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将德育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
  一、深入挖掘教材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设情境
   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思想品德因素,教师要善于从信息技术教材中发掘出这些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学生一方面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能从中体会到家乡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自豪感。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指法学习是信息技术低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内容,是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在学习时,也是很枯燥和不易掌握的,特别是刚开课的年级,学生进机房很兴奋,注意力又容易被外界分散,练习短时间后就“玩心”四起,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低。因此在指法教学中,教师首先强调指法的重要性,学生明确熟练的指法是学好、用好计算机的基础;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导同学们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而且教师适时地设计一些课堂“小比赛”,看谁的指法掌握得好,打得又快又准确。通过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竞争性以及互帮互助的好品质。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信息技术课作为技能课,偏重于实践、侧重于操作,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如果把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结合起来,穿插、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就能使信息技术学科中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很多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都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项目,那么,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适当介绍学生玩一些有益、又有适当难度的智力游戏。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玩“纸牌、扫雷”游戏时,可以教育和指导两个学生一起想办法、动脑子、出主意,合作完成。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一两个有一定难度、适合两个学生协作完成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配合,同时又能增进友谊。
  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组织者、变革者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然成为学生的第一审美对象。学生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思想动态都要靠教师去激励、去塑造,因而教师的自我素质提高,为人师表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思想品德教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发挥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能。
  在信息技术课上,有的同学趁教师不注意打游戏;有的自己学会了但不把自己的做法告诉别的同学,有的破坏别的同学已经保存好的文件;有的甚至删除别人的文件或私自拷贝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首先从自身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们尽快改变这些坏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此外,在课堂上经常用警示的语言“随便删除他人的作品是不道德的,随便抄袭他人的劳动成果是可耻的”等提醒学生。
  四、通过网络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普及给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多姿多彩。对于小学生来说,上网是一项非常喜欢的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学生上网浏览、下载图片、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开放的网络中,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有益进步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反动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看的内容,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整合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合理有效地将它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不仅能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极大的帮助,也能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的互动平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超声VTQ成像检测获得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应该是“生态化”的,这与“全纳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构建“生态化”的课堂,是实现和展示“全纳教育”思想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生态课堂”的重要目标是学习“动态体系”的建立,追求的是生命实体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自然、和谐、自主的发展。根据“全纳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应体现以下三点:  1.体现“全纳教育”的民主观理念,创设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展现生命的关怀  “全纳教育”反对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数学教学愈来愈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活动中,也存在于学生的创造活动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  新课程的教学理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双基”,赋予“双基”教学新的活力。  一、坚持“双基”,灵活使用教材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以致教条化地使用教材,造成了学生知识的僵化,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是相对不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数学语言是传授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正确而迅速地传递教者的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学过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教学要求,谈谈数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加强数学阅
教师培训由“任务型”走向“服务型”,注重的是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以工作场景为培养阵地的校本培训成为必然选择。为了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湖南省石门县于2005年将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和实验学校三家单位合并组建“石门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了能力培训、学历提高和教学实习三位一体、资源共享的新格局。县级培训机构在教师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培训计划的指
一、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淡薄。目前,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开发与利用以教师个人行为为主,因受办学条件限制,学校的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