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ddstev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众多,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样。要处理好父母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社会环境与学生三对主要关系,使学生的心理发育正常、健康,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20-01
  一、前言
  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主要时期,而学生自身的可塑性和潜能性较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人本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正不断体现出来。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其在每一心理发展阶段的过渡期能健康发展,形成理想的人格,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
  二、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科学制定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学生之间具有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为了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师在教育目标制定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的目标要求大多数学生均能完成,少数难以完成的学生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也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影响其良好学习心理的养成。
  2. 努力营造友善、和谐而又宽松的活动氛围
  在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情绪的支配。教师应在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努力营造友善、和谐而又宽松的活动氛围,对待学生应平等,不仅要亲切,还要关心。同时,还要加强对自卑、害羞和胆小的学生的关心,确保其能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安全感和愉悦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其在活动时体现的紧张情绪消除,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之中,培养其积极向上和快乐自信的性格。
  3. 加强对学生的呵护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与教师的爱心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只有得到教师理智而又正确的爱,才能充满自信,而且朝气蓬勃,否则,学生被教师忽视的后果就是自暴自弃而产生自卑感。因而对幼教工作者而言,不管学生美丑、聪明与愚钝,均应保持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利用我们的爱为其带来信任感和安全感。始终怀着热爱学生的心,给其更多的微笑和关怀,利用真诚的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4. 合理疏导和培养学生的情绪、情感
  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只有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情绪作为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而形成的态度和体验,情绪产生的基础就是需要,要注重对学生的健康情绪和情感进行培养,就必须满足其需要,尤其是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物质需要主要是玩具、花朵、故事书等,而精神需要则是教师与家长对其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加强与其交流,从而使其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爱。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对其疏导,抓住机遇和场合引导其合理发泄不满的情绪,并引导其对自身的情感进行调控,并在这一过程中切实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从而让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利用自身榜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带来良好的影响。
  5. 着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其外在的表现就是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借助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正确辨别自身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在此基础上,学生做的好人好事必须及时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意识到行为的正确性。同时,对学生讲解不良行为带来的危害,在学生内心形成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
  6. 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
  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作为教师,应学会利用挫折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加强挫折教育。例如,有的小孩子跌倒了,但是不哭也不闹,此时就应该对其及时地进行表扬,而一旦遇到困难时,就应利用动漫和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困难。例如,有的学生在打针时经常会哭闹。此时,就应利用热播的动漫中的主人公来教育学生。比如风靡一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每次都能利用自己的机智和大家的合力帮助,来应对灰太狼带来的各种威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幼教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制定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要努力营造友善、和谐而又宽松的活动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呵护,合理地疏导和培养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着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确保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秀玲.浅议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05).
  [2]颜巧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06(06).
  [3]杜代章.大力加强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4]方丰娟.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重视。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美术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美术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06-01  培养学生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开展体育与健康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次;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81-01  高中体育课最大的特点是教学的实践性。学生是教
红叶小檗是主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对红叶小檗的种子采集、催芽处理、育苗地选择、整地、播种、苗期管理、成苗培育等技术环节进行了介绍,以其为红叶小檗的播种育苗和栽培提供
【关键词】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128-01  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型,就是玩耍。如果一个孩子拿到一张纸并将其撕成碎片,他就不会想到如何处理纸张。出于好奇,幼儿折纸,由于纸张本身可以改变其形状并看到纸张的变化,使儿童对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但他们的意图并不明确。为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明确
我家的君子兰开花了。   这是几年前亲戚送的,端来时已“成年”。据说养了多年,但从未开过花。   君子兰长势旺盛,翠绿厚实的叶片一分二,一层一层均匀地向两边展开。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绿油油的亮光,仿佛被细细涂了一层油蜡;在阴影处,那绿更深沉了,闪着祁连墨玉般的光泽,一看就是营养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可奇怪的是它怎么就不开花呢?   “這不会是盆公花吧?”我问爱人,“胡说,君子兰哪有公母之分?”他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新时代发展的出发点,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也是高中地理教育中重要的话题和持续的热点。但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城郊农业的教学内容较少,且学生普遍缺乏城郊农业实践,难以理解城郊农业或分析与城郊农业有关的问题。在此将介绍典型教学法,即面对一个问题时先联想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典型教学法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不熟悉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科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者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恰到好处的品德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班级、每个家庭,以确保付诸实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实施;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当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要求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南阳路三小)精准定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关注点,构建新型学习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参与体验——自主选择”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构建新型学习文化是精准定位需求的教育实践  1.自主学习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实际需求  随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通过修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建设学科竞赛指导队伍,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等,多方面为学科竞赛搭建平台,成效显著。  关键词:学科竞赛;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细节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116—01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具有难度大、分值高的特点,直接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从短文、说明、报告等体裁中,获取有效信息、选择正确选项,从而解答相关问题。以下结合例题,探讨了阅读理解中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