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你千遍不厌倦 化蛹成蝶出精彩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语文组在经历紧张而繁忙的五人“磨课”(县“语用课堂”研讨展示课,县“青年教师素养大赛”竞赛课,市“群读类学”课题研讨示范课,市语文优质课竞赛,市书法课竞赛)之后,让我不禁想起了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磨”你千遍也不厌倦》中的一句话:“当手磨出了老茧,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就会省去许多砍柴的工夫;当课一磨再磨,就会磨出更多的精彩。”
  这一次又一次的磨课,是一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
  这一次又一次的磨课,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
  这一次又一次的磨课,磨出了实小领导对学科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瞻远瞩,磨出了实小人的精诚团结,磨出了语文课的精彩。
  一、磨课——磨出教师坚韧的意志
  好课不厌千回磨。这一过程的确是痛苦的,五名教师,每人至少有10份手稿,每晚都半夜三更还未睡,眼圈黑了,面庞黄了,身体瘦了。试想,没有量的积累没有时的磨砺,怎么可能会有质的变化?备课稿的多次修改,反反复复的冥思苦想,教学设计数次推倒重来的煎熬之后,智慧的火花才会破茧而出。所以,磨课是磨砺自己意志的过程,是一次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反复与同事交流的过程。磨着磨着,磨出了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意志。磨砺一次,激励一生,收获无数。
  二、磨课——磨出教师精深的业务
  细想一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谁能保证说自己每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句教学语言、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斟酌再三了呢?只有在磨课中,我们才会对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再三思量、反复权衡,在一次又一次地试教——评教——再试教地反复磨课过程中,自己的体悟点滴积累,对教学内在的感受逐渐加深,对教学中蕴涵的规律逐步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体验。正是这种磨课中经验的积累,促使我们经历了“初上讲台不知所措,听课磨课逐步成熟”的成长过程;也正是基于磨课对教师成长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中,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磨课这一有效途径。事实也最终证明:“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通往成功彼岸的绿色通道,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快速成熟的催化剂。
  三、磨课——磨出教师厚重的“家底”
  磨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需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高超的语言表达水平,深厚的基本功底,灵活的教育机智,更需要有将各种素质整合为和谐课堂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打磨的。我也是“磨”的受益者,起初一直困惑于自己课堂上没有流畅、有效的过渡语和评价语,那是因为自己的文化底气不足,“家底”不厚实,自然就做不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效果。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课”历练,集众人的力量,用多读、多想、多思、多写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家底”慢慢变得厚重起来,精妙的过渡语和准确的评价语也运用自如了。
  四、磨课——磨出教师的研修动态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磨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的、简单的活动过程,更应该是一个思想上产生触动、心智里迸出火花,不断反思教育教学得失,反省教书育人方式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过程不正是我们教师不断研修的过程吗?校本研修所提倡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不也是一个磨的过程吗?在这一次次的“磨”中,集聚了集体的智慧,通过教师之间的评课互动,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受益的是执教老师,但我相信参与了磨课过程的所有老师也都会有收获,都会得到成长的历练,都会亲历丰收的喜悦。我们正是因为尝到了“磨”的滋味,所以近年来语文组取得了“研修一体,抱团发展”的骄人成绩。
  在午后的阳光下,细细回想磨课的经历,我们是幸福的:回头看看这条路,它不像泰山的十八盘那样需要一鼓作气,勇往直前;也不似庐山的烟雾那样迷人视线,它是一条没有尽头却充满风景的登山路,要我们走走、听听、看看、想想,其乐无穷。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脫胎换骨”。我们背负着希望去挑战,在挑战中享受磨课的苦与乐,在苦与乐中研磨教学的得与失,在得与失中领略琢璞为玉,化蛹成蝶的风采!信心在鼓励中坚定,亮点在意外中生成,困难在矛盾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必须要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手段,一切以学生发展以及学生学习作为主体。在颠覆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体差异,最终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此,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预习习惯进行培养,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手段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研究
◆摘 要:问题意识就是面对存在的疑惑时产生的困惑、怀疑、探索的心理,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学生提出问题能够以“探索、实践、发展、体验”为主要内容进行探索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些学生怕同学嘲笑不敢提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性,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逐渐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策略。当下,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融合互补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策略  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学生应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作为头一个,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同时为了发扬我国的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已经被打破.语文这门学科也越发受到重视,无论是在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语文都是占
关于克林顿绯闻的反应 在已过去大半的1998年,美国最热闹的事恐怕就是克林顿的性丑闻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事件在美国各界被炒得沸沸扬扬,独立检查官斯塔尔以及
整理与复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自主学习,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已学新知进行回顾、再现,
期刊
冬小麦地膜覆盖播种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作用,经试验有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增加冬前分蘖,提高越冬性,同时可适当推迟播期。 Winter wheat mulching has significant warm
摘 要: 分析、研究近几年全国卷(理综化学第一)总体趋势特点、考题命制方向,思考如何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复习,才能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全国卷 特点 重点 备战策略  一、近几年全国卷(理综化学)总体命题趋势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  试题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运用三套教材,脱离教材,如2015年全国I卷20题考了陌生的有机物草酸,27题考了硼酸的制备,
◆摘 要:相较于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复杂性更强,难度也更高,学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且还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合理掌握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实例探究“模板”法在世界地理复习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阐述,希望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世界地理;复习;“模板”法  1前言  模板法是在传统表格法基础上结合图文内容发展而来的一种方法,具有图文并重
为进一步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更好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现状,笔者从2018学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生检测答卷中随机抽样了40份样卷,对其做了数据统计和材料分析,得到了比较全面、真实和有价值的信息,为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教学行为,不断完善和推进学生学习质量检测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依据。  一、检测试卷分析  1.能力因素分布。  2.试卷特色分析。  (1)注重人文性。此张试卷卷首和卷尾的“温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