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灵魂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就被《班主任之友》这本期刊“班主任心语”栏目中的几句话感动了,并一直感动至今,“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要用无私的爱心为学生们编织五彩的梦想,铺设人生的道路,用爱心的钥匙打开所有心结的大门”“热爱学生不能做为一句大话、空话挂在老师的嘴上,它是具体的、细腻的、真诚的、纯洁的、持久的行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言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激励的批评,一次耐心的辅导,都会让学生倍感欣慰、倍受鼓舞、倍增勇气”。
  心动不如行动,自那时起,我就立下一个志向——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并开始践行。经过了这十多年教书育人的生涯,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以笑对人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需要鼓励的,对于人生刚起步的学生们,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更是需要鼓励,不论他们主观上要求进步的是强是弱。多给学生一个笑脸,因为笑脸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鼓励,笑脸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笑脸就是对学生有信心。它让学生在你的手下学习、生活很有劲头,很有奔头,很有希望。对每一个学生都不能失去信心,只要对他们的信心还在,他们总有一天会改变的,往往只是时间的问题。
  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多看到学生的闪光点、长处。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一个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都是有长处的,像成绩好的学生,成绩的优秀其实就是他的长处,但成绩优秀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他另外的长处,我们作为老师的,谁也不能肯定地说,成绩好的学生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成绩差的学生长大了就一定不会有出息。或许老师在初中阶段对学生一个闪光点的肯定,会成为他以后人生的一个努力方向,甚至有所建树。
  二、以情动人
  俗话说“情到深处自然浓”,育人过程中,教师必须投入感情,用情至深;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心真意,坦诚相待。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也才能赢得他们对你的尊重。
  在教书育人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辱骂学生,对学生不冷嘲热讽。不因为成绩后进而看不起学生,不因为成绩后进而否定学生另外的一切。就事论事,不以偏盖全。我不一定欣赏你的做法,但我绝对尊重你的人格。把学生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个体,不完全以自己的思想取代或覆盖学生的思想。
  三、以事论人
  学生的成绩有先进的有后进的,学习态度有端正的有不端正的,学习习惯有好的有差的,个性有你欣赏的有不欣赏的,学生的家境有优越的有贫寒的,学生的家长有非常尊重你的也有不是很尊重你的等,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你对一个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但无论如何,在处理每一件事情时,我都会争取做到一视同仁,就事论事,以事论人。尤其是在批评过程中,同样是做错了一件事,成绩后进的学生受到了批评,成绩先进的学生绝对不能忘记批评。这样好学生也不会因为成绩好而滋长为所欲为的优越感,成绩后进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才会心悦诚服。在批评时,还不能算旧账,因一件事的错误而“看到底”,对其未来产生失望的神情。这些做法,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非常公正的人,因此同样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四、以身作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要求自己做到。不放空炮,用事实说话。我始终认为:身教总比言传更有说服力。
  早上不迟到,集会坐姿好,听报告要虔诚地聆听并认真做笔记,不浪费粮食,热情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欠人钱物及时归还等等,都要力所能及为学生做出榜样。
  我想:或许我在给他们上最直观的一堂课——养成教育课,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五、以乐为乐
  老师对学生的爱,我认为还可以表现在爱屋及乌,以学生的喜欢和爱好为自己的喜欢和爱好,你完全可以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做到以乐为乐,与生同乐。可以和他们一起打球、一起下棋、一起阅读、一起解题、一起写作等等,和他们感同身受,同甘共苦。当然,也可以用我的喜好,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他们由不喜欢这个活动,到最终喜欢这个活动而乐此不疲。以学生的喜好为教师的喜好,以教师的喜好影响学生的喜好,使学生变得多才多艺,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学生会因此崇拜你,会一辈子记住你。
  六、以慢育人
  教育学生,不是做一个产品。教育学生,需要学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是短暂的,一蹴而就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学生的错误哪怕现在改正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犯,错误往往是会不定期的反复的。所以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要允许学生出现反复,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不断提醒,不断督促,不断鼓励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后进,学习、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必须更要有耐心,否则做他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是非常痛苦的,甚至会因为他的“不友好”“屡教不改”,觉得做老师真得太没有意思了,太失败了;觉得每天的心情都是不开心的,做人很郁闷烦躁等。
  如果要一辈子从事教书育人这个职业,必须要有这份耐心和恒心,就必须要有“慢节奏育人”的理念。其实,这种“慢节奏育人”就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理解宽容的爱。
  当今社会,教育现象纷繁复杂,教育问题异常凸显,师生关系有些紧张对立。但我坚信:教师对学生真心真意的爱能改变一切,有爱就有一切;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诚如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其他文献
我国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应看作是评估制度创新的产物。它是伴随着依法治教的进程、伴随着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的进程、伴随着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进程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本项研究重点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来探索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督导评估制度,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从纵向上看,就是通过对督导评估制度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不断的丰富、完善、健全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从横向上看,就是如何正确分析教
期刊
集体教学活动前的反思是反思性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是对自己预设的活动进行前瞻性的反思。它通常包括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活动目标的制订;对活动内容、准备、重难点的选择以及活动环节及策略的预设等。通过活动前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活动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在了解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制订适宜的有挑战性的活动目标,确定活动重难点,围绕目标和重难点进行有效的活动过程设计,选择适当的教育策略,
期刊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是一个藏于知识和能力之后的东西,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其中自信心是学生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败和健全心理的形成,是每位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肩负着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班主任工
期刊
人的自信心只有很少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而环境和教育对个体自信心的形成与增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拥有自信心,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健康茁壮地成长,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成功、成才  (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时期,也是独立能力培养的开始时期。小学的学习活动是要受到一定的纪律约束的,如果孩子不能认
期刊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成功之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目前的中职学校来说,如何去效仿、仿效多少甚至能否仿效,均在尝试、探索中。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是每位中职教师的美好追求。但学生怎样接,接多少,能否将课堂接过来,正是我们学习和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极具挑战和急需研究破解的核心问题。  中职教育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中小学的文化基础课在内容传授与接受理解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它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任务艰巨而繁琐。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我缺乏的是经验,可我有着很强的责任感。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我对这份职业的执箸,更来源于我对孩子们的爱。因为我们学校是全封闭式的寄宿性学校,所以我不仅要管理他们的学习,同时还要照顾他们的
期刊
实质上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由此可见,《职业指导》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强化校企合作机制,用人单位张开了双手欢迎  《职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就业,这是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实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指导提出了许多教育建议。作为解决教师实践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园本教研,如何有效地引领教师,成为业务管理者重点思考的内容。  我园年轻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因经验不足,对课程理解不够深刻,时常在设计活动中会出现目标定位不准、年龄特点不符、学科特点不解、随机应变不强等问题。而骨干教师虽然能把握好课程,但是
期刊
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曾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认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
期刊
当下,我们学校育人工作中一如既往坚持德育为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先进的和谐文化之需要。在学校中,一个个班级无疑就是我们广大教师进行德育的主阵地。社会大集体,班级小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班级里才能孕育出来。那如何建设和谐的班级体呢?在日常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常规管理是建设和谐班级的基础  和谐是在一定规范之下的和睦相处,在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