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游戏化作为技术进步的一个代表,正经历着迅速发展的过程。游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游戏已经不单单是娱乐,通过游戏的设计来创造实物,进行非游戏事务的方式已被人们接受。教师应通过体感小游戏的设计与编程,以造物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游戏;创新;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65-02
  中小学的创造教育是在创客空间中开展的培养青少年创客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以造物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工程教育。学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中间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编程的理解较为吃力。如把想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体现,再结合编程技术,会让学生有兴趣地积极主动地去研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一、体感小游戏的设计
  在设计体感小游戏之前,教师必须明白体感小游戏的工作原理。体感小游戏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实现对电脑游戏的控制。那么,如何将人的肢体动作告知电脑?教师可以选择使用两块micro:bit主控板。micro:bit主控板中含有無线通信模块,将一块主控板固定安装在颈枕里面,通过主控板自带的加速度传感器感测人的肢体动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肢体动作信息告知另一块主控板。另一块主控板与电脑相连,根据接收到的肢体动作信息,调动相关按键,以实现对电脑小游戏的控制。示意图如图1。
  二、硬件与软件环境
  体感小游戏用到的硬件器材包括两块micro:bit板卡,体感小游戏运用的编程软件是Python3.6-3。
  (一)micro:bit
  micro:bit是一款由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为青少年编程教育设计,并由微软、三星、ARM、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开发的微型电脑。micro:bit仅有信用卡的一半大小,搭载了5x5可编程LED点阵、两颗可编程按键、加速度计、电子罗盘、温度计、蓝牙等电子模块,如图2。
  (二)rytbo.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由荷兰人Guido vanRossum于1989年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1991年,是纯粹的自由软件,源代码和解释器CPython遵循GPL协议。Python语法简洁清晰,特色之一是强制用空白符(white space)作为语句缩进。
  三、编程步骤
  本项目硬件选取完毕后的任务是编写程序。体感小游戏的程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是micro:bit发送端读取人的肢体动作信息并将其发送到接收端。具体程序如图3所示。
  其次,是micro:bit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给电脑发送相应指令的程序,如图4所示。
  最后,是电脑端应用程序的编写,电脑根据收到的指令,启动相应按键,具体如图5所示。
  四、功能测试
  将接收端micro:bit与电脑相连,同时在电脑端运行1.PY程序,将电脑界面打开到4399,比如俄罗斯方块的小游戏,左右前后晃动你的头部,会发现俄罗斯方块进行了左、右、变形、下移等动作。俄罗斯方块得分多少终于可以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进行控制了。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及本套装置,除了可以控制俄罗斯方块以外,还能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通过肢体动作切换歌曲、翻PPT、翻电子书,等等。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活动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视觉计算机的发展,使计算机能“看懂”用户的动作。其中体感控制是实现新一代人机交互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也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本体感小游戏的项目设计高性价比、低技术复杂度地实现了人与计算机的友好互动。创客教育将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化成“体验学习、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创客教育学习中,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个体创造能力的提升。创客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型社会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具有实践意义。
  (责任编辑 斯陌)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与SNS等各类新兴媒体形式的发展,传播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基于大学生对SNS网站的频繁使用,本文以人人网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大学生的“内容分享”,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SNS 大学生 内容分享  现如今,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已进入Web2.0阶段。2008年报告显示,“北京时间9月11日消息,知名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正在发生一
大多数间谍都是为别人工作,受雇于某人、企业或者政府。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冒着极大的危险去窃取机密呢?如果说是个人爱好似乎不那么靠谱。总结起来,选择做间谍工作的动机可以用“MICE”来表示,即金钱诱惑(Money)、思想拉拢(Ideology)、讹诈胁迫(Compromise)和满足虚荣(Ego)。  情报部门  每个国家都设有情报机关,暗地里执行着一系列隐秘的任务。包括窃取机密、散布假消息及监视行为
一方  食物与数量:乌龟头及颈一个。  食用方法;洗净。晒干,放在干净之瓦片上焙枯,研细末,拌于面条中,同时放葱、蒜适量,同食之,每天一次,连吃五天。  适应症状:男子阳痿。  二方  食物与数量:复盆子,韭菜子各三两,炒熟,研细,混匀,黄酒三斤。  食用方法:以上两药浸黄洒中七天,每日吃药洒两次,每次二两。  适应症状:阳痿,精冷,精少。  三方  食物与数量:牛鞭(即雄牛之阴茎)一条。  食用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习者连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Herbert Thelen,1954)。由于文化传统和学生个体不同,以及学习任务、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差异,各国学习方式也各自不同。在这次赴美学习考察中,美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特别是体验式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中国当前所倡导的体验式学
小哲:「唉,本汪的日子最近不太好过啊!雷阳好像得了抑郁症,听说是因为被人从第三的宝座赶下来的原因。他抑郁了,自己不好好吃饭,也不管我的饭了。本汪最近身心俱疲,饿呀……」  一幢公寓内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数学教授笛生被杀死在自己的公寓中。  叶警官带着刚入职的警员小张迅速赶到现场。这是一幢新式公寓,共有11层,住着200多人。  叶警官来到死者的房间,发现他趴在地上,致命伤是刀伤。有十分明显的尸僵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历史学科在试卷命题的设置上,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史料的分量越来越重,史料教学也因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显得迫在眉睫。但目前的历史课堂,史料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因而,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增强学生分析和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的特征  史料题在近几年历史高考试卷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走出去”背景下的传媒品牌建设    在传媒“走出去”和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征途中,“品牌”建设受到中国传媒人的关注和追求。  传媒品牌个性:从“产品烙印”到“文化名片”。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品牌价值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市场的占领,更意味着对消费者思想心理和精神文化的掌控。  传媒品牌价值:从战略引擎到市场赢家。当前媒体竞争已从单一新闻产品竞争,过渡到传播渠道竞争、资本竞争、人才竞争直至品牌竞争;从单
【摘要】新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已成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对于新媒体的动态观察、梳理、整合、盘点,日渐成为广播节目中的新型内容样态。电台职能部门成立了多媒体(新媒体)编辑部(工作室),从传统采编队伍中分化出“新媒体观察员”,并逐步专业化、职能化。新媒体的即时、海量、交互性特点,与广播媒体的灵活、便捷、亲和力优势相结合,共同塑造了传统广播“新媒体观察员”的职能特点。作为国内第一大新闻综合频率,中
【摘 要】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亲身经历不再是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再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媒介和个人以一种微妙的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媒介为了生存争夺受众,受众为了信息接受媒介。正如戴维·阿什德所说的,尽管社会学理论家注意到了讯息构成了这种进程并反映了这一进程,但是他们对于社会活动如何与传播环境互动,特别是技术如何与传播行为一起影响这一互动较少关注。而梅洛
【摘 要】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往往会出现英雄原型。在对5·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中,老师也是众多英雄原型之一。本文以《华西都市报》为例,对相关报道样本进行新闻话语分析,论述新闻话语是如果建构英雄形象的。  【关键词】地震报道 《华西都市报》 英雄形象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建立在故事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新闻和实事节目是叙事分析的好题材。尽管自称“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