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对于农村生活水平的影响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u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农村的角度,分析农村青年一代在移居城市过程中,面临高昂房价时,对农村家庭所带来的生活方面的影响。这可以使得社会加强对农村的关注,更好的促进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改善农民的生活,缓解对农村生活得影响。
  关键词:房价;城镇化;城乡二元化
  一、房价上涨的背景及因素
  自古以来,小农思想就是置房买地。现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房地产业飞速崛起,自2003年起,我国便开始经历一场场房价上涨的大潮,时至今日,房价还在不断上涨中,房奴、蜗居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青年一代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走出农村成为普遍现象。这在成本的基础上更是增加了供求方面的紧张,这对房价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同时也受到消费观念的干预。中国房价上涨也是多方面促成的。
  (一)土地成本方面
  土地成本是影响房价的根本因素。在房地产业发达的地方,地方财政的支柱逐渐演变成为卖地所得。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将土地征用,并用高昂的价格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我们不否认房地产开发商们赚了个钵满瓢满,但在我们抱怨房价上涨,地产老板赚取过多的时候,实际上房地产这块蛋糕拿到最大利益的确是地方政府。
  同时,在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国家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保障民生。但在出台政策的时候,往往只是考虑到供求方面却忽略了成本方面。由此导致每次的房价调控都是以征税为主。这不仅没有起到期望中抑制房价的作用,反而在高税的情况下加剧了房价的上涨。这是政府财政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房地产成为地方政府圈钱的放养地。
  (二)供需方面
  中国房价的上涨很大方面是收到供需影响的。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政府推动下,城镇化也不断推进,我国的城镇化不同于日本韩国,由于城镇化的飞速推进与政府政策的迟滞性的矛盾,在政府切实落实新农村建设之前,80、90一代已摆脱农民身份,大量涌入城市之中,无形中加剧了城市住房的紧张。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原本的人口流动变为人口迁移,这就使得城镇中住房需求大增,从需求上促进了房价的上涨。
  (三)其他因素
  影响中国房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样的,但都是通过影响供需进而影响房价上涨。
  1、投资推动房价上涨。在房地产市场中,购买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投资是促使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之一。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房价上涨促使投资买房,投资买房的需求又推动房价上涨。这也促成了一些炒房团的出现,变相的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2、信贷业发展推动房价上涨。金融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兴盛。一方面,开发商可以从银行取得贷款,有充足的资本进行房地产的开发,甚至可以空手套白狼;另一方面,随着信贷业的发展和超前消费理念的推广,购房者通过房贷进行购房消费,按揭贷款推动了住房的供不应求,进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3、消费理念的推动。随着保守消费理念的被打破,现代人的超前消费理念的树立,使得房地产行业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从而促进了房价的不断上涨。
  二、房价上涨对于农村生活水平的影响
  (一)房价上涨与农民生活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由于城镇化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村青年,纷纷摆脱农村的束缚,选择到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发展更加广阔的城市之中定居。而城市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来自农村的迁入人口的承受能力。在社会潮流以及自身愿望的推动下,新一代青年便纷纷在城市买房,但高昂的房价,负担变重,从整体上,房价的上涨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房价上涨下农村农民生活现状
  在东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农村里已经很少看到年轻的劳动力,而且适龄上学儿童村子里一个也没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城镇化发展好的方面。在调查当中,村子里几乎一大半都有高额的购房贷款。有的还没有来得及买房的,更是省吃俭用,为年轻的一代积攒买房的钱。高房价已经成为农民心头的一大心病。
  (三)房价上涨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当下农民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但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滞后,农民一直是我国的弱势群体,收入低,收入不稳定,居住条件差,风险承受能力低。
  首先,从消费上来看,由于购房预期的存在,农民会将可支配收入向购房或是存款倾斜,其他方面的消费会受到压缩。食品支出不断下降,但住房支出压力更重。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食品消费在居民的支出结构中是逐年下降的,而居住消费在居民支出结构中是逐年上升的。对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农民,居住支出的压力,要比食品消费的支出压力大得多。其次,房价的上涨会加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因此,城市居民会获得更高的房屋资本收益,而农村居民被排挤在外,只能支付高昂的房价。尤其是中国部分城市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外来农村居民的入市。所以注定农村生活水平会受到影响与冲击。
  三、房价上涨对农村生活水平不良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房价的上涨对农村的生活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关注农村生活是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解决房价上涨对农村生活水平带来的影响就要从不同方面改善现状,收入是根本,政策是保障。
  (一)经济方面
  1、积极推进农村的产业转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缓解房价上涨对农村生活水平的影响,根本的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就地吸纳转化劳动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低收入状态。
  2、进一步完善金融信贷制度,更大程度帮扶农民创收。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金融信贷制度,加大金融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以金融信贷业推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转型,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使得农民在面对高房价冲击以及经济冲击时有较高的应对能力。
  3、加强农资监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就需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国家财政加强农业补贴的同时,农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所以,加强农资监管,就成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二)政策方面
  1、加强新农村建设,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减轻城乡二元化结构。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远远超前于农村地区,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减少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重要方式,有利于缓解大城市房产的需求紧张,缓解房价上涨,同时也避免了农村人口到大城市买房所要面临高昂房价的压力。
  2、加大房价调控力度,改善财政收入结构。国家要进一步加强房价的调控力度,限制部分城市中对于房产的投资热度,同时调整地方财政中以售卖土地为主的财政收入结构,降低住房成本,从生产和流通领域缓解房价的上涨,为城镇化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购房者减轻压力。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推动资源分配公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推动资源的公平有效分配,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口到城市购房定居的需求,不仅缓解了房产的供需紧张,更减轻了农村人口的居住成本,缓解了住房压力,提高了生活水平。(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慈向阳,宣国良. 房价上涨的因素及风险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3)
  [2] 王伟光,中国二线城市科学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牛凤瑞,中国城市发展30 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4]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0)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英语教师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肩负责任重大.本文是以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摸索与经验,总结归纳出英语教学之关键问题.
“教育”这个名词产生在近代.虽然从事教育的人很多,但真正知道什么是教育的人却很少,多数问之就是一句“教书呗”或“教孩子啊”.当然他们回答也没错,只是不准确.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最基本的标准应该是“语文课上教语文”.rn十多年来,我在课堂上为孩子们上课的同时,还经常去听老师上语文课.听别人上课也好,自己执教也罢,我认为应力求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脑卒中患者伴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收治的14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本资料、脑卒中情况、基础疾病、治疗情况、预后及感染病原菌,分别通过成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 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P
根据体育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科学性、趣味性、连续性、多方面性、终身性、社会性及思想性等特征,摒弃传统的体育课重技术的教学方式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一重大创新改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三农”问题的出现,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
在职业学校里,由于大多数学生在求学过长受到社会、家庭及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心里上存在许多误区,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职校生常见的心理误区主要有: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载体,亲身实践,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
石斛(音hú),又名万丈须.中医认为,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肾两经,功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多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或病后虚热、目暗不明者.临床多煎汤内服,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