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

来源 :数位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高职院校《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指出了《统计学原理》的性质与教学目的;分析了《统计学原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阐明了《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措施;论述了《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不足;改革
  一、《统计学原理》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1)《统计学原理》的性质:统计学原理是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的学生选修课。(2)《统计学原理》的教学目的:通过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二、《统计学原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统计学原理》是经济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原理》其理论性较强,对于一个个刚刚步入高职院校校园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又很枯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讲后边忘前边,临期末时千方百计找题型突击,最后勉强及格。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参与的缺陷,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为了考试过关,只注重对理论的死记硬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与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技能的培养的宗旨是相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陷,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都是相当有益的。了解统计在企业、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统计工作过程,初步掌握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定量与定性分析的能力。
  三、《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1)参与教学法的运用。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个体积级主动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在合作学习中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从而使其在知识、技能和品质等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一、分配任务,在已有分组的基础上,分配不同的任务,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位置平均数(包括中位数和众数)、序时平均数(包括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其二、组内分工,组长接到任务后,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进行详细分工,包括依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制例题、选取材料、制作课件、汇报整理、总结报告。其三,成果汇报,在成果汇报中,要求汇报人态度要严肃认真,仪表要端庄,并且熟悉所讲授内容;课件的制作既要整体美观、又要结构合理、内容详略得当;在内容的总结上,要做到示例得当、概括清晰。(2)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其一,设计项目,在校内以本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的调查、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时间、安排调查、大学生学习风气状况调查。其二,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如班级有40名学生,可分成4组,每组10人),并选出组长。第一组针对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的调查;第二组针对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第三组针对大学生校外实训安排调查;第四组针对大学生学习风气状况调查。各小组对本组的调查表以PPT的形式展示,并且规定展示的过程中需讲明的内容:调查表的设计思路、调查的种类和各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以及所展示的调查表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市场营销是一个综合的经营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市场营销是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来组织企业经营活动的,通过满足需要而达到企业获利和发展的目标。通过收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电视机销售量的统计资料,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案例分析。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走出传统的分析模式。如从统计分组开始,就出现了不同的分组方法,一般传统的分析是根据收入水平分列出收入高、中、低三组后,再和销售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销售中的薄弱环节,分析找出应该增加或者撤消销售渠道的原因,而有的学生则根据我国开发西部的战略,分别按照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分组,同样很好地解释了问题。
  四、《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改革
  (1)鼓励教师自行研制课件,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2)《统计学原理》教学,可多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因教学课时有限,所讲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如果教师能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专题,有针对性地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地进行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3)《统计学原理》教学,增加讨论研究课。改变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可以就每专题内容设计一些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可采用分组式、辩论式、设置情景式等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完成分类教学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而没有教师资源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故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教师资源十分必要。  【关键词】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树立意识;激励机制  外语教师资源是高中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培养、使用和管理,管理者和教师本人都应该引起重视,共同创设良好的软硬环境,使管理和开发的绩效达到最大
【摘 要】面对备考复习,我们只有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复习效率,课本是复习的关键,要以课本为基础建构知识网络,强化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也应学会对设问的分析掌握恰当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提高能力;课本;知识结构;时政热点  一般来讲,高考政治复习主要有三轮,但其主要目的各不相同,第一轮目的主要是基础能力过关,要求学生熟知课本基础知识,第二轮注重专题、构建知识网络,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的突破
现行的生物教材设计思路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地丰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形式,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实现学生各项技能的综合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  
【摘 要】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语言的语法进行的研究,指英语中语言的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和句法。英语的语法既可以是规范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具体可归纳为句子成分、动词时态、动词语态、虚拟语气、基本句型结构、否定转移、构词法、英语倒装。  【关键词】英语语法;结构规律;句子成分;时态;语态  学习英语语法对许多人来说是非常头痛非常讨厌的。如何学好英语语法呢?第一,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是你学好英语语法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