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培养视阈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从责任赋予者那里接受责任后,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以及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本文将主要分析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从中学历史教育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初中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理想高远、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社会责任意识也呈现出日益淡漠的现象和趋势。以下将从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角度阐述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社会责任的内涵
  社会责任就是指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对家庭和社会、对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以及未承担职责所应承受的后果。社会责任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对现实的人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社会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个体主动担当责任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处于特定的位置上,肩负特定的使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之间客观内在的社会联系决定着人们的责任,由此可见,人只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个体才能成为社会有机整体的一分子,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学会了解自我,认识到哪些是己之所短,哪些是己之所长,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扬长避短,学生才能够有效地生活和学习,才能够做负责任的事情。树立自信心,是学生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先呈现事例,实际目的是为教师提出问题做铺垫,同时又让学生的思考有针对性。学生的反应应该会很强烈,看书、商讨的学习活动自然生成,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看书、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一部分学生身在神游的尴尬局面出现。教师变换提问的方式,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变换一种学习的角度,在以后类似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就会采用此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
  (二)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责任行为
  初中历史教师首先应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责任心发展的目标与各学科教学的内容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责任行为。其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写好每一个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此外,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应注意自己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准备充分的课堂教学、一丝不苟的作业批改、细心踏实的行事作风,均会给学生起到受益终身的影响。
  (三)培养责任感——责任感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个体的人文素养核心是责任感。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
  学习责任感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历史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历史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创设历史情境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了《毕业歌》《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歌曲,再让学生谈感想。在这种激昂澎湃的旋律的感召下,每个学生都不愿只做听众,都想畅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位学生这样说:“听到这汹涌澎湃的旋律,我好像已置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像当时的爱国学生一样,高举手臂,呼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我真正体会到了当时爱国人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决心。我们虽然没有生长在战争年代,没有能为祖国解放事业贡献力量,但在和平年代,我们有责任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总之,学生已经通过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深切地认识到了他们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将贯穿于他们学习生活的始终,也自然会对他们将来承担社会责任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
其他文献
现在,许多青少年被狂卷而来的穿越电视剧、电影、小说深深影响,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些虚幻的事情是真的可以发生的。所以被小说和影视剧中幸福场景打动的他们就幻想着自己如果也能穿越该多好。可是不管什么穿越剧都有个前提那就是遇到意外甚至是死亡,只有死后灵魂出窍才有可能穿越时空隧道而回到历史的某个节点或者是另外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时空。所以有极少数人就开始想着该如何死亡?怎样才能穿越?  一、“穿越”文化的由来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而普遍存在着几大问题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其一,缺少生活化的素材,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下设的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的主要组织。备课组活动的立足点是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长点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现阶段,加强备课组建设,有效地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显得尤
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钢中微量铈,在300μg/mL的LaCl3底液中,铈浓度在0~10μg/mL范围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本法用于钢中微量铈的测定,结果满意.
目的 观察分析64层螺旋CT在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疝患者的64层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是教师教学魅力的体现。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把握提问的“度”、时机和对象,向着学生思维的更深处进发。  1.潜心钻研教材,“提纲挈领”地提问  思维发展理论认为: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或者主观内部状态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思维发展的动力,课堂提问应当符合这种需要。课前,教师必须要潜心钻研教材,深谙教材的
基于在pH11.92的Brittom-Robinson缓冲溶液中,钴?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溴茜素紫的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钴的催化光度新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确立了动力学方程,测定了动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