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给我的启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偶然看到“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对我感触颇深,故事的内容是: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的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是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处理打架的方式方法深深触动我的心灵,回想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遇到同学打架的事情时:要么把打架的同学批评一顿,要么写个检查,要么给被打的同学道歉……从没有像陶先生这样抓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来批评教育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受到老师的一片苦心,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事半功倍,不愧是大教育家呀!就是不同寻常,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高人一筹。
  学生做错事被抓着本身已经很害怕,此时如果不加了解采取粗暴简单的方式去处理,学生不但不服气,反而会记恨老师,会找机会继续惹事,要让学生内心里真正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
  “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教师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闪光点犹如大海上的灯塔,永遠为他照亮前方的道路,直达彼岸。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应该像陶先生那样注意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又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表明对学生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且关键在于如何鼓励在点子上,这点子就是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卸掉自己的有色眼镜,戴上放大镜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的优点放大、放大、再放大,让班内的同学都能感受到,让他自己能够感受到,从而得到鼓励,增强自信。
  为了孩子的进步,也为了给自己一点信心,必须用“显微镜”来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肯定有,这是客观存在,课堂上找不到,课下找;学校找不到,家里找;今天找不到,明天接着找;你一个人找不到,发动全班同学一起找……一定能够找到!找到一点,就要如获至宝。就让这星星之火燎原。
  如果你是真诚地热爱你的学生,从心眼里欣赏你的学生,你就会随时地不断地发现孩子身上迸发出的可爱的火花。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捕捉住他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课间活动中可以发现他的与人为善,谦让精神和组织能力,从少先队活动中能够发现孩子的特长和爱好,从家访中了解孩子的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情况……发现之后就要及时表扬。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越多,对学生的爱就越深;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越多,能够把学生教育好的信心就越强;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越多,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就随之更加灵活。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和机会,你会发现人性美,少一些伤害,多一些鼓励,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香、更艳丽!
其他文献
我国教育改革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之一就是人文教育。而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能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和实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小学阶段,夯实语文的基础是前提,然后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得到人文素养。我们可以从重视基础说起,然后就是提高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把课程设计得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了解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字、传统节日和饮食方面的民族风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方法  通过收集、处理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感受我国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对各民族的民族风情感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字、传统节日和饮食方面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期刊
有这样一个事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过去,一到深秋浓冬,有些农民就利用农闲时间上山去挖树疙瘩,用以烧饭或取暖。但有经验的农夫在冬天从不挖树疙瘩,而是在春天以后才挖。他们认为这样才不会“错判”有些树疙瘩之“死”。  农夫的这一观点和做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怎样的启示作用呢?我认为,农夫的观点充分显示出农夫的经验和胸怀,春天以后才挖树疙瘩的做法说明农夫既了解树木生长的规律性、阶段性,又认知认可树木生长时彼
期刊
进入21世纪,中国大踏步地进入了数字时代,计算机、网络、手机已深入到千家万户,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调查报告,截至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为6.20亿。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数字时代的到来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交流与信息传递方式,过去我们是通过面谈、书信、电话进行交流,而现在人们则借助短信
期刊
一、课题的缘起  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从小培养。正如《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強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是教师发问和幼儿回应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提高互动的质量和幼儿的各种能力。从中能
期刊
第1章 柴可夫斯基简介及套曲《四季》创作背景  一、柴可夫斯基简介  柴可夫斯基,俄罗斯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于1840年在俄罗斯沃斯克出生在维亚特卡省附近村庄的一个贵族家庭,而因此他也有机会早早的接受了系统的素质教育,他的父亲是矿山的一名工程师,而母亲则是带领柴可夫斯基走向音乐道路的导航,他的母亲具有非常良好的音乐修养,在柴可夫斯基小的时候母亲就指导柴可夫斯基学习钢琴,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自理訓练是指对孤独症儿童自我料理基本生活与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所必需的活动能力训练。其目的是在于使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补偿智力缺陷,使之能独立或者半独立地生活。而孤独症学生由于智能障碍以及刻板拒绝环境变化等特性,生活自理训练难度相当大,只有采取合适的方法(如应用行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
期刊
一、《初中生思维培养——以地理读图为例》调查问卷采用的变量  变量1:年级;变量2:性别;变量3:成长环境(乡村,集镇,城市);变量4:独生子女(是和否);变量5:父母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变量6:感兴趣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等中学常规科目)。  变量7——《地理读图能力测试》成绩:  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测试的读图能力及权重分配说明:  1至4题测试“方向辨别”
期刊
【内容摘要】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偏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
期刊
教学改革的路上走到今天,做过不少尝试后才发现,站在教师“教”的角度,始终关注“如何教好”,而不关注学生“如何学好”,最终的收获是微小的,实现的也终将是“一个人的表演”。  我校近年推行“三环六步”课堂教学的模式,本人从初中起始年级开始,将自己“三环六步”课堂教學模式改革实施的重点,定位于:在备课、练习设计时,走近学生,换位思考,让每位学生的学习有所收获。  现就以八年级人教版《13章轴对称 课题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