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实践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艺术建设作为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庆典与校园文化的双重诉求。本文总结庆典下的校庆核心内容,结合山东科技大学历史文脉特点,提出校庆公共艺术建设的基本策略,并在山东科技大学校园中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落地一批具有庆典意义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旨在有效促进校庆活动良性发展。
  关键词:校庆;校园公共艺术;集体记忆;文化性;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0 引言
  “校庆”一词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学校成立周年纪念”,是学校集中追溯、展示及综合建设的重要节庆之一。公共艺术作为高校公共空间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具备丰富的文教内涵与时代记忆。本文围绕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七十周年校庆,总结校庆核心诉求,结合学校特色,设计制作一批具有纪念性、文化性、参与性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旨在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彰显校庆主题。
  1 大学校庆文化
  高校在多年的磨砺中逐步形成了独有的理念、精神及文化,以隐性的状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唤起校园集体记忆,扩大高校的影响力。在《庆典:集体记忆和社会认同》中,作者提出,庆典本身是一种集体记忆的表达形式,同时集体记忆又作为一种媒介促进群体的社会认同[1]。对于高校来说,校庆是高校历史文脉积淀的集体记忆。
  校庆活动建设基本可分为文化建设与基础建设两部分,两者在建设过程中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交融。核心目的都集中在文化建设层面,包括强化学校精神、办学理念,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体专业素养,同时从物质层面改变校园的生活方式与发展节奏。
  2 校庆活动中的公共艺术
  学校的公共艺术建设是一种承载学校精神以及文化特色的载体,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2]。在物质建设方面,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基于群体诉求、材质、结构等方面,以装置、设施、附属等形式灵活作用于校园公共空间,更新空间视觉形象,满足校庆及群体空间的功能需求。在校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公共艺术有别于图片、文字等表现形式,具有抽象、参与、艺术以及空间性特点,展现出综合性、广泛性的美育功能。在校庆的需求下,校园公共艺术除了常规的参与、艺术、文教等美育属性外,同时具备展现高校文化脉络,推进文化认同,增强高校记忆性和文化性的作用。
  3 山东科技大学景观环境建设
  3.1 校园绿化建设
  山东科技大学校园绿化建设成绩显著,学校在2010—2013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绿化模范单位”“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高校绿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园中植物品类丰富,组合方式多样,较好地践行了因地制宜、规划养护并重的原则。参考《山东科技大学校园植物志》,其中收录了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植物计85科219属430种(包括变种和杂交种)[3],切实的数据展示了学校的绿化规模与进程。
  3.2 校园公共艺术建设
  山东科技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在形式与表现手法方面较为统一,多为文化石、人物像、雕塑等;选址多在广场、座椅、草坪附近,作品多为校友捐建以及学校出资修建。其中,以天然石居多,另有名人园的名人雕像、主广场的“天地两仪”雕塑等。与校园绿化相比,校园公共艺术建设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第一,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基本上由官方组织实施,师生参与度较低,这导致公共艺术建设与校园环境主要群体相脱离,丧失了原有的潜移默化的文教目标作用;第二,公共艺术的材料形式单一,多为石质,常运用铸铁等传统工艺,颜色灰暗深沉,表现手法与理念传统保守,在环境中形象不突出,缺乏活力,体现不出时代印记;第三,公共艺术作品如读书女子雕像、名人园杰出科学家塑像等与校园文脉没有直接关系,不具备特有性,无法直接引起师生的共鸣与认同感。
  4 七十周年校庆下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策略
  此次校園公共艺术建设以山东科技大学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参与为主要形式,围绕纪念性、文化性、参与性这三个点进行设计思考。
  4.1 感今怀昔,增强师生认同感
  纪念性是校庆活动的首要目标,校庆需求下的公共艺术建设应当牢牢把握纪念性的活动诉求,以校园文脉记忆为主题,推动师生自觉主动参与,以增强活动纪念属性,增强新时代校园文化的场域活力与创新性。
  4.2 以文化形,凸显校园文化属性
  校庆所寻求的记忆与认同需要通过特有文化去展示,学校的文化性体现在与校园相关的任何具象或抽象单位上,且包含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跨度。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准备过程中广泛并充分了解与核对校园文化内容。一方面,不能只对文化元素进行表面、空洞的表现;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公共艺术受众的多样性。文化元素选取应多围绕山东科技大学七十年历史中的闪光成果、特色名片等内容进行思索与设计,不能过度片面与抽象。
  4.3 参与共融,促进空间互动交流
  参与性是公共艺术区别于纯粹艺术形式的重要条件之一[4]。首先,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形式设计公共艺术作品,以校园自然景观为背景,设计并制作接近等比例的作品,引导更多非专业性的师生参与其中。其次,在设计中更多考虑学校自然、人文环境的融入,从产出到消亡的全环节视角,将全方位、多角度、有特色的参与性融入公共艺术空间,使得校庆需求下的公共艺术实践及作品能真正融入校园,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
  5 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七十周年”公共艺术实践
  本文从校园的实地情况出发,以学校文脉为基础,进行校庆需求下公共艺术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作设计通过学生小组(5~7人)形式,结合主题要求进行策略定位,完成校园公共艺术的文化创意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内涵,营造艺术氛围。   5.1 校园文脉下的纪念意义
  原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徐复铭曾经在南理建校五十周年校庆时讨论:离开了对学校办学历程中人文精神的追寻和总结,校庆是缺少深度的[5]。山东科技大学办学七十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文化集。如山东科技大学校训“惟真求新”指导下的校风学风,从传统优势学科矿业、机械到综合性学科全面发展。在师生群体中拥有较高普及认可度,能增强认同感与自豪感。
  设计作品《意象·山海》(见图1)以山、海、校徽等意象为设计元素,以校园文脉为基础进行提炼与艺术表达。不同于平面的单一角度,作品通过个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在不同视角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从正面看,婉转流畅的波纹形态组合形成学校校徽意象,喻以泉、海,代表济南、青岛校区;从侧面看,起伏剧烈的变化,突出学校的山岳情怀,代表泰安校区。作品红色圆筒中预留了灯位,映射出的红色灯光效果能够补充较为匮乏、单调的夜间校园景观。
  作品《光辉校庆任方圆》(见图2)为装置场景,总共四扇屏风。作品借鉴中国传统屏风形式,整体由钢管焊接而成,能够自由转动开合。在结构细节上进行切题性设计,高低错落以及倾斜角使整体更加活泼,隐喻山势,旨在体现山东科技大学的“山”文化。结构之中的大面积背景隔断采用尼龙线串接光盘的表达形式,在光照下能产生丰富的视觉变化效果。隔断之上,以PVC软板折成风车形态,摆出“70”字样,用以庆祝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七十周年,风车跟随气流转动,能够形成动态的公共艺术观赏效果。整体形态“天圆地方”,表现出了方圆结合的灵巧与智慧。
  5.2 群体经历、记忆的文化属性
  学生群体之间流传的学校趣闻、特有习俗等,是群体在学习生活中对校园的一种参与体验,同样可以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引用。这部分元素诙谐幽默,在学生群体中有着自发且广泛的传播性,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代入其中,让作品更加具有特殊性与感染力。设计作品《青春速度》(见图3)一方面以前进的“蹬车人”形象寓意前进中的大学历程,另一方面在材料选取上选用了学校回收的无主废旧自行车,表达了一代代山东科技大学青年与党和母校共同奔跑前进的精神。这类废旧材料的二次利用,能够在艺术表现的同时向受众传达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思想,符合公共艺术、校庆活动正向引导的初衷。材料具备的校园文化属性也能够展现学校特色,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催化集体记忆,增强设施的景观融合性。
  5.3 校园环境的参与
  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与法则。而校园环境作为群体活动的发生器,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见图4)的设计灵感源于“教书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运用装置设计的手法,将树群化。树梢设计为蒲公英的形态,老师是蒲公英,学生是种子,种子会撒满各处。设计作品模拟自然属性,在作品材料与形态特质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恣意生长的生命状态。作品在校园之中视觉效果突出,同时具备较高的环境融合度,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6 结语
  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校庆公共艺术建设为例,引导学生设计与实践。学生设计制作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在山东科技大学名人园展示的同时,受邀在青岛雕塑馆的2021中国青岛公共艺术展展览,并得到了其他院校与社会的一致好评。设计作品表达虽经验不足,但是重在创新与创造,呈现出了新的生存状态与表达方式,亦达到了预期目标,对其他专业或同类设计而言是很好的案例补充。
  参考文献:
  [1] 薛亚利.庆典:集体记忆和社会认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63-71.
  [2] 刘艳.基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公共艺术建设解读[J].设计,2017(7):156-157.
  [3] 毛春英,等.山东科技大学校园植物志[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2.
  [4] 崔辉.公共艺术参与性与其创作作品关系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
  [5] 徐复铭.以校庆为契机大力培植人文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10.
  作者简介:甄珍(1979—),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景观、陶艺及文创设计。
  石仁杰(1999—),男,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基金項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山东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研究项目“大学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WH27
其他文献
当新媒体艺术展因为频繁而廉价的市场运作而逐渐让人联想到“网红展”的时候,策展人钱宇发起的“数据·图像·异轨”展则向我们展现了数字媒体艺术在其本质上所包涵的空间深度与广度。基于数字语言的同质性和其模拟视觉以及各个感官的能力,基于数字媒体的创作将一直与现象、事实、真相这些哲学命题相关。威廉·福禄泽(Vilim Flusser)在他的多篇文章中阐述了数字语言与基督教和柏拉图哲学之间深厚的联系及必然性。所
期刊
批评家和哲学家时不时会被一个问题困扰:电影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独立,指的是电影从戏剧中独立出来,因为电影借用了大量的戏剧传统。[1]由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摄影能不能再现事物?我将论证:摄影无法再现事物;即使电影里有再现,它也不是来自摄影。电影是戏剧类再现作品的摄影,它不是,且不可能是由照相生成的再现作品。所以,如果存在电影杰作这种东西,那么它们之所以会被如此称道——例如《野草
期刊
忻钰坤作为一名新生代导演,拍摄了两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心迷宫》(2015)和《暴裂无声》(2017)。在《心迷宫》中,忻钰坤展现了自己对电影所特有的叙事形式的精准把握和控制,多重叙事线索齐头并进最终汇集在一起凶杀案上;同时,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以及离奇偶合的故事情节在整体上赋予了电影黑色荒诞的意味。相较于《心迷宫》,《暴裂无声》在叙事形式上显得更为平实,但在内容上,它具有更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批判性
期刊
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呈现艺术的本体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下的艺术评论越来越呈现出大格局、大视野的宏观维度,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学术视角。可以说,今天的艺术评论承载了时代对艺术的期许,有着时代的印记。本文以音乐门类为例,对音乐评论的当代特征进行梳理与反思。  一、对音乐的评论  广义而言,音乐评论泛指以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以批判、审视的视角对其进行的评价、探析及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
期刊
山水画作为以山川林木等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有着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独特发展源流及审美倾向。从青绿山水到文人水墨,都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当代山水画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法运用、题材类型、西方思潮影响、传统文化承继,以及相应的时代性、现代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挖掘,还有的研究聚焦于个案分析。比较而言,沿用传统画种的专门研究还不够充分。青绿山水是国画中山水画的一个分支,就
期刊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扬名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新写实主义”文学潮流中,刘震云以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揭示获得了文学界的喝彩。90年代,刘震云又以《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等小说引领了“新历史主义”思潮。对于90年代刘震云创作的“故乡”系列作品,学术界往往从新历史主义或后现代文化的角度予以解读,以“反宏大叙事”的个人化叙述为之命名。然而,时过境迁,在重写当代文学史语境下,重读刘震云的
期刊
摘要:方言是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根基的延续。近年来,方言活跃在影视作品中,为方言保护及文化传承开辟了新思路。2021年,主旋律电视剧《山海情》中,方言元素的融入,让附着在其基础上的地域文化特色展露无遗,极具文化表现力和感召力。本文通过对《山海情》原声版与配音版的对比分析,探究方言在影视剧作中的渲染效果以及方言保护、文化传承新路径,以维护语言多样性,增强文化凝聚力。  关键词:方言
期刊
摘要:为探索信息时代传统民族纹样的创新设计路径,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设计对象,利用人工智能将传统纹样与当代元素相融合,形成了既符合当下文化语境又具有多维延展可能性的创新设计结果。  关键词:人工智能;西兰卡普;传统纹样;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3  1 研究缘起  1.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挑战  中国在五千年的历
期刊
译介导语:为了在“电影的哲学”和“电影哲学”的两极之间找到另外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作为思想实验的电影”这一概念,借助其他学者在电影哲学论争中提出的观点,将电影的思想实验潜力追溯到苏格拉底的对话,并指出电影思想实验的运作包含了影片和观众接受两个相互交织的层面。同时,作为思想实验的电影也为(欧洲)电影所面临的多重危机、数字转向带来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裂等电影研究最迫切的问题,
期刊
一、面对身体“历史的谎言”  2018年1月12日,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研究院、舞蹈学院和《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春秋——追问古典系列之‘中国古典舞名实之辨’”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这是一个没有中国舞蹈决策者、中国古典舞“主体”实践者参与的博士论坛,论述的是一个在世界古典舞坐标中心照不宣的事实——名不符实的“中国古典舞”。  研讨会上,刘青弋研究员直言:“对古典舞的概念认识不清,是导致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