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尝试教学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尝试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试”,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大胆地“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思维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质疑、好问的习惯与创新的精神,这符合新课标的改革精神。所以 ,生物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从传统中、从新成果和理论中吸精华,弃糟粕,为我所用,来践行新课标的理念。本文谈谈尝试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及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 尝试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61-01
  尝试教学法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关键作用是“导”,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学习帮助,引导学习过程,知识的迁移应用等。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培养者,情感体验的培养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要尽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 、互动、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不断尝试,在尝试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并获得知识。进而培养与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能将尝试教学法契合运用,是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教学方法。
  一、生物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尝试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本人设计了以下模式:
  激趣导入?圯出示尝试题?圯自学课本?圯尝试解答?圯学生讨论?圯教师讲解?圯第二次尝试练习?圯达标测试。
  以上课堂教學模式的提出,除了生物知识的传授外,更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生物兴趣、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生物的科学性的感悟,改变了传统的对学习的机械被动状态,改变了教师“独霸”课堂和单向传输的老的教学习惯行为,并且,在学生产生疑惑时,通过教师的诱导讲解而解惑。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二、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光合作用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1.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出一些有启发性或趣味性的问题。例如本节课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粒种子入土,能萌发成幼苗,一棵幼嫩的小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棵大树可以结出丰硕的果实。但是你想过没有,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又源于那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光合作用的奥秘里”,用这些话引入以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2.出示尝试题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等科学家们的各种实验过程。然后提出问题: 一株果树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丰硕的果实都是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变化而来的吗?怎样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科学家们是通过哪些探究过程寻求光合作用的各种问题?
  3.自学课本
  自学课本,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所出现的现象,或者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并初步得出这一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对尝试问题“尝试”进行解答。
  4.教师讲解
  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尝试题,但求而不决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循循诱导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现象,再尝试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一环节中,仍要注意继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名为“教师讲解”,但可实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设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必要时也可让学生来“讲解”,让他们自己来总结归纳实验产生的现象的原因 ,教师则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避免的错误等等,使“教师讲解”阶段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等。
  5.第二次尝试练习
  通过以上的步骤,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比较肤浅的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挖掘问题,获得更深更广的知识,需要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例如给出本节课的第二次尝试题: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的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要考虑什么因素?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得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在第二次的尝试练习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就尝试练习题进行小组分析、讨论。
  6.达标检测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得到巩固,最后要有相关的检测题进行达标检测。但是,达标检测题目不能太多、太难,而且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可以从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等基本知识中出些题目进行检测。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测有所获。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尝试教学法如果应用得当,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既传授了教学要求的基本知识,又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既可学得轻松愉快,又对新知识掌握深刻,更重要的是从中培养了学生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方法与思路。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跃跃欲试的强烈感觉,都希望能参与其中,并在通过尝试后,得到了“思有所得、劳有所获”的成就感。
  三、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第一,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第四,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本人也对尝试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法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两种教学方法所教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基本相当,但学生对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相对好了许多,这就体现了其教学方法的优点。
  虽然尝试教学法有其优越性,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在教学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做到师生平等,在心理上学生仍处于弱势,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尝试”学习,往往容易出现内容多时间紧的矛盾。
  3.七年级的学生由于积累的知识面不够广 ,还不能完全达到这种教学方法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使用尝试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标下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种好方法。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更多地关注、研究尝试教学法,取其精华运用到中学生物教学中去,让它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 邱学华、苏春景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高中生地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其产生原因作了理论探讨,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高三地理 复习 高原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0-02  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育人之本。在高三年级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学生在复习时都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师更应该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和习惯的影响,提升课堂教学生命活力,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努力。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素材、设计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越发凸显其作用。本文以沪教版“地图的语言”一课为例,采用按小组进行“你攻我守”的情境化组织方式,让学生从“追击、反击、建设”三方面对“地图的语言”三个要素的综合强化,达到充分的参与和挥发。  【关键词】情境化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2-02  情境化认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实践性,GIS产业国内外市场巨大。高校是培养GIS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本文对目前国内高校GIS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新疆农业大学GIS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中的几个误区是:用媒体课件代替实验;注重教学形式忽视教学内容;过分依赖教材;轻视结果教学;忽视学科间协调。只有走出误区,科学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3-01  物理教学,不但承担着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承担
【摘要】中医药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改革的基础是四大化学实验,把四大化学实验项目进行系统整合,建立基础化学的“渐进式、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为本科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高打好坚实基础。  【关键词】实验整合 实验教学体系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6-01  实验教学是大学本科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实验
三极管的典型应用就是放大器,话筒和扬声器组成的扩音系统,本质就是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可以利用电源提供的能量提高声音,由此得到放大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提高信号的能量。
【摘要】对无机化学教材中学生最难于理解的量子化学部分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于薛定谔方程的由来和导出有更深入的了解,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为解决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中基础知识的缺乏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量子化学 薛定谔方程 非相对论近似 伯恩-奥本海墨近似 轨道近似  【基金项目】海南师范大学第六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SJG201121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选用优质、精编习题出发,详细介绍了如何提高高三习题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强调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题目,才能使“选题-做题-评题-订正错题”各个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得到充分而高效的利用。  【关键词】习题课 课堂效率 精编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7-02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
【摘要】小组讨论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它是一种互助式的学习方式。扎实地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发散思维的培养、合作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种种务虚讨论现象的深入剖析,揭开假讨论的面纱,为有效组织与开展小组讨论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组讨论 真假 辨析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