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56-01
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和完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一、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主题的形成),又有形象思维(人物、情节、场面等生活画面的构思),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心,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1、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人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作理性分析。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学习《皇帝的新装》,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表演,然后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背影》,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剧,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师生共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等等。
这些教学活动决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伴随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情感体验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刻,知识记忆更加持久。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2、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不应是简单的、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术形象为基本原型的、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学生有了深切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明的。
例如,《药》这篇小说中的康大叔是个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的形象,学生对这个反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是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之后得出的。康大叔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一只手“摊着”,向老栓要钱,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同时还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接着“便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我用表情、声音、动作对加点词语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学生头脑中伴随着栩栩如生的形象,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是一个多么凶狠、贪婪、粗野、蛮横的人物。
3、联想想像与逻辑推理结合
联想想像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文学作品的集中性、概括性、典型性,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像空间。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想像的语言因素,并使学生能够对人物形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想像。
例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在听到有人把祥林嫂绑架抢走之后,说了一句“可恶!然而…”,卫老婆子赔罪并说“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之后,鲁四老爷又说了一句“然而……”,这两个“然而”后面省略的内容是什么?鲁四老爷到底想说什么?我让学生进行联想想像,说出鲁四老爷想说的话,结果是各不相同。那么,哪一种说法才是鲁四老爷想说的话呢?我又让学生依据鲁四老爷维护封建礼教而又自私伪善的思想性格特点,依据人物对话的前后语境,进行逻辑推理,选择出合理想像的说法。第一个“然而”后面的内容是:“祥林嫂私自外逃,礼教不容。如今她婆婆做主让她回去,无话可说。”这与前文鲁四老爷的说话一致,同时又更充分表现了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忠实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和立场。第二个“然而”后面的内容是:“再荐一个好的,也比不过祥林嫂勤快,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我!”这与卫老婆子的赔罪之言紧密相联,既表示了鲁四老爷对卫老婆子的不满,同时也深刻地折射出鲁四老爷伪善自私的丑恶灵魂。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综合体现语文课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等诸方面的因素,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处于和谐与自由的状态,从而达到健全、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协调与平衡的发展,才能发挥出人脑的最大潜力,提高人的创造力。
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和完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一、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主题的形成),又有形象思维(人物、情节、场面等生活画面的构思),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心,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1、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人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作理性分析。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学习《皇帝的新装》,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表演,然后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背影》,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剧,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师生共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等等。
这些教学活动决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伴随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情感体验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刻,知识记忆更加持久。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2、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不应是简单的、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术形象为基本原型的、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学生有了深切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明的。
例如,《药》这篇小说中的康大叔是个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的形象,学生对这个反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是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之后得出的。康大叔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一只手“摊着”,向老栓要钱,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同时还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接着“便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我用表情、声音、动作对加点词语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学生头脑中伴随着栩栩如生的形象,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是一个多么凶狠、贪婪、粗野、蛮横的人物。
3、联想想像与逻辑推理结合
联想想像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文学作品的集中性、概括性、典型性,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像空间。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想像的语言因素,并使学生能够对人物形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想像。
例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在听到有人把祥林嫂绑架抢走之后,说了一句“可恶!然而…”,卫老婆子赔罪并说“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之后,鲁四老爷又说了一句“然而……”,这两个“然而”后面省略的内容是什么?鲁四老爷到底想说什么?我让学生进行联想想像,说出鲁四老爷想说的话,结果是各不相同。那么,哪一种说法才是鲁四老爷想说的话呢?我又让学生依据鲁四老爷维护封建礼教而又自私伪善的思想性格特点,依据人物对话的前后语境,进行逻辑推理,选择出合理想像的说法。第一个“然而”后面的内容是:“祥林嫂私自外逃,礼教不容。如今她婆婆做主让她回去,无话可说。”这与前文鲁四老爷的说话一致,同时又更充分表现了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忠实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和立场。第二个“然而”后面的内容是:“再荐一个好的,也比不过祥林嫂勤快,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我!”这与卫老婆子的赔罪之言紧密相联,既表示了鲁四老爷对卫老婆子的不满,同时也深刻地折射出鲁四老爷伪善自私的丑恶灵魂。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综合体现语文课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等诸方面的因素,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处于和谐与自由的状态,从而达到健全、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协调与平衡的发展,才能发挥出人脑的最大潜力,提高人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