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
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和诊疗流程,对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专业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病因诊断,完成3个月随访后,分析病因构成。
结果共纳入213例患儿,年龄1.1~14.0岁,其中≤3岁40例(18.8%),>3~6岁134例(62.9%),>6岁39例(18.3%)。变应原检测阳性者以吸入性变应原阳性为主。1例患儿24 h食管下端pH值监测阳性但特异性治疗效果不支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前4位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92例(43.2%),CVA合并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 57例(26.8%),UACS 28例(13.2%),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 26例(12.2%),其他病因咳嗽8例(3.7%),不明原因咳嗽2例(0.9%)。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均为CVA;第2位病因在≤3岁组为PIC,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组均为CVA合并UACS。
结论北京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CVA、CVA合并UACS、UACS及PIC,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