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探究性教学等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充分显示它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可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快乐课堂 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背景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组织实施的活动。要求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胆结合教材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新思维,创快乐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新的教学方式,更给化学教学搭建了创造舞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生活与实际,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实践情境,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为此,我大胆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主要有如下几条:①重视首因效应的策略。如第一次化学课、第一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实验、第一次调查……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获得直接经验。②激发兴趣、激励挑战的策略。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有趣有味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提出可能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思考。③角色变换、提供舞台的策略。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顺应学生思绪,满足学生表现欲,让学生当“教师”登台亮相,讲解、演示、点评,真正构建开放课堂。④注重小组合作策略。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发挥小组集体作用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合作攻克难关。⑤及时反思小结的策略。一个专题研究或课结束前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探究过程及时进行再分析、从方法上再认识,回味咀嚼,力争有所感悟……
  二、用好教材,更新教育观念
  义务教育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學教学大纲精神和要求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注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
  新高中化学教材中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难度,精简了许多次要概念,降低了习题难度,缩小了计算范围,注意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等的联系,注重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化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材各章篇幅较短,重点易于突出,易总结复习;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重视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教材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实验教学,趣味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何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眼、耳、脑、手、口的全身心活动,使学生处于探索求知状态,才能在求知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性发展。义务教育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花更多精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设计研究途径,树立假说,诱导推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探索结论。这样的讲授方法有望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科学形成过程,而不仅是一个科学成果。习题处理上避免题海战术,因为从题海中求得好成绩未必是能力素质的反映。
  三、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有些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高中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成,这种现象必然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探究欲望。
  将某些演示实验(简单的试管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开放实验室,鼓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课外作业:利用生活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应用。迫使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并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做,大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为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袁金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
  [3]岳晓东.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莱鲍迪苷A(RA),是从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苷,已经作为一类天然甜味剂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等日常饮食生活中。食用莱鲍迪苷A后,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其苷元甜菊醇,甜菊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一步发生葡萄糖醛酸化然后经尿液排泄排出体外。甜菊醇酰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SVAG)是人和大鼠服用RA后,在体循环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本文主要通过体内外方法,探讨SVAG与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鼠体
摘 要: 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做好提问和引导工作,要构建认知性提问教学的原则,把握好问题情境设置、提问过程的实施和提问后的反馈等方面问题;构建认知性提问措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提问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认知性提问 构建方法  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合适的时机,提出针对性的物理问题,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教学
摘 要: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思品课“活”起来: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保证。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课堂效率  新的教学理念得品德课教学逐步走上“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学生是
摘 要: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伴随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阶段,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其中,必修课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理科文科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选修课程是深入学习更专业的化学知识,是理科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由于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内容和排版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二者之间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现阶段高中化学的发展状况,概述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下,地理教师要在更短的课时时间内完成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地理教学课堂的改革势在必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所提倡的改革目的。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  一、习惯的培养  高中地理课时每周只有两节课,如果只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在课下无法做好预习与复习,那么导致学生的掌握量很少,学生容易出现一种常见状况,就是在考前将所有知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血症家兔脂代谢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涉及Insig-2基因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选取8只给予普通饲料喂饲,为普通饲料组(Normal diet,ND);其余32只随机分为4组,并给予高脂饲料喂饲8周。8周后,按高脂饲料+溶剂组(High fat diet, HFD)、高脂饲料+非诺贝特组(Fenofibrate diet,
摘 要: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对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联系生活 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要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意在强调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可以从化学学习中寻求到答案,所以在教学中
神经元的存活/凋亡在大脑发育过程建立正常的神经环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有报道表明,电活性对神经元存活至关重要。体外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学位
摘 要: 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发展是有规律的。作者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认为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是可以通过思维深刻性反映出来的,因此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关键词: 物理思维 新课程 高中物理  大部分高中生由于缺乏构建物理思维的过程,因此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许多阻碍。在新课程全面普及背景下,高中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规律发现问题,
摘 要: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面对化学学科内容从初中“知其然”的知识层次要求提高到高中知识逐渐系统化、理论化、应用化要求,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容量突然猛增,大量化学方程式的出现让学生措手不及,学生如果没有学习掌握应用元素化合物内容科学的学习策略,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降低,为高中化学偏科埋下祸患。文章结合鲁科版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学习案例,从注重理论指导、善于类比归纳、构建知识网络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