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xi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

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和诊疗流程,对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专业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病因诊断,完成3个月随访后,分析病因构成。

结果

共纳入213例患儿,年龄1.1~14.0岁,其中≤3岁40例(18.8%),>3~6岁134例(62.9%),>6岁39例(18.3%)。变应原检测阳性者以吸入性变应原阳性为主。1例患儿24 h食管下端pH值监测阳性但特异性治疗效果不支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前4位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92例(43.2%),CVA合并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 57例(26.8%),UACS 28例(13.2%),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 26例(12.2%),其他病因咳嗽8例(3.7%),不明原因咳嗽2例(0.9%)。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均为CVA;第2位病因在≤3岁组为PIC,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组均为CVA合并UACS。

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CVA、CVA合并UACS、UACS及PIC,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中性粒细胞缺乏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儿感染发生率高,尤其是耐药菌的感染数量呈增加趋势。此类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的症状、体征不典型,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严重潜在感染的唯一征象,感染相关病死率高,因此,准确地进行临床及风险度评估,并选用恰当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胎动是胎儿宫内状况良好的标志之一,孕晚期胎动减少(DFM)提示可能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可能性,但目前缺乏孕晚期DFM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发病率关联性的临床研究报道。孕晚期DFM与产妇、胎儿、脐带血流等生理和病理因素相关,发生孕晚期DFM的新生儿发生临床不良结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产科医师和新生儿科医师均应加强对发生孕晚期DFM的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的医学监控,及时采取医学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多序列联合检查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早产儿的头颅MRI影像表现。结果160例早产儿中,76例发生脑损伤,脑损伤发生率为47.5%。早产儿脑损伤以缺血性病灶多见,最常见的是脑白质损伤,尤其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缺血性脑损伤表现为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斑片状或大片状T1加权成像(T1WI)高信号、T2加权成像(T2WI)低信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自2012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其严重的临床表现及高病死率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现就MERS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别是儿童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进展作概要综述,以期提高广大儿科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探讨经右侧腋下切口-右心房途径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封堵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采用右侧腋下切口-右心房途径,经食道超声引导,中空探条辅助下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封堵治疗。结果40例右侧腋下切口外科封堵患者中37例封堵成功,在前期手术中有2例嵴下型室间隔缺损因探条设计不合理未能进入室间隔缺损,1例术中封堵器释放后出现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3例均改行原切口适当延长后体外循
脓毒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发病率居高不下。新生儿脓毒症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进展凶险,及时诊治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但仍缺乏较为特异且便于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用以早期诊断。最近研究认为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及其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脓毒症的个体易感性、疾病严重性及其预后。为给寻找可靠的新生儿脓毒症早期诊疗方法提供依据,现就国内外关于PBEF在新生儿脓毒症领域的研究进展资料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脐带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142例新生儿,按照出生体质量与胎龄关系的不同分为3组。A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质量在相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以下)44例,男23例,女21例;B组(适于胎龄儿,出生体质量在相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90百分位)56例,男30例,女26例;C组(大于胎龄儿,出生体质
目的总结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性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应用异基因HSCT治疗4例难治复发性LCH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患儿男:女为1:3。移植年龄为5~49个月(中位年龄24.5个月)。1例无关脐血干细胞移植出现移植排斥后,行父单倍体外周
孤独症谱系障碍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孤独症婴幼儿早期疗育的重要性也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研发针对婴幼儿孤独症的有效干预方案已成为本领域的热点,现就近年来受到业内人士广泛推崇、针对孤独症婴幼儿的早期介入丹佛干预模式作一介绍。
不同的病毒会侵袭感染儿童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组织受损,引起不同的疾病。病毒感染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机制。病毒感染性疾病需要选择相对应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医师需要熟悉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以避免用药不当。现扼要介绍病毒的分子生态学,包括病毒的结构、分类、特性及其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