看以激发兴趣,但熟练之后,一定要让他自己揣摩才能玩出创意,倍加尽兴;还有一些游戏,则是妈妈的参与度越高,孩子玩得越兴奋,亲子关系的融洽度越高。这三类游戏,妈妈心里分清楚了吗?
  
  妈妈参与度越少越好的游戏
  不少妈妈认为,孩子越小越不需要独处,应该在他一醒来时做他的游戏伙伴。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念,因为一岁以内的宝宝也需要自得其乐。妈妈不妨准备一些道具如脸谱、会动的悬挂玩具、凫水小玩具等,让他不受干扰地自由把玩。在妈妈不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对这些玩具的颜色、动态、声响会有更长久的兴趣,而一定时间的独处,会让宝宝的个性更平和大气,对其想像力的自由发展也有好处。因此,当宝宝沉浸在自己的探索世界中开心微笑时,妈妈请别去打扰他。
  更多妈妈参与度越少越好的游戏,会在孩子两、三岁后出现,例如过家家、扮医生等。孩子当着妈妈的面扮演大人时很难泰然自若,就算孩子觉得自然,妈妈也常因为他的“煞有介事”而哑然失笑,影响乐趣。而像涉及智力挑战的拼火柴、搭积木、玩拼图、拼七巧板等需要孩子独立思考的游戏,如果妈妈老是越俎代庖,则容易使孩子养成依赖性和惰性,遇到难题时不愿开动脑筋去解决。
  
  刚开始参与度要高,熟练后慢慢放手让宝宝自己玩的游戏
  “这游戏都和孩子玩了一百回了,他还是不会自己玩,我不得不一天到晚当他的玩伴,累死了!”这样抱怨的妈妈,一般只是单纯地陪孩子玩游戏,而缺少做“教师”的素养,没有想办法提高孩子玩耍的能力。以“百变大纸盒”和“小青蛙跳荷叶”为例,孩子不但能在游戏中全身动作协调,提高了自己的运动能力,建立了难能可贵的空间概念,在念歌谣的同时还建立了节奏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培养了想像力——妈妈应当在教孩子玩耍的过程中,留心引导这些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启发孩子想一想:大纸盒除了可以当宝宝的家、当大卡车,还可以当什么?或者小青蛙每次捉到害虫都要把它送回家,太累了,怎么节省时间呢?当孩子乐意动脑筋想出游戏新玩法时,妈妈则要大力表扬。这样一来,孩子才会向妈妈学习,努力开拓游戏的种种新变化,不断翻新。
  
  妈妈参与度越多越好的游戏
  在6岁以内宝宝的生活中,有超过四成的游戏是妈妈参与度越多越好的,这些游戏会以甜蜜的小动作增进感情,加深亲子间的信任度,要是在游戏中配以自创的歌谣、简单的哼唱甚至夸张滑稽的动作,不但可以让宝宝沉浸在“有妈的孩子是个宝”的愉快情绪中,还能从小培养出孩子的幽默感和乐观精神。
  但那些涉及孩子平衡力、胆量、勇气和身体力量、精细动作的锻炼,带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游戏,妈妈常常萌发心软的天性,舍不得让孩子坚持下去。所以,像跳跃奔跑、荡秋千等游戏,最好邀请爸爸也来加入,一方面爸爸力量充沛,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三个人玩也会使游戏的运动幅度更大,更加富有刺激性。妈妈在这一过程中,千万别唠叨游戏的危险性或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若是妈妈夸大了游戏的不安全感,孩子就更没有勇气跨出第一步了。正确的做法是借这类亲子参与度高的游戏,确立爸爸在孩子心目中高大、有胆、有力量的形象,让孩子对爸爸也产生足够的依恋感,真切地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从而使其性情更加开朗,对未知的世界更有探索欲。
其他文献
在80%的宝贝都选择秋季入园的时候,有一些爸妈却选择让孩子在二月底三月初插班入园,这样的孩子,俗称“春季插班生”。春季插班生由于与其他孩子入园时间不同,因而也面临着与众不同的适应难题——    为什么部分孩子会选择在春季插班入园呢?理由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孩子月龄小,身体弱,秋季入园时怕孩子被月龄大的孩子抢走各种表现机会,索性等孩子“长结实点”再入园;  每年9月开学时孩子们集体痛哭的场面,让
我一直认为,买绘本,买的不止是文字,也是艺术作品。蒲蒲兰绘本馆的《海边的早晨》最初吸引我的是那非常唯美的封面:绿绿的天空绿绿的海。细看那一幅幅简单的画,读主人公塞尔成长中的事。突然间很感动,因为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尤其是看到一位先生嘱咐塞尔别老用舌头舔掉牙的地方时,我想起了我的换牙岁月——印象中那是让人心烦的一段时光,牙总吊在肉上,不掉下来又不敢拔掉,掉了牙后就被喊作“豁牙子”,大人还总告诉我们不要
训练营的一个小男孩,有天拿来一个新买的铅笔盒,笔盒是蓝色的。图案却是公主。一般蓝色被多数人认为是“男孩色”,不过,这个蓝色的铅笔盒,又显示了女性化的图案特点。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笔盒是妈妈买的,尽管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男性,但依然不能做到完全的去角色化。  这个男孩的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妈妈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家庭责任、照顾孩子。爸爸的“甩手”,造成妈妈同时要肩负着“妈妈”和“爸爸”的角色,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皮肤真皮中的皮脂腺尚未成熟,皮肤表面异常娇嫩,抗菌力和免疫力都很弱,对任何外来的刺激都非常敏感。平时衣物中某些化学物质含量超标,护肤品使用不当,或蚊虫、花粉的侵扰,都会导致幼儿患皮肤病。  常见意外    ●衣物选择错误  有些衣料中的荧光剂、甲醛和染料等接触皮肤,导致接触性皮炎:身上出现红斑、丘疹,剧烈瘙痒。  如何避免:  ◎孩子的衣服应选择不刺激、透气排汗的天然棉布料。
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如何,我是真的很怕带孩子坐长途车。  两个平常还算亲密的姐弟,不知道为何一到车上就变成仇人,不停地斗嘴、吵架。怎样才能让他们乖乖坐在座位上,安安分分地到达目的地呢?经过多次的总结,我终于拥有了我的“车上七法宝”。  这七大招数看起来不怎么难,运用起来也很简单,不过效果非常好。逐一施展,至少可以安度两小时的车程,让大人小孩都动动脑筋,也顺便练练语文能力,更方便一整车的人一路安稳地到达
晚餐前,我正在看一场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儿子放学进门时,我发觉他脸色不对,如果是平时,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他喜爱的体育比赛,他一定会冲过来,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开始欣赏,可这一次儿子默默地进了自己房间。我把电视调到静音,随着儿子也进了房,没等我问到底是怎么了,儿子带着哭腔地说:“爸爸,我这次考砸了,其实我已经很注意了,生怕出错,可是还是出了很多错。”  儿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做
我送女儿去幼儿园,走到门口时正碰到老师在问一个小男孩:“昨天让大家画的小动物完成了没,画了什么小动物呢?”  小男孩还未开口,旁边的妈妈便连忙接过话对老师说:“唉呀,今天走得急,忘了把画拿来了。要不,我们明天再拿来行吗?他画了我们家的小狗,画得可认真了!”  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同时嘱咐小男孩的妈妈:“请妈妈下次不要做XXX小朋友的代言人了,我们XXX上课经常主动举手发言,提问时回答得可好了。上幼儿
束缚了心灵的爱,表面披着优待的外衣,内里却是虐待。我们急需做的,就是让孩子像孩子那样成长。    最近,我发现女儿对上英语补习班很抵触。虽然她会按部就班地去上课并完成作业,但每到周六,女儿还是会看着外面朗朗的太阳,发一会儿呆,然后不无遗憾地说,要是今天不上英语就好了,咱们全家就可以去植物园了。平时我也不止一次地听她说过,每周的双休日,她最不喜欢周六,因为这天下午有英语课。  这个周六,阳光明媚。早
在儿童骨科门诊中,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身高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看起来同样高的孩子,有的检查后就放心回去了,有的却忧心忡忡地等待下一步治疗。这是因为孩子的最终身高,判断依据并不是测量结果,而是X光片的最终报告。  生物年龄比生活年龄更可靠  孩子的生长发育可用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来表示。骨龄是根据同年龄段、同种族儿童的平均数据综合而成的。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
运动指导  老舟是个运动型的人,所以也希望儿子跟他一样热爱运动。他带曈呗游泳,跑步(曈呗在车里坐,老舟推车跑),打乒乓球和台球,踢足球。耳濡目染下,曈呗走路还不稳当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会踢球玩了。  专属司机  老舟之前就是我的专属司机,现在变成了我和曈呗两个人的专属司机,天天车接车送曈呗去daycare,假日无怨无悔带着曈呗去各个地方巡游。除了汽车,曈呗坐的婴儿车99%也是由老舟来“驾驶”的。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