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习者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而进行,是教师将人类文化成果与学习者之间达成相互作用的过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完全依托于语文课程资源以及相关的实践活动。可见语文课程资源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主要达成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应当占有尽可能丰富、多元的课堂教学资源,并自主、有效地加以利用。
  据笔者了解,初中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好些年头。但是,就目前各学校现状而言,对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处于零星、自发的阶段,并没有引起各学校的关注和重视,此为新课程建设中的严重缺失。由于所处的环境和爱好的不同,笔者对语文课程资源作过一些探索与实践,认为对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调动积累,引进各种经典性资源
  
  教师在课堂进行阅读指导、分析或鉴赏,往往要深入文本而又超越文本,需引入大量的课外教学资源,否则,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就事论事、单调乏味,很难将语文课堂激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随机收集一些精要或经典性的教学资源,诸如经典案例、文学故事、历史史实、名段名篇、名人名言等等,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使语文教学彰显左右逢源、活力四射以及高品位的文化底蕴的特质。在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把刘再复的《榕树》穿插到《紫藤萝瀑布》中去;教学《童趣》时,又融入《客斋随笔》中的趣味短章,令学生耳目一新,兴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语文教学的厚度并提高了文化品位。
  
  二、转换视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信息社会,各种知识、信息无孔不入地涌入我们的生活。然而,博大的网络资源,往往又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教师要转变理念和视觉,充分发挥现代网络资源优势,为语文教学所用。便捷的网络资源,尤其适用于主题教学模式。在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完毕后,笔者针对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特意设计、安排了一节课内阅读课,下载了一组精美的名篇——吴伯箫的《菜园小记》、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李蕤的《柿园》、林海音的《我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张爱玲的《天才梦》等,在无需教师提示的情景下,让学生自由阅读,感觉成长的烦恼与快乐,加深对课文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面向生活,发掘经验、体验性教学资源
  
  在教学新知识或者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课文时,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或体验,才能便于接受新知识或进入作者的感情深处。然后由学生自觉构建新的意义系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最后一课》等文章,都以儿童的视觉来回顾童年世界的生活片断。因此,在教学时,通过教师的提示、解读以及提问等师生互动环节,激活他们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儿童的视界和心灵去领悟文章的微妙之处,这无疑是成功教学的举措,其关键在于发掘出每个学生心中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在学习中得以有效利用,从生活出发走向文本,从文本中回归生活,这一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是无可替代的。
  
  四、突出主体引领学生实践,运用语文教学资源
  
  在课堂阅读中,由于笔者尽可能地拓宽挖掘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渠道,突出了教学的主体性,学习主体的受益面呈现立体化状态,这在作文教学的效果中就能检验。一个单元教学之后,就得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学以致用。结果表明,学生作文大有改观:一是作文的情感由为难转变为乐观;二是作文的取材面广泛,内容丰富充盈;三是作文语言灵活多变,文采斐然。所教学生作文不时在竞赛中获奖,也有在刊物发表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是形成语文教学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概而言之,有效开发、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资源,首先教师必须是个博学家、改革家,才能发掘更多更好的课堂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又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对教学资源去伪存真,精益求精,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三,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强化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Red cris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及新教材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下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缺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考的能力,尤其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动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兴趣不浓导致的,下面就对文言文教学高效率的问题略作探究。    一、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渠道,
语文素质是一项基础素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培养“两个能力”即“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两种能力相对来说“表达能力”更显必要。社会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差,恐怕也主要是不满意学生要写写不出,要说说不来。要解决这些问题在于平时就必须加强思维训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叶圣陶曾指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
We present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spectra resulted from a single-electron model molecular ion exposed to intense laser fields by numerically solving a o
期刊
Photoluminescence (PL) from one-dimensional photonic band structures is investigated. The doped photonic crystal with microcavities are fabricated by using alte
期刊
汉代的乐府诗,大部分浸染着悲凉感伤的情绪。这是什么缘故呢?费秉勋同志在《汉乐府杂考》(《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这是时代审美风尚的表现。尚悲,是汉代乐歌欣赏的时代风气。  王充《论衡》说:“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同声,皆乐于耳。”“悲音”与“美色”并列为美感对象的典型,王充在同篇中又说:“盖师旷调曲,曲无不悲……”这里的“悲曲”又代表着音乐美的极致。秦汉之际著名的传世
The quantum entropies of the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arising from the axial and polar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brick-wall mo
期刊
We apply a new method consisting of a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nd two-step scheme to simulate numerically Zscan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linear medium. A compa
期刊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实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如喜欢、愤怒、悲伤、痛苦、忧虑等。语文教学是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的。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能充分利用教材设置丰富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语文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来我一直有这种感受,即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
在当前强调“以德治国”与“以德治校”之际,在提倡新课程改革之时,语文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怎样“强化”呢?     一、认真备课,挖掘思想内涵    一要做到“精当”。所谓“精当”是指挖掘的思想教育素材要简明、扼要,切忌面面俱到。比如《桃花源记》一文主要让学生理解桃花源象征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二是要做到“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