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推荐使用PDCA方法(过程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因为“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由每一个教学或生产环节生产出来的”。在五年制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采用“4 1”的教学模式,四年在校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第五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顶岗实习在五年制高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顶岗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最早,它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领域,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管理程序。PDCA即P1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缩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全面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二、PDCA循环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运用
1 P——计划阶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加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确立学生顶岗实习目标的原则是与专业知识和今后的工作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实习过程中能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在园艺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意向安排不同的企业实习。如对花卉生产感兴趣或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安排去连云港振兴花卉公司等企业,从事组织苗的生产和高档出口花卉的管理工作:对园林绿化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安排去淮安神州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企业,从事绿化施工、园林工程养护和规划设计等工作,这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上述原则,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责任感等,使他们明确顶岗实习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外,更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D——执行阶段
(1)进行实习动员,根据学生兴趣和择业意向进行实习分组。
在顶岗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教育,从就业形势、组织纪律、人际关系、全局意识、公关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可利用学生管理档案,掌握学生表现、学习专业知识的情况及兴趣爱好和择业意向,对学生做好正确分组,并且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以较高的整体素质进入企业。我们根据园艺技术专业相关岗位群主要分四个大组:花卉生产与管理、蔬菜生产与管理、园林绿化设计与养护和生产技术服务。根据分组人员情况,每大组落实两至三个单位,每一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每小组人数在10-15人之间。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担任实习小组长,每一大组派一名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2)落实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
我们选择在江苏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并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大型企业,如宿迁信联花卉有限公司、连云港振兴花卉集团、淮安市蔬菜研究所、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江苏分公司、上海农友种苗公司、上海光明集团等。根据学生分组情况,分别落实到各个企业进行实习。学校与企业沟通,让企业指派一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师傅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3)签订实习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
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由学校牵头协调。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或家长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顶岗实习是学生根据园艺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学校与企业充分沟通和联系,根据企业需求制订顶岗实习实施方案。编写学生实习指导书,按照实习场所涉及的内容,列出相应的提纲,明确学生应完成的具体任务或项目,让顶岗实习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5)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双重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双重管理,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工作之余的生活和学习,学生上班期间的管理主要由企业负责。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和企业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形成学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校外指导老师、实习小组长联动管理网络,及时协调处理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
(6)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顶岗实习前,根据学校顶岗实习实施办法和考评方案,依据岗位特点、性质确定考评指标,并进行量化,以求考评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3 C——检查阶段
(1)实施顶岗实习工作记录与实习总结评比活动。
在实习期间定期举行实习生工作记录评比活动,在每个实习岗位结束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了解,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梳理,有利于下一阶段实习的开展。顶岗实习全部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同学上交一份顶岗实习总结,并对实习总结进行评比。
(2)对实习的检查,包括实习小组长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日常检查和职能部门有计划的巡回检查。建立校、系领导定期巡查制度,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分管校长去实习单位不少于一次,系主任不少于三次。通过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或处理实习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
(3)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定期收集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意见、对学校实习管理工作方面的反馈信息。
(4)召开多场座谈会。由系部组织学生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实习安排、实习内容、实习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组织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校外指导教师座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对学生和用人单位座谈会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和反馈,为PDCA循环的A(处置)和下一轮的P(计划)提供主要依据。
4 A——处置阶段
通过检查阶段的监控发现学校在教学、实习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成功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从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通过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互相借鉴,增进了解,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在做好学生实习相关管理工作的同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实习工作中的反馈信息,以此为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更好匹配起来。
三、结束语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水平螺旋式逐步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利用PDCA循环不断地改进顶岗实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技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
一、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最早,它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领域,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管理程序。PDCA即P1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缩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全面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二、PDCA循环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运用
1 P——计划阶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加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确立学生顶岗实习目标的原则是与专业知识和今后的工作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实习过程中能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在园艺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意向安排不同的企业实习。如对花卉生产感兴趣或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安排去连云港振兴花卉公司等企业,从事组织苗的生产和高档出口花卉的管理工作:对园林绿化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安排去淮安神州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企业,从事绿化施工、园林工程养护和规划设计等工作,这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上述原则,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责任感等,使他们明确顶岗实习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外,更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D——执行阶段
(1)进行实习动员,根据学生兴趣和择业意向进行实习分组。
在顶岗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教育,从就业形势、组织纪律、人际关系、全局意识、公关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可利用学生管理档案,掌握学生表现、学习专业知识的情况及兴趣爱好和择业意向,对学生做好正确分组,并且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以较高的整体素质进入企业。我们根据园艺技术专业相关岗位群主要分四个大组:花卉生产与管理、蔬菜生产与管理、园林绿化设计与养护和生产技术服务。根据分组人员情况,每大组落实两至三个单位,每一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每小组人数在10-15人之间。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担任实习小组长,每一大组派一名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2)落实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
我们选择在江苏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并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大型企业,如宿迁信联花卉有限公司、连云港振兴花卉集团、淮安市蔬菜研究所、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江苏分公司、上海农友种苗公司、上海光明集团等。根据学生分组情况,分别落实到各个企业进行实习。学校与企业沟通,让企业指派一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师傅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3)签订实习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
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由学校牵头协调。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或家长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顶岗实习是学生根据园艺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学校与企业充分沟通和联系,根据企业需求制订顶岗实习实施方案。编写学生实习指导书,按照实习场所涉及的内容,列出相应的提纲,明确学生应完成的具体任务或项目,让顶岗实习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5)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双重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双重管理,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工作之余的生活和学习,学生上班期间的管理主要由企业负责。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和企业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形成学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校外指导老师、实习小组长联动管理网络,及时协调处理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
(6)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顶岗实习前,根据学校顶岗实习实施办法和考评方案,依据岗位特点、性质确定考评指标,并进行量化,以求考评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3 C——检查阶段
(1)实施顶岗实习工作记录与实习总结评比活动。
在实习期间定期举行实习生工作记录评比活动,在每个实习岗位结束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了解,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梳理,有利于下一阶段实习的开展。顶岗实习全部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同学上交一份顶岗实习总结,并对实习总结进行评比。
(2)对实习的检查,包括实习小组长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日常检查和职能部门有计划的巡回检查。建立校、系领导定期巡查制度,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分管校长去实习单位不少于一次,系主任不少于三次。通过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或处理实习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
(3)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定期收集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意见、对学校实习管理工作方面的反馈信息。
(4)召开多场座谈会。由系部组织学生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实习安排、实习内容、实习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组织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校外指导教师座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对学生和用人单位座谈会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和反馈,为PDCA循环的A(处置)和下一轮的P(计划)提供主要依据。
4 A——处置阶段
通过检查阶段的监控发现学校在教学、实习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成功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从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通过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互相借鉴,增进了解,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在做好学生实习相关管理工作的同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实习工作中的反馈信息,以此为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更好匹配起来。
三、结束语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水平螺旋式逐步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利用PDCA循环不断地改进顶岗实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技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