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区六园”发展总部经济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佛山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年,佛山高新区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对国家统一审核批准的广东禅城经济开发区、广东顺德工业园区、广东南海经济开发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广东佛山南海工业园区、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区、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实行“一区六园”的管理架构,园区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各大重点工业园区整合后,核定面积达到48.6平方公里。
  建区以来,佛山高新区通过引入和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一批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吸引了瑞典利乐、丰田纺织、三洋空调机、丸一金属、腾龙光学、台湾普立华、奇美电子、大众汽车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同时还聚集了海信科龙、海天味业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本土优秀企业,打造出科龙冰箱、海天酱油等一系列中国名牌产品。截至2010年底,全区有460多家企业,其中总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31家,主要产品包括液晶面板、投影机、相机、汽车配件、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电子元件、机械设备等,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2010年,佛山高新区努力培育创新集群,不断营造创业氛围,在软硬环境建设、招才引智工作和园区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和科技发展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01亿元,同比增长23.2%;工业增加值约467亿元,同比增长26.7%;目前,佛山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24家,占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27%,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87亿元,同比增长38%。
  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2010年佛山高新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预计超过43亿元,其中科技研发(R&D)支出超过38亿元,自主创新的资源逐年稳步提升。2010年佛山高新区“一区六园”共有6家企业跻身广东省自主创新百强企业,占佛山总量的42%。随着资源的投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0年佛山高新区专利申请量达到1700件,增长20%;专利授权量约850件,增长19%。2010年9月,佛山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截至2010年底,佛山高新区共有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约40個,与中科院共建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6个。同时,佛山高新区积极探索创新技术转移方式,建设佛山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区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成为积极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根据中国科学院与佛山市人民政府推进院地合作,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的工作部署要求,佛山高新区“一区六园”分别建立了6个专业中心和9个创新平台,形成院地合作“1+15”的全新运作模式,为佛山高新区提升自主创新带来了技术和项目,更带来了高科技的人才资源。
  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佛山高新区以现有的“一区六园”的发展格局为基础,按照城市的发展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通过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总体优势,加快区域特色产业聚集度,吸引更多知名企业进驻园区。如高新区顺德园通过汇聚海信科龙、美芝、松下等家电行业巨头,带动行业配套发展,打造出一条本地配套率超过90%的家电产业链;高新区南海园通过吸引一大批包括世界500强的优质汽配项目,围绕本田、丰田、日产三大汽车生产汽配供应领域,形成一条涵盖汽车配件生产、整车制造、销售及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初显成效,集群特征明显。
  据统计,2009年,以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完成工业总产值累计达790亿元,约占到高新区经济总量的52%,高新区作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作用不断增强。佛山高新区共有24个项目跻身“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名单,总投资549亿元,其中包括了总投资260亿元的广东金融高新区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一汽大众项目、总投资57亿元中建材广东薄膜太阳能产业基地项目等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优势传统产业四大领域。形成了以中国世纪互联、多功能CPU、广东RFID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新IT产业基地;以世界第三大LED外延芯片企业SEMILED(旭明)公司与本地六家LED企业为龙头合资合作的LED新光源产业为代表的液晶平板新型显示器件园;以广东光伏产业基地和光伏产业研究所等一批企业为基础的佛山高新区光伏产业园;以彩虹集团的OLED和AMOL
  ED中显科技项目为标志,开创了OLED
  新产业。
  
  《赢周刊》
其他文献
教书育人,发展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所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平时教学中,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多渠道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一、用活课堂,显现学生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句话说,阅读教学必须使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这是个性化学习规律所决定的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两部分,一些专家提到的课堂45分钟时间分配应是20 25;15 30;10 35都表明课堂应有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两部分。起主导作用的教学过程要服务于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过程,二者有机统一。但至今应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还只注重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我认为关注学生学习,既要从理念准确的定位思考又要在实践上认真落实,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情感关注  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