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学特教语文教学插上“多媒体”的翅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殊教育是对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因为其存在的特殊性,新科技带来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还未大规模运用到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本文从时代发展和特殊教育学生的需要出发,探讨了多媒体环境下中学特教语文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中学特教;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19
  一、引言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学生包括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听觉障碍、情绪情感障碍、脑损伤、孤独症、其他健康损害、多重障碍、超常儿童等。
  他们虽然特殊但并不能排斥在正常的教学体系之外,反而需要政府更多的努力和关怀来让特殊教育的学生普遍获得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在学校的系统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便到社会生活中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然而,对于特殊教育学生来说,传统的听、说、读、写在特教学校中具有较大的执行难度,学习语文是十分困难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增加其他器官的感知能力,可以让具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弥补生理上的缺陷和遗憾。
  二、中学特教语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然要求
  1. 科技进步的要求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于一体,是21世纪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必须充分利用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以其控制性、集成性、多样化、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借助声、色、情、形的神奇配合加了教材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教师利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这一切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心智发展。
  2. 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是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来吸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现代科技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整合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学习方法,提升特殊教育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 特殊教育学生特点的要求
  中学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再加上自身生理上的种种障碍,大多对语文课程学习缺乏兴趣,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充分认识到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景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中学生身心特点,将知识点以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三、中学特教语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靠的是眼睛和手势,无法从外界的有声世界获取任何的信息,他们渴望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特教教师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满足特教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渴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课堂,让教师可以利用全新手段为学生展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1. 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增强学生的感官意识
  对于听觉、语言表达有障碍以及其他生理缺陷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感官意识反而特别强烈。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采用与普通学校相同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成果收效甚微。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紧随授课教师的步伐,将静态的课堂变成动态的课堂,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强化课程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化繁为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自我保护心理”,一般对学习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不愿意深层次探讨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的语文问题通过技术等其他方式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在观感中寻找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
  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视频音像技术可以讓听力和语言表达有障碍的学生感受到画面所带来的震撼力。例如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某片文章播放与其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真真实实看到画面所赋予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笔者相信会产生更多有利于特殊教育学生学习的器材和设备,帮助特殊学生认识和学习、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信,使其逐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
  四、结束语
  特殊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方面所面对的特殊群体,因为其特殊性,引入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中学特教语文教学是课堂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是让有障碍和有缺陷的学生感受到科技和时代进步所带来的便捷和新鲜感,进而提升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过程,还有很多问题未发现、未解决,需要一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随时调节,及时更改,与学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练好基本功以外,还要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在身教、言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和信赖感。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讲替罚法,促学生记心;反话正说法,促学生自省;先扬后抑法,促学生整改;巧妙比喻法,止住学生争端;冷静处理法,促学生自制,从而达到促改效果。  关键词:惩戒批评;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
摘要: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一种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它可以促进教师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事物,促进教师成长。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  关键词:反思;教师成长;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10  在日本教育界流行一个公式:教师成長=反思 实践 再反思。古人也说:“吾日三省吾身”。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
摘要:评课是在课堂教学领域内,根据现代教学理论,运用现场观察的手段,收集课堂教学过程的事实性材料,对能够认识和进行评价判断的教师、学生行为及这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关键词:参与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有效互动;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09  郭思乐教授说:“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摘要:教研员要有自己独特的、科学的、前瞻性的视角与思考。教研员作为学科和教师的引领者,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成功教研员的成长更要倾向于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反思,可是教研员的成长仅有经验和反思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践”,因为改革最终将发生在课堂上,教研员在教育教学中的参与和实践以及对教师的引领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教研员;服务者;领跑者;参与者;促进者;思考者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药物分析是中等职业教育中药剂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围绕药物及其制剂的化学组成、理论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有效成分
教学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善于反思的教师才善于教学,反思促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对教学不断进行反思,以促进学生自主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决定着一节语文课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新课标下加快语文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塑造势在必行。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相应的职业素质和习惯、多种艺术思维方式以及教与学的相长,积极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成功密码。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为创新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以信息技术整合中学政治教学,利用其优势,发挥其作用,颠覆传统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政治;必然要求;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17  一、引言  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技术及手段。
摘要: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既有声音也有图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帮助学生们突破学习难点;不仅可以增强对学生们情感的培养、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情境;学习难点;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18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