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教学,要当“星级”校长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有口皆碑之理。何为好校长,概而论之,好校长既要是通才,又应该是全才。不但要是有德有量、懂教育规律、有业务水平的高素质的教育专家,而且必须是一位能把学校工作,特别是能把教学工作抓得有声有色的有管理才能的领导者。更具体地说,作为好校长至关重要的一条评价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把学校教学工作抓落实抓到位了。为什么能以此具体标准来衡量是否是一位好校长呢?大家都清楚,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教育教学这一中心抓住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就有了保证,这就是抓主要矛盾。徐特立奖获得者、原汨罗市教委主任黄泽南同志,担任教委主任则着力抓教育科研这件大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创造了汨罗进行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为汨罗的教育振兴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也为全国素质教育改革探讨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如此成就,探源问渠,行家无可争议地认同是主任抓住了教育的主心骨,努力把教育教学任务落实到了实处的结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校长根本就不知怎样去务实教学工作,从而使学校工作偏离办学方向,导致教育教学的不同程度的失误,影响甚至荒废一代人的学业。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界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选拔的运用,并把校长持证上岗作为任职的首要条件。那么,作为在职的校长应怎样才算抓好了教育教学这一工作呢?作为在任的校长,我总是思考具体的工作方法,并体会到校长抓教学工作要不断上等级、上台阶,要达到平常我们心目中的“星级”水平。具体到抓好教学,校长要达到几星级水平,何为星级标准呢?我认为:
  一、校长的政策水平是抓教学的定向之星
  政策水平是校长首要问题,它决定校长抓教学的方向,是一颗定向之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现实生活中,方向不明是一事无成的。学校教育工作要有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更是毋庸置疑。如何才能使学校教育工作有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呢?这就要求校长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即:只有校长能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能精确地把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指导思想,学校办学才能走上正轨,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所进行的系列活动才能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经历了教育萌生期、定型期、拓展期、衰落期、更生期等时期,这各个时期都有教育思潮或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自1949年至今,虽然尚只有短短一程,并未列入教育史册,但就此一段时期的教育发展来看,也经历了几个非凡的阶段。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认真总结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继承我国的宝贵遗产,并借鉴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明确在普通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且教育战线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样喜人的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而且是各级教育工作者有明确的方向,努力工作的结果。
   由此观之,从历史和现实这一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发展,教育必须与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校长要抓教育工作也必须有政策水平作为定向之星。
  在全面推行义务教育的今天,虽然国家教委在教材编写上有了新的突破,允许不同地区选用相适应的统一教材,但是并无明显或严格规定,简单一句“因地制宜”的应用原则成了校长,甚至是地方教育管理单位在内的运作与决策依据,为此,要抓好教学工作,校长就应该吃透精神,将该用又可用的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如果校长是“鸡鸣仍看天”,犹豫不决,因政策水平有限,导致教育发展的时机丧失,阻碍了学校教育工作发展的步伐。因此,校长在抓教学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必须以教育政策水平作基础。
  教育改革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这并不是口号,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既不读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文献,又不知了解教改动态,既无教改方略,又不引入科学实验,长期摆弄传统的指挥棒,以自身非政策水平的经验来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使学校原地踏步,教育就谈不上因时而化,蓬勃发展了。因此,在岗的校长只有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才能让教育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二、业务能力是校长抓教学的定质之星
  所谓业务能力是校长抓教学的定质之星,指的是其业务能力对抓好教学的相应分量,校长有了这颗星,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到位。那么校长在业务能力上要达到何等素质水平才获此一星呢?
  (1)校长在教学业务上要充分发挥一专多能的潜能。所谓一专,指校长要有一门学科为主体,并能把一门学科的知识与相应教法扎实地掌握好,成为众所周知的专长学科。多能,指能把握相关的几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及相关的教法、学法,不至于成众人公认的相关学科的门外汉。所谓潜能是指潜在的能力,具体地说是因为有一门学科融会贯通导致其他学科也能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果校长能充分发挥一专多能的潜能,就能把握教与学的本质规律,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不至于只有理论空谈而没有实践的结合,也不至于只有不法的指责,而无有效之法的引导,更不至于有人家口服心不服的冷笑颔首了。无疑,校长的一专多能会让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2)校长在教学业务上要既当观众又当演员。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只有亲自尝试过才知道螃蟹的味道,也只有亲自尝试教学才知道教学的艰辛。有的校长在抓教学实际工作中只有对问题的分析与尝试,没有对问题的推测与估计;只有对疑点的研究与探讨,没有对疑点的隐埋与放弃;只有实践的检验,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有的校长则缺乏慧眼,不能把握真正的质量,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出现了校长有政策、教师有对策的盲目乐观现状,致使教学质量是“嘴尖皮厚腹中空”。所以说,只有在教学业务上既能当观众又能当演员的校长,才能求质求量地完成学校教学工作任务。
   (3)校长在教学业务上要有自己的工作实绩,要能用自己工作质量这块砖引出教师工作质量那块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场所,人才济济,我认为知识分子的特点是服气不服输。但要让人家服气并非易事。因为,他们服的是铁的事实,不服夸夸其谈。鉴于此,校长要务实创新,以行服众,并营造服气不服输的氛围,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校长要抓好教学工作,必须以自身的业务素质为先导并努力成为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明星,实现稳定工作质量的目的。
   三、校长任能用贤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定盘星
  何谓定盘星?这里指的是在整局中能稳定场面,促使平衡之星。为什么说校长任贤用能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定盘星呢?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不良的任人唯亲的封建思想在各行各业有所改观,但是用人制度的不良行为仍屡见不鲜,所造成的影响一般地说具有偶然性、阶段性或实发性。然而学校校长用人则能产生巨大的效应,如果任能用贤,对教学工作则产生正效应,反之则产生负效应,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必然的、长周期的、隐匿的。因而,校长用人策略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定盘星。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1)校长任能用贤是其深入教学的结果。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战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教师虽然在统一的为人师表、师德规范要求下教书育人,有的则以自身的良好素质传道、授业、解惑,其行为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也是遵循规律的。他们的教育教学往往具有示范性。校长如果能将这类人重点推介,树为榜样,这就是对教学个体的一种认可,也是教学个体自身价值的体现,无疑这是校长深入实践的结果。所以说,校长能用人唯贤,切合实际地委以重任是抓教学的具体结果。
   (2)校长任贤用能是促进教学之举。谁都知晓“泰山不避土,才能成其大”的道理。学校要振兴靠的是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如何产生,一般地说,一靠主观能动性,二靠和谐合作,三靠价值体现,而重要的是因知遇之情。也就是说一个教师他的探讨、他的发现、他的创造得到了肯定,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而周围的教师面对别人的成绩得以肯定,感知他人的才干得以充分发挥,也就情不自禁地急起直追,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万马奔腾、齐头并进的好阵势。自然地稳定了队伍,建设了队伍,推进了教学工作。
   (3)校长任能用贤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发展的关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遵循规律就会如愿以偿,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教育必须按规律办事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用能用贤,就能保证计划科学、执行规范、检测有效、总结有用,做到不偏向、不走样、层层工作理直气壮,否则只有模棱两可,鱼目混珠,导致教学无权威、研究无矛盾、事业不发展的严重的不良后果,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4)校长任能用贤是保证教学工作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的关键。校长抓好教学工作怎样以工作量的大小或是管事的巨细为分水岭呢?我认为校长抓教学的好坏要看在管理中管理者是否齐抓共管,分层落实,要看教学舞台上表演者是教师还是自己。管理之经典明确指出:“管理者要抓住手中的缰绳。”也就是平时所说抓纲的问题。因此可知,校长抓教学并非是整天与教师并肩作战,而是要充分发展各层次管理岗位的职能,形成管理合力。要发挥各层管理岗位的职能,就要各层有履行职责才能的人员,能履行职责的人必须是校长眼中的大家认可的贤能之辈。因此,任贤用能是校长使教学工作形成合力的关键。
  校长深入教学,稳定了队伍,保证了工作的顺畅,实现了合力的形成,就能让学校出现一个安定而生气勃勃的局面。
   四、校长的科学评价是抓好教学的定性星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等。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教学评价的显著特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目标为中心: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据此,校长要重视学习教育评价理论,掌握教学评价的原则,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实现科学评估教学工作的要求,达到促进、改进教学工作的目的。
   如果校长在工作中对教师教学评价或是挂一漏十地评价,或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是只述果不析因,或是只指责其行不领会其意,都是缺乏科学性的,就会使教学工作没有一颗定性之星,就会误导教学。这样又怎能抓好教学呢?因此,科学评价教学是抓好教学的定性之星。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热潮中,怎样抓好教学工作,确实值得校长深刻地思考,只有这样他才能有良策,使自己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用人策略、教学评价不断地上新台阶,达到新的水准,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成为一名让人心悦诚服的星级校长,进而使学校成为一所引入注目的星级学校。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鹰山中学)
其他文献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数学教学愈来愈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活动中,也存在于学生的创造活动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  新课程的教学理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双基”,赋予“双基”教学新的活力。  一、坚持“双基”,灵活使用教材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以致教条化地使用教材,造成了学生知识的僵化,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是相对不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数学语言是传授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正确而迅速地传递教者的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学过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教学要求,谈谈数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加强数学阅
教师培训由“任务型”走向“服务型”,注重的是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以工作场景为培养阵地的校本培训成为必然选择。为了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湖南省石门县于2005年将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和实验学校三家单位合并组建“石门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了能力培训、学历提高和教学实习三位一体、资源共享的新格局。县级培训机构在教师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培训计划的指
一、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淡薄。目前,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开发与利用以教师个人行为为主,因受办学条件限制,学校的主要
期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将德育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
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之中,才能有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受益终身。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营造和谐氛围,唤起学习兴趣    1.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教师肩负着传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