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思维培养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发展是有规律的。作者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认为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是可以通过思维深刻性反映出来的,因此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关键词: 物理思维 新课程 高中物理
  大部分高中生由于缺乏构建物理思维的过程,因此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许多阻碍。在新课程全面普及背景下,高中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规律发现问题,从而解决发现的问题,这一过程是构建物理思维能力的过程。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掌握物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思维,认知新事物要从规律出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建立物理思维的有效途径,学习活动中学生逐渐掌握对不同事物的认知规律。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构建物理思维是教学内容中极为关键的。本文探讨新课程环境下,正确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一、物理学习过程中,思维不深刻的具体表现
  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不能加上自己的理解,记不住基本概念;公式大部分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使用公式时不注意成立条件;遇到问题,思维肤浅,停留在表面认识上,没有深入理解,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站在不同角度,用联系的思考方式运用物理知识;对学到的知识生搬硬套,推理分析不周全、不严密,做不到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做题目时只会带入公式,没有领会公式真正的意思,不会举一反三,解题思路不清晰,更没有领会解题技巧等。
  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策略
  1.合理建模,化抽象为具体的科学学习。
  为了在最理想状态下对问题进行思考,现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穿插了许多物理模型,如质点、点电荷、核式结构。还将一些抽象化的运动理想化了,如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等。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初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涉及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时感到吃力,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逐渐养成自主思考、化抽象为具体的好习惯。有了初中建模能力的基础再加上高中特殊的物理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高中物理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理想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是在对物理实验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前提下,针对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忽略不计进行的。初中物理中的伽利略斜面实验和高中物理中的自由落体实验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实验结论的。然而,做实验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勿忘历史,而是讓学生面对实验结果利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普遍的规律。以伽利略斜面实验为例,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小车运动现象做类比,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下滑,观察到斜面粗糙程度不同,小车滑动距离也不相同,通过规律加上推导得出绝对光滑的平面,小车会一直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的外推得出科学结论。
  2.课堂上设计物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
  随着新课程深化改革,高中物理课程的重点发生了转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很有好处。新课程推崇高中物理教学是以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主开展的,进行一些探索性实验时,激发学生对实验涉及的新知识的好奇心,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实验过程中集中精神观察所有细节,从这些物理现象中产生许多疑问,从而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上课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而不断探究解决这些疑问。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巧设问题和物理情景。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关系的实验中,虽然学生都知道弹簧发生形变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实验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指导学生具体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演示,测出形变量,最后得出结论。
  三、明确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以前只需要学生掌握好所学知识点,现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疑惑要大胆及时地提出来,针对事物发展事先提出有创造性的假设,伟大的发现来自于大胆假设。高中生基于初中及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基础,加上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生活中事物有一定见解,所以遇到一些现象可以凭借自己的直觉猜测。有时候大胆的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发生的萌芽,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直觉发明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东西。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一定程度的想象猜测能力,对开发学生创造性物理思维有很大帮助。靠猜想出来的结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经过实验检验。所以,新课程教学方案中,增加一系列完整可靠的科学分析方法,首先提出猜想,然后针对猜想出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真正的科学性结论。为了结论的科学性,实验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得出结论。由已知的加上猜想最后判断出结果,用猜想判断已知结论的正确性;通过不断猜想设计实验;联系相关知识然后进行类比加上自己的想象得出结果;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力等。如学习摩擦力时,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如果世界不存在摩擦力甚至地球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引力,那么这样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的?从而加深学生认识。
  参考文献:
  [1]王福新,李红.论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2]苏昭辉.对高中生物理思维培养方法的若干思考[J].学周刊,2014(19).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  关键词: 创新教学 中学历史 教学设计  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它能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学历史教师就要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
对早期肺康复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肺康复的概念,实施方式及效果,并对肺康复应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行介绍,旨在为机械通气患者早日撤除机
莱鲍迪苷A(RA),是从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苷,已经作为一类天然甜味剂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等日常饮食生活中。食用莱鲍迪苷A后,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其苷元甜菊醇,甜菊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一步发生葡萄糖醛酸化然后经尿液排泄排出体外。甜菊醇酰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SVAG)是人和大鼠服用RA后,在体循环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本文主要通过体内外方法,探讨SVAG与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鼠体
摘 要: 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做好提问和引导工作,要构建认知性提问教学的原则,把握好问题情境设置、提问过程的实施和提问后的反馈等方面问题;构建认知性提问措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提问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认知性提问 构建方法  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合适的时机,提出针对性的物理问题,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教学
摘 要: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思品课“活”起来: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保证。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课堂效率  新的教学理念得品德课教学逐步走上“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学生是
摘 要: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伴随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阶段,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其中,必修课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理科文科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选修课程是深入学习更专业的化学知识,是理科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由于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内容和排版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二者之间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现阶段高中化学的发展状况,概述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下,地理教师要在更短的课时时间内完成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地理教学课堂的改革势在必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所提倡的改革目的。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  一、习惯的培养  高中地理课时每周只有两节课,如果只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在课下无法做好预习与复习,那么导致学生的掌握量很少,学生容易出现一种常见状况,就是在考前将所有知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血症家兔脂代谢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涉及Insig-2基因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选取8只给予普通饲料喂饲,为普通饲料组(Normal diet,ND);其余32只随机分为4组,并给予高脂饲料喂饲8周。8周后,按高脂饲料+溶剂组(High fat diet, HFD)、高脂饲料+非诺贝特组(Fenofibrate diet,
摘 要: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对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联系生活 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要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意在强调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可以从化学学习中寻求到答案,所以在教学中
神经元的存活/凋亡在大脑发育过程建立正常的神经环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有报道表明,电活性对神经元存活至关重要。体外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