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备战全国卷(理综化学)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sh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研究近几年全国卷(理综化学第一)总体趋势特点、考题命制方向,思考如何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复习,才能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全国卷 特点 重点 备战策略
  一、近几年全国卷(理综化学)总体命题趋势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
  试题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运用三套教材,脱离教材,如2015年全国I卷20题考了陌生的有机物草酸,27题考了硼酸的制备,28题考了考纲要求元素10种以外的碘。
  主干知识考查:n及NA、離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电化学、物质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等。
  考查能力有: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
  考查新热点:平衡常数、键能计算、Ksp计算、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速率常数、正、逆速率等。
  2.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综合性增强:高中化学课程实施模块化设置,不同的选修模块具有不同特点和功能,在内容上体现各自的模块特色,实际上模块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和渗透;必考部分要融会贯通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2014年28题即是此类综合题,该类题主要把元素化合物、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由于化学内容深入综合考查,试题融入联系物理中电学和化学电化学的综合试题,这些试题通常给出一些信息,要求学生利用这些信息和所学物理、化学知识计算电池的理论参数,进一步体现理科综合能力考查的理念,如2013年课程II卷28题考查能量密度。
  考查趋势:在选考模块的考查中可尝试渗透考查综合能力,可将有机化学与物质结构模块进行综合,考查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氢键与物理性质(酸性强弱、溶解度)等有机结构与性质的定性与定量的关系等的综合考查。这样综合性考查更能促进学生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3.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创新试题考查信息素养。
  高考命题在每一年的试题命制中努力地尝试突破与创新,开发出紧贴科技前沿等创新性试题。过去高考化学试题对于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的考查是以物质转化框图题的形成出现,考查目的相对单一,逻辑推理味道浓厚而化学味道淡薄,试题情景没有目的性和应用性。化学工艺和实验流程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特点(重视与生产、生活及科研前沿相结合),取材于真实的、宽阔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更加灵活,更有化学味,以物质的实际工业和实验结合流程为情景,考查相关知识和多种能力,考查知识有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反应基本原理、实验基础知识等;考查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背景素材取材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等,如2012年课程I卷27题以光气分解反应为情境,要求学生利用图表信息,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分析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2015年课标(I)卷28题以碘化氢分解反应为情境,要求学生利用图表信息、计算的影响。
  二、备考复习重点及考题命制方向
  1.阿伏加德常数及化学用语。
  以电子转移、原子结构、平衡理论为载体,结合化学用语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十字架”,涉及结构、溶液、具体反应、有机化合物异构,电子排布、概念原理等,覆盖面大,考查更加深入。
  2.离子共存。
  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附加条件颜色、pH值、生成气体、沉淀等综合考查各种类型离子反应,有的加入分子。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近几年考查一些陌生反应,试题中的一空可以考几个方程式。
  3.氧化反应(概念 规律)。
  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离子检验、升降法方程式配平,尤其是以电化学问题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电子守恒等问题;近几年创新点是以氧化还原为载体考查实验设计能力。
  三、备考复习策略
  1.全国卷大纲说明增加及删去内容。
  (1)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生成产物)表达式含义。
  (2)增加:了解金属晶体常见堆积方式。
  (3)增加:了解晶格能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4)增加:了解晶格能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5)删去: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删去:了解简单配合物。
  2.化学学科主干知识体系。
  基本概念:四大主干(三类离子反应、四式、n、△H)。
  基本理念:结构、平衡、溶液。
  无机化学:九种典型元素(Na、Al、Fe、Cu、Cl、S、N、C、Si)。
  有机化学:五类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聚合)。
  化学实验:六项知识能力(仪、操、气、检、设、评),全国卷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大,实验题情境陌生度大。
  化学计算:分子式全国卷更注重定量思维的考查,计算量相对较大。
  总之,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是正确作答的关键,提高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核心。基本功包括如下内容:按《高考说明》要求对相关知识进行必要记忆与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由于全国卷试题的信息大、阅读量大,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高考要求的是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参考文献:
  [1]单旭峰.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考化学改革分析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4(5).
  [2]刘艳.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分析即复习策略.
  [3]陈从先.2016年高考复习策略研究.
  [4]卢明.高考复习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并且在语文考试中,作文也占据了非常大的分数比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程度的高低。近几年,教育一直在走变革的道路,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脚步,严重的阻碍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刻的研
不同秋玉米品种在红壤旱地上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试验韩仁道李茶苟赖涛赖庆旺(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贤331717)江西是农业大省,到2000年我省再增产21亿kg粮食的主要出路有两条:一是改造中低产田,挖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当前,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尤其是以节日为契机开展的活动,更是比较丰富。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在传统节日中,教师也能够找到很多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实践  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对于孩子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目前幼儿园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是节日活动、传
◆摘 要: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必须要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手段,一切以学生发展以及学生学习作为主体。在颠覆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体差异,最终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此,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预习习惯进行培养,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手段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研究
◆摘 要:问题意识就是面对存在的疑惑时产生的困惑、怀疑、探索的心理,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学生提出问题能够以“探索、实践、发展、体验”为主要内容进行探索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些学生怕同学嘲笑不敢提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性,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逐渐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策略。当下,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融合互补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策略  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学生应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作为头一个,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同时为了发扬我国的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已经被打破.语文这门学科也越发受到重视,无论是在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语文都是占
关于克林顿绯闻的反应 在已过去大半的1998年,美国最热闹的事恐怕就是克林顿的性丑闻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事件在美国各界被炒得沸沸扬扬,独立检查官斯塔尔以及
整理与复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自主学习,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已学新知进行回顾、再现,
期刊
冬小麦地膜覆盖播种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作用,经试验有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增加冬前分蘖,提高越冬性,同时可适当推迟播期。 Winter wheat mulching has significant w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