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就开始重视。新课程改革将口语交际能力定义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本文指出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28
  新《课标》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生参与、交流以及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滞后,缺乏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偏低。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解决此问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教学过程必须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但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很多教师反映一些学生在课下能说会道,与同学交流十分活跃,但在语文课堂中,往往表现得十分羞涩,很多时候不愿意开口回答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一些教师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自己唱“主角戏”,甚至是“独角戏”,与学生互动少。第二,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设置听力考试、口语考核等内容,使学生认为语言表达不重要。第三,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小学生不知道怎样与老师进行交流,缺少语言运用的机会。
  当前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长的关爱下,其自主能力较为缺乏,对长辈的依赖性较强。而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缺乏必要的口语训练,便无法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现有语文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难度偏高,而教师又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导致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无法提升。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对学习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对“说话”有了浓厚兴趣后,才能真正地理解语言的奥妙,才能主动地进行探索,并付诸行动。反之,如果学生对语言表达没有兴趣,学好语文就成为一纸空谈,口语交际能力也就难以提高。
  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更加科学的措施,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动画片,鼓励学生扮演动画片中的角色,并让同学间进行沟通交流。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平台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鼓励,增强小学生语言表达的信心,让学生愿意说、有的说、敢于说。学生个体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这与学生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表达。但是如果让学生养成这种不愿意表达、交流的习惯,会对其今后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最开始,教师可以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出示范。此后,每天让一位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口语锻炼。三分钟讲话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讲台下的学生认真听,并引导学生做出评价。最后,教师还要进行有效的总结,及时肯定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说和听别人说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身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鼓励学生阅读,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随着识字数量的增多,低年级学生也逐渐会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学习程度等,为其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包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每周至少读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要在课堂中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如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大赛,教师根据学生所讲故事的完整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整体表现的精彩程度等,评选出每周的“故事大王”。
  教师应该鼓励采用多种方式阅读书籍,如大声朗读、默读、分角色阅读等。低年级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能够迅速找到兴趣点。教师可以利用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语言的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利用教材插图和其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这些内容与课文相关,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组织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比如,让学生根据插图,使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文章,并思考自己的叙述与课文有什么不同,该选择怎样的叙述方式。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给学生的课文学习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联想天地。面对静止的画面,学生可以展开想象,并通过口语把自己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这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表达中获得自信。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文插图来组织学生开展说话练习,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音频和图片等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观察和表达。例如,在对《海底世界》一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初步对海洋世界进行了解,然后播放配乐朗读与幻灯片,让学生认真听、认真看,在看和听的过程中进行想象,引导学生思考:海底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教师让学生在配音朗读中想象自己真的来到了海底世界,看到色彩斑斓的珊瑚,穿梭其间的各种鱼儿,聆听海底世界中奇异的声音。接着,教师给学生留下一些组织语言的时间,之后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表达出来。教师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可以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将一篇充满想象力的文章“脱口而出”。
  5.巧妙设置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多语言交流的机会,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对于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于说话,敢于表现自己。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课文讲给父母听。
  在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辩论赛、诗歌朗诵、讲故事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情境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情境的创设还需要教师提前做好相应工作,保证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情境。教师需要对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帮助其克服恐惧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设置有效的提问情境对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有帮助。课堂提问对提升教学效率,维护课堂纪律,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體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围绕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在课堂中为其创造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和平台,并创设口语表达的情境;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展阅读,积累素材,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振科《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研究》,《神州》2017年第8期。
  [2] 姚敏《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为例》,《华夏教师》201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例如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为了让初中语文教学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方式。目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学论教”的方式,目的在于改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状。“以学论教”是一种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反应教学效果的方法,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以学论教 初中语文 优化策略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小说类文本阅读在语文教学和高考中历来是重难点,而小说主要是通过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来突出主题,并反映现实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语言建构和运用来促进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说教学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11要求:“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
摘 要:高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些重要的思想观念对一个人的学习,甚至是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思想政治课程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以及道德观念培养的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应当更关注学生的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发挥该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德育教育  DOI:10.122
摘 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能够直接影响班级氛围和学生的成长,只有善于总结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验,抓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关键,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探究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化的措施,基于以往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教育 实施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
现行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一些从外文翻译过来的文章,这些翻译类文本的引进,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是符合教材选编原则的。但是一些外译非文学类的文章,由于中外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原作者在写作时的某些特定情况,往往不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面对这些棘手的内容,一线语文教师往往无从下手。更多的时候,在教学中,我们由于没有好的处理措施,就只能选择性地规避这些文本。  但事实上,如
历史小说是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的主要类别,它影响国人之深,甚至超过正史。明清历史小说的创作深受史学思想之影响。缺席了小说家的历史观的观照,史实也只能是一堆散漫的原始素材。可以说,明清历史小说,是小说家在所持历史观的观照下对王朝更迭史进行的再创作。小说家的历史观影响了明清历史小说的整体架构,也影响了具体作品的主旨、结构与人物塑造等,因而成为历史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正统论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一个重要
中华经典诗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長,名篇佳作数不胜数。优秀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语言的典范,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当代中国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不应该让这些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失。教师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应做好引领学生的作用。现在学生常常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时产生畏难情绪,这是语文教师的一个悲哀;中国古代优秀
摘 要:在小学中高年级思政教学实践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与想象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所以教师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将学生带入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中高年级 运用方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61  思维导图能够将散乱的知识点汇集在一起,帮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小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表达 培养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3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学中的途径更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更为舒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语文新课改以来,探究观念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北京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21条改进意见》再一次强调“高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同时主张“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这里的“探究”就是师生在课堂上探讨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