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创新“保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园的保教实践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幼儿园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同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实践工作职责中的保育要求如何实施,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一、幼儿园创新“保育”实践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对指导纲要的解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工作遵循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幼儿园教师工作实施保教并重,承担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建立保教常规,抓好幼儿的保育工作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基于对保育现状的分析
  提起保育一词,大众普遍认为就是洗洗杯子毛巾、分分碗筷、刷刷厕所之类的保育员所承担的生活护理,教师几乎不参与保育活动,其实不然,幼儿园教师与保育员长期以来都在共同承担孩子的保育工作。只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大部分幼儿园重教轻保,整个保育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居多,在实践工作中,幼儿保育活动的目标较为笼统;主配班教师和保育员队伍各自为政,保育目标、要求、措施均不统一;保育活动的各环节流程不清晰明确。新课程的实施使幼儿园为幼儿发展不断提供丰富的活动,幼儿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处在一个保教融合的有序环境中,而我们的教师和保育员由于观念的滞后,缺乏关注幼儿发展的责任和与时俱进、主动思考的动力,固守原来的保育方式,使保育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对保育内涵的思考
  1.幼儿的保育常规培养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保育教育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
  2.幼儿保育常规的培养融合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它能帮助幼儿逐步弱化自我中心、过分自由、干扰同伴,等不良心理特点和行为,从而使孩子适应、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渐渐得由他律走向自律,由互助走向自理。
  3.幼儿的保育常规培养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激发良好的情绪,促进他们对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并学习协调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4.幼儿的保育常规培养,对孩子倾听能力,理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能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听清要求,理解行动,成功给自己带来自信。
  二、幼儿园创新“保育”实践研究的意义
  选择这一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保育方式,就是随着健康概念的日趋完善以及人们对幼儿生理、心理和安全教育的深入研究与探讨而引发的。
  (一)更新原有单一割裂的保育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原有单一割裂的保育方式已渐渐不适应幼儿健康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我们幼教人员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重视保育工作,保教并重,使孩子适应、融入集体生活,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渐渐得由他律走向自律,由互助走向自理。
  (二)创造幼儿健康发展所需的新的保育内容。通过幼儿园保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有关幼儿园保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从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逐渐确立创新保育方式的小、中、大保育目标体系,创新保育方式的主、配班、保育员“三位一体”的培训策略,创新保育方式的幼儿保育流程设计,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的新视点。
  (三)改变保育观,树立“三位一体”的全新保育理念。理想的幼儿保育也应是主配班教师与保育员“三位一体”的方式,思则变,变则通,只有主配班教师与保育员真正改变观念,共同参与幼儿保育、教学活动,才能使“保教结合”不流于形式,实实在在地提高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的品质。
  三、幼儿园创新“保育”实践研究的内容
  (一)幼儿园保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幼儿园保育现状做一系列的调查分析,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对调查所得的大量资料进行综合、比较、归纳,从而得出有关幼儿园保育情况的现状分析报告,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创新保育方式的大、中、小保育目标体系的研究。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在观察孩子的基础上,分析孩子的现状,把抽象的目标变成可操作的目标,分段落实。
  (三)创新保育方式的主、配班、保育员“三位一体”的培训策略研究。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通过创新保育培训方式,形成主、配班、保育员三位一体,实现目标统一、要求统一,措施统一。
  (四)创新保育方式的幼儿保育流程设计研究。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尝试把每一个保育的环节系统地联系起来,让孩子在每一保育环节有事可做,减少保育过程中的等待时间,避免因无序,而造成孩子的混乱。
  《幼儿园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注意保教结合的原则,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保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地位同等重要,保育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及日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长远影响。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强化保育与教育的渗透统一,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着的今天,保育工作也需要有一个新的飞跃。不只要求在物质条件上、人文环境上的科学化,更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讲求个性的发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聂莲.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实验研究及其指导策略.当代学前教育[J]
  [2]车美玲等.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幼儿教育[J]
  [3]黄桐英.如何抓住细节深化幼儿园管理.考试周刊[J]
  [4]陈海娜.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管理.学前课程研究[J]
  [5]陈群.幼儿园危机管理实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蓝天幼儿园著.蓝天幼儿园创新管理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与全面实施,对教师队伍这支生力军的要求也进入了新的建设时期。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优化教师结构,提升人文管理水平,满足教师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教师全面发展进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趋势。在此,笔者不避浅陋,就 “点文化”策略的基本思考和现实情况作一交流。  【关键词】“点文化”策略 现状 教师队伍建设 新路径  一、“点文化”策略的相关概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政府的职责应该是以最经济的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提
【摘要】分析了高中和大学教育的不同,针对程序设计类相关课程,浅谈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道”,提出了用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读书笔记法”,大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感悟法”。  【关键词】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读书笔记 感悟  熟悉《射雕英雄传》的我们这代人都知道,马道长的点拨“教不得其法,学不得其道”,使傻郭靖成为了一代大侠。“教得其法,学得其道”,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心愿。作为教师,不就是要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实际的的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过去的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的价值,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体现,学生在一种压力和感到威胁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意愿、差异、情感态度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新《课标》下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心理和学生适应性的发展,是“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源泉。合作的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有效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一些浅见。  【关键词】自主参与 分析解决问题  一、重新审视备课这一环节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这种主人翁意识是否能被彻底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周详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卸装码头所需起吊重量越来越大.本工程1000t固定式起重机由常州常矿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设计,安装地点位于大连棉花岛中国一重卸装码头,用于大型
回顾班主任工作,对班级管理有许多探究的问题。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一项艺术,毫无定势。儒家的仁治,法家的法治,老子的无为而治。我在班级管理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鼓舞学生,让班风淳正而浓郁。  一、培养得力助手,信所用之人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的智慧无穷”的道理。因此,我却把“培养小能人”作为班务工作的大事来抓。我根据小能人的能力、性格、性趣和特长分别给他们委以
要想保证水利大坝稳固性,降低水体对大坝质量造成的影响,必须要做好排水沟的施工建设,及时进行导流,保证大坝排水沟的应用效果.排水沟的科学设置可以实现对水利大坝的有效保
摘 要:目前随着工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追求物质质量及其精密度。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物件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如何提高物件的测量精度,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现阶段随着新型测量器具带表卡尺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测量精度,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带表卡尺因其特殊的结构及特有的优势,操作简单,读数便捷,但带表卡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测量出现误差,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换言之:假如今天老师要教100%的东西,而学生学到了你要教的绝大部分,就说明今天的课堂效率高了,反之也就是说不高。这种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虽然正被更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所代替,但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这种“填鸭式”仍然存在。这只能导致一个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累。时间一长,很多学生的精力就会跟不上,注意力自然就不会集中。因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