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师更应该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和习惯的影响,提升课堂教学生命活力,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努力。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素材、设计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1-01
  物理学科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观察、分析、验证、总结,归纳出来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无穷的魅力。但是对于高中物理来说,新课程对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活课堂活力
  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水平,对现行教材实行二次开发,增强教材的使用率,并仔细观察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从中做出有效取舍与整合,努力实现物理知识与周围生活的衔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学会用熟悉的物品进行科学演示与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物理规律,充分体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魅力;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其发现、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物理学科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在挖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找出学科中存在的德育因素,以担负起物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用伟人们感人的事迹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居里夫人找到放射性物质镭等物质例子,通过生动地讲述他们工作的艰辛、意志的坚忍,让学生明白奋斗的意义与重要,帮助他们确立远大志向,完善自身发展。在讲授核能时,要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共存。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1.课前导入
  任何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教育认知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个体性认识方面,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的自我知识构建。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难易适中的习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一部分简单问题,并从中发现知识重点和难点,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将时间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并不是放任学生,要给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例如,课堂导入时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中不断地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根据中学生好奇心较强的年龄特点,新奇的问题情境更容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先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的范围和深度。例如:在教授“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先用实验的方式导入教学,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由通电线圈中自身电流变化所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是否能引发电磁感应?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自己感受电压的威力,这一实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电压的探究热情。
  2.构建动态课堂
  教师在构建动态课堂的时候,要注意多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自己做出总结,写出结论。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倾听学生、关注学生,自然而然地推进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调控,将物理概念、定义贯穿于课堂始末,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諧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放松身心、心态平和,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创造趣味横生的物理课堂。
  总之,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只要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物理课堂新型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就一定能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其他文献
林业实践证明,长期进行马尾松纯林经营,不仅导致松毛虫害猖獗,而且引起地力衰退,生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林地的持续经营。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及纯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183。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3-02  记得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也就是说,
【摘要】“数据结构”是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数据结构”理论课程抽象性比较强,运用比较多的数学知识,学生不易掌握;而”数据结构”实验课可以利用上机时间理解并巩固理论知识,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改革实验课的地位、方法措施、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重大林业害虫之一,但从资源学的角度来看,它又是一类可被利用的生物资源。甲壳素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外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
【摘要】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和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教好这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和“加强实验教学”。可见,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双基”教学,更不能认为,加强“双基”教学,就是搞“应试教育”。应当
农业干旱涉及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虽然湖南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较为丰富,但是其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农业干旱,
森林群落分类、排序及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研究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础,对科学营建海防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胶南市大珠山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应用T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实施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教学,本人在本文中简要分析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以求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 学习方式 高中生物 探究性 实践能力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9-01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生物课也不例外,如
【摘要】本文对高中生地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其产生原因作了理论探讨,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高三地理 复习 高原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0-02  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育人之本。在高三年级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学生在复习时都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