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渗透品德教育探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者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恰到好处的品德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班级、每个家庭,以确保付诸实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实施;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0-0022-01
  一、抓住适当时机,强化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要从小事入手,突出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采取恰当方式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或不正确的认识。比如有一次,我走进教室正准备进行习作指导课,突然发现教室后面有一个损坏严重的凳子。犹豫片刻之后,决定改变以往的处理方式,随即将原来的习作题目改为《凳子在哭泣》,并提示学生:人四肢健全,是有感受的,凳子残缺不全的时候会像人一样愤怒吗?半个小时后,学生的写作已近完成。通过交流发现,他们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性化”气息,习作内容有发生经过、自我认识、自我剖析和反思等详细过程。损坏凳子的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当,并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样也达到了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的目的。再如:一次室外活动课上,有两位同学因道具使用问题而发生争吵,甚至动起手脚。我及时制止,并列举了某个学校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经过教育,两人都做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表示改正并彼此向对方道歉。以上案例,说明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选取恰当的方式是必要的。采取一个合适的、能针对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开展有效活动,内化品德教育
  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班会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中,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结合社会文明行为,举行“舍己为人”的班会活动。活动时先播放一段视频:郑州铁道警官学校学生李博亚在天津昌黎火车站维持秩序时,看到一名男子卧轨自杀,紧急之时奋不顾身跳下去救起这名男子,而自己永远失去双腿。然后,组织学生谈感受、写心得,唱响“爱的奉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感。
  品德教育离不开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懂得遵守社会生活规则。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以“尊老爱老,助人为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定期去老年公寓给爷爷奶奶读报纸、洗衣服、演出节目等。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爱护环境”宣传、给灾区“义务捐献日”,等等。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触动情弦,激活思维,内化品德。
  三、提升自身素质,影响学生品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做到为人师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不骂人、不乱扔废纸,那么教师平时就应该做到,为学生起带头作用。再如,当发现地面有废纸等垃圾时,就要自觉拾起扔进垃圾箱,发现学生课桌椅歪了就主动扶正,等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自主学习老师的模范行为。总之,要以教师自身的表率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四、组织家校合作,深化品德教育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成才。但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家庭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甚至还会变坏。例如:老师追问某生因何没有完成作业时,学生回答:父母整天和朋友一起玩牌,吆三喝四,烟雾缭绕,根本没法写作业,更不用说给我辅导了……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召开家长会、个别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道德品行、思想观念等方面素质,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汇集成一种合力,就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更需要教师不断督促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组织开展有效的活动、提升自身素质、紧密家校联系等措施,将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断强化、内化和深化,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日军,周飞.班级管理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1).
  [2]魏长锋.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李冬松.如何搞好班级管理[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4]蒋红军,眭春花.班级特色文化催开诚信之花[J].班主任之友,2008(03).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游戏离不开教育情境的创设,要使教育情境充满游戏的魅力,必须营造健康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更要提供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改进游戏的方式,丰富游戏活动,改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优化教育情境。  关键词:创设;游戏;魅力;教育;情境  中图分类号:G613;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7-0087-01  一、 营造宽松愉悦的幼儿游戏氛围 
【关键词】 低年级;识字教学;兴趣;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1—0095—01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量大,学生的识字能力较低,识字过程枯燥乏味,使得识字成了低年级教学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避免繁重、枯燥、单调的就字识字,要从语文的实践性出发,注重情趣化、生活化
2014年9月24日-30日,山西省造林局组织技术人员于,对全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的7个建设单位进行省级检查验收。对2013年度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工程的任务完
大多数教育者将创客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1]。但是创客教育如果不能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便只能流于形式。为此,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尝试将创客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发挥学校自身特色,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师的特长与才能,使创客教育进入常态化发展。  一、基于核心概念开启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利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重视。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美术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美术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06-01  培养学生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开展体育与健康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次;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81-01  高中体育课最大的特点是教学的实践性。学生是教
红叶小檗是主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对红叶小檗的种子采集、催芽处理、育苗地选择、整地、播种、苗期管理、成苗培育等技术环节进行了介绍,以其为红叶小檗的播种育苗和栽培提供
【关键词】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128-01  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型,就是玩耍。如果一个孩子拿到一张纸并将其撕成碎片,他就不会想到如何处理纸张。出于好奇,幼儿折纸,由于纸张本身可以改变其形状并看到纸张的变化,使儿童对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但他们的意图并不明确。为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明确
我家的君子兰开花了。   这是几年前亲戚送的,端来时已“成年”。据说养了多年,但从未开过花。   君子兰长势旺盛,翠绿厚实的叶片一分二,一层一层均匀地向两边展开。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绿油油的亮光,仿佛被细细涂了一层油蜡;在阴影处,那绿更深沉了,闪着祁连墨玉般的光泽,一看就是营养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可奇怪的是它怎么就不开花呢?   “這不会是盆公花吧?”我问爱人,“胡说,君子兰哪有公母之分?”他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新时代发展的出发点,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也是高中地理教育中重要的话题和持续的热点。但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城郊农业的教学内容较少,且学生普遍缺乏城郊农业实践,难以理解城郊农业或分析与城郊农业有关的问题。在此将介绍典型教学法,即面对一个问题时先联想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典型教学法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不熟悉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