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表达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息息相关的能力。作为社会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发展、交友,表达感情、见解都离不开口语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贯穿于我们一生的语言类学科,口语表达能力将决定学生的学习水平、老师的教学水平乃至学生们的身心茁壮成长。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涉及了文学、艺术、科学、自然等多种知识的课程,语言类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口语表达,这是所有小学语文老师都必须重视的教学任务。纵观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学生不敢说的原因大概有三点——能力不足、心理不适、话题不合。鉴于此,我们应该指导小学生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实施训练。
  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分析
  1.词汇量严重匮乏
  描述语意范畴的基本单位就是词汇,它是表达主体观点、思想、见解的前提。如果词汇量缺乏,那么主体原本希望表达的诸多内容就会因为缺少词汇——描述语意范畴的单位而显得词不达意,甚至于描述出的内容完全与心里想表达的相反。小学生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词汇量的缺乏成为他们口语表达的最大障碍。正因如此,学生在试图向他人传达个人见解时,很多时候只能表达得非常模糊,甚至加入肢体语言来弥补口语表达的不足。无论是模糊的、词不达意的口语表达,还是夸张的肢体表达,都表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已然对日常的人际交往交流产生了不利影响。
  2.缺乏运用语言的技巧
  如果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那么如何运用词汇表达意思就变得尤为重要。第一,词汇的排列、顺序、组合方式不同,所产生出的语法效果也就有所不同,生成的句子就会有不同的意思;第二,语境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词语,表达出的最终含义也会有巨大的差别。熟练地运用词汇,必须在熟练掌握词汇规则,且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才能形成相对准确的语感,而小学生刚刚接触语言不久,很难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词汇运用技巧上的不足导致小学生在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以此给小学生造成的现实影响就是,口语表达时用词不当与词不达意,语境下的口语表达错误带来的结果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童言无忌”。由此可见,小学生如果要想顺利、流畅地与他人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克服语言运用技巧上的不足。
  3.没有养成口语表达习惯
  在语言运用技巧、口语表达能力的限制下,小学生在用口语表达时很容易出现词汇量、词汇运用技巧不足的问题,由此让口语表达出现障碍。口语表达的障碍除了会让学生在人际交流中无法准确地向他人传达信息,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交流的信息,难以逾越的口语表达障碍让很多小学生干脆缄口不语,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这种不愿使用口语表达的现象,会给小学生人格的形成、完善与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会让学生失去很多与他人交流、表达自身思想见解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社交障碍,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4.男女生的差异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女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朗读水平通常会比男生更为优秀。在学生组织的一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中,女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要高于男生。很多现象都能表明女生的文科学习水平要比男生突出,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忽略了男生、女生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在口语表达的训练中,女生的兴致显然更高,男生却相对情绪低落,参与的积极性不强。老师忽略了性别差异,便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女生身上,忽略了男生的语言能力,久而久之让学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途径
  1.强化常用词汇的训练
  训练小学生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常用词汇,尽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然而很多词汇的训练常常将重点放在记忆、书写、识别之上,尽管老师也会向学生讲解常用词汇的意思,但并不将其当作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对很多词汇的理解,通常是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领悟的,或者通过自己查字典,然而在口语表达中,常用词汇是主体描述、诠释、抒发等必须用到的基本工具,所以这种简单的词汇训练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口语表达所需,也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鉴于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常用词汇的语义训练,让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不同情境下各种词汇的正确运用方法。
  2.重视不同语境下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从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划来讲,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重点更倾向于对语法规则的记忆与理解,在一定程度忽略了各种语境下,词汇的语义应作出的相应改变,以至于在口语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尽管能够相对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却很容易忽略所处的语言环境,经常出现口不择言、童言无忌的情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老师都应向学生强调运用词汇时应联系上下文的语境以及作文写作中遣词造句、前后呼应的重要性,久而久之,让学生自觉养成不同语境下运用不同詞汇的习惯,并能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来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为学生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
  要想熟练运用词汇、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熟练性与流畅性,必须在实践中反复强化运用。所以,作为语文老师,理应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
  ①演讲:针对某个社会现象、热点话题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演讲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之外,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在下课前抽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自由演讲,以此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老师可通过学生的演讲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促进师生感情与交流。
  ②辩论会:主要用来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准确性。老师可定期组织辩论会,或者抽出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针对某一个话题展开自由辩论。辩论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表达出多么深奥的思想和见解,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表达能力,让学生恰当地组织语言、运用语言阐述自己的见解,并反驳对方的观点,除了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锻炼,还能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③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每一堂语文教学都贯穿着各种问题,很多老师也会专门在教学中设计问答环节,抓住问答环节来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恰当、准确,学生以老师为榜样,同样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来回答问题。一问一答的过程中,逐渐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小学生词汇量的匮乏、词汇运用技巧的缺陷、不愿口语交流等一系列现象,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语言情境、为其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并给予学生鼓励,使之克服心理障碍。此外,应重视常用词汇的语义讲解,以及不同语境下词汇的运用方法等,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今后语文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莲.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14(39):54-54.
  [2]许丽红.谈小学语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5(2):140.
  [3]范德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5(11):123.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每個公民高尚道德素养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小学,品德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应当责无旁贷要担负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如何在品德课堂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教育实践
一、说教材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游戏的教学内容,这个内容对于一线教学的老师来说,不是一个好组织的教学内容,然而这却是一个非常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及开拓数学视野的良好题材。然而我们配套的《教学参考》中对于这么重要且特别的教学内容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带,体会它的神奇。”因此,笔者深入挖掘教材和学生的
“同行”文化体现为四个方面:尊重生命,与生命同行;仁爱为本,与友善同行;知行合一,与智慧同行;温润包容,与优雅同行。“同行”教育文化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每一个人不断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的基础。教人成為具有“仁爱”本性的人,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同行”文化追求“超越”,让人在不断生成、不断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获得生命成长与完善的不竭动力:(1)尊重生命,与生命同行。认识到人与自然“本
【摘要】现代篮球运动,向高空优势、高速度、高对抗方向发展。胜负瞬间转换,比赛对运动员心理上的压力日愈增加。在实力相当或悬殊不大的情况下,谁胜谁负,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运动员进行罚球时,分差在1到2分时,担任罚球的运动员压力可想而知,中与不中影响比赛结果。在这几年的江门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里,甲组比赛异常激烈,罚球的场面很多,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罚球时,命中率都非常低,从这一失常现象,
【摘要】许多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的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习状况却不尽人意,甚至一落千丈。以此现象为研究内容,总结众多老师的教学经验发现,初高中教材衔接不紧密,内容上存在一定脱节是导致产生这一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数学课程教学尤为如此。可见,高一数学教学中的教材衔接问题是极具教研价值的,本文试从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的重要性出发,指出当前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法,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古诗文长期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作出相关加强经典诗文教学的指示,它更是成为新课改的发展趋势。高中语文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界必须对于“如何提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中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研学后教;教学模式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把它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一种基本叙述模式,并在教材中初步体现。这是数学新课程体系直接体现“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反映,同时也间接地指引着我们应该用“模型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解决问题”教学。  【关键词】解决问题;关注;模型思想;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
摘要:问题意识是一种关键能力,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并根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为学生提供有趣和有价值的数学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引领,促使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在探索交流中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
【摘要】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以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建立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变化和原子结构的角度预测物质化学性质的认知模型,了解物物质性质后如何决定其用途,以及化学物质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价值体现的认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初步让学生学会探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詞】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教﹒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