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y540205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老师们说,作文难教,学生愁写。到底难在哪呢?我认为主要难在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而“写什么”这一问题能否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关键取决于写作者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素材积累。积累是写作素材源源不断的良方,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积累,写作就无从谈起。积累,是写作的本和源。大文豪苏轼就是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当然,“博观”“厚积”是“约取”“薄发”的前提,这就更加有力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有效积累呢?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用丰厚的阅读积累来砥砺思想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一般来说, 一个人的思想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日益成熟。但中学生阅历太少,最好的办法是阅读积累。读过余秋雨、周国平、毕淑敏等作家文章的学生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读书能加快人的成熟。而人一旦对生活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作文也就自然与众不同了。因此, 阅读积累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足够量的阅读积累对语文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学习, 积累为本。阅读积累,功夫在平时。笔者梳理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积累课文,含英咀华
  课本中的名家精品用生动优美、富含哲理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文学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名家的精华,学有所得,每学完一篇课文,笔者便提倡学生做这样的积累:(1)开心辞典。主要积累生字,解释词语并造句。(2)群英荟萃。让学生积累阅读中的精华语段,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些文章的结构方式,也可以写出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感受领悟。(3)独具慧眼。提炼从本课中获得的阅读技巧或写作技巧。(4)快乐练笔。让学生写写学完本文后的感悟收获,或者就某一段或全篇做仿写练习。期末看着桌上这一本本厚厚的阅读笔记,你会切实地感受到丰富的课内积累让学生的头脑日益充盈起来,我相信这样做是带领孩子们在语文学习的正道上跋涉。
  2.积累名著,博采众长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 篇(段)。”每教一届初一新生,笔者总会在开学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大工程——“班级图书漂流”。根据班级人数,推荐相应数量的书籍。人手一本,交互享用。书名在墙上张贴,每个人管理自己的书,借阅情况自主登记。有了书后,动员孩子们每天“抢”时间读,课堂任务提前完成的同学,可以读自己喜欢的小说、散文等。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将一些读书很有心得和成果的同学推向前台,在规定时间内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读的书,讲述对该书的理解和思考。读书报告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如《水浒传》的英雄性格探究,《海底两万里》的想象艺术等。
  3.读背诗文,涵养性情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古诗文负载着伟大的人文精神,对塑造学生的心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诵读篇目,笔者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学生不折不扣地背下来。另外,还选定孙立权老师主编的《中学生古典诗词300篇》作为实验读本,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和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背诵。每个月在班级墙上张贴“古诗词背诵进度表”,显示每个同学的背诵进度。每个学期都举办一次古诗词分组背诵擂台赛,以此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热情。一年下来,笔者所教班级背得最快的同学背完了150篇,背得最少的同学也背了50篇。古诗文背诵不仅涵养了学生的性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也为学生写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总之,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好比是鱼和水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如果缺少阅读这一味营养,势必造成学生作文的“面黄肌瘦”。
  二、用生活化的素材积累来记录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启示我们: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作文的生命。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生活积淀,没有积累,也就难以表达。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学生的作文与生活“超级链接”,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
  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但他们没有观察生活、积累提炼生活素材进行写作的习惯。为了让学生能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每接一个新班级,笔者都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随笔本。要求每周写好三篇生活随笔,每篇300~400字。内容自由抒写,体裁不拘一格。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给写作增“氧”,这“氧”就是自由的写作空间。让随笔真正成为学生们“青春勃发、五花八门、拥挤喧闹的一块话语天地”。
  每个假期,提倡学生“为自己的花季出一本书”,将自己一个学期的精品随笔选出来,自己取个别致的书名,请自己尊重的人写序,自己写跋,按照版块设计写作内容,如“生活五味瓶”“奇思妙想”“校园七色光”“走进大自然”“跟踪追击”等。同学们自主选择不同的版块,编好目录和页码,排版并打印出来,开学初在全年级展出。当一本本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随笔集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时候,充盈每个作者心间的除了幸福的成就感,还有坚定的自信心和对随笔发自内心的感激与爱。三年六学期,六本随笔本,就是学生三年作文训练的历程,是学生作文的成长轨迹,是学生初中生活的缩影。
  在我们班,最受大家欢迎的是写小组轮流日记。先按班级人数分成6~8个小组,小组成员共用一本日记本,每日按学号写日记,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要求真实地记录生活。下一位同学在写之前,先点评前一位同学写的日记,或谈感受或提建议。日记的内容可以是同一主题的甚至是同一题目的,也可以是辩论式的,接龙连载式的,每月评出“优秀日记小组”和“优秀日记小能手”。在这种切磋砥砺、互相启发的氛围中,日记的“形式病”症状大大地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表达与交流的快乐。
  当然,即使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也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学生就能把所读所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将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体验变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作时就会左右逢源,言之有物。
  有人说“写好作文无秘诀, 关键在于勤学和多练”,这是很有道理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积累丰厚了,才能厚积而薄发。
其他文献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分布在每个单元后,起到总结和深化的作用,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过程,有其浓浓的语文味。但现今的综合性学习,往往沦为纯粹的德育教育,语文味索然,使课堂过于生硬,教师流于说教,学生无法真正地从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导致课堂气氛看似活跃、而德育教学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  那么,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渗透”两字。作为语文学科
[摘 要:一个充满快乐的课堂构建离不开老师的用心和努力。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充分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学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所以,构建快乐的小学语文课堂,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学;课堂互动]  快乐教学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积极探究相应的教学措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出适宜学生实际
一、事件(Facts)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第三批应龙泉名师工作室成员欢聚在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图书楼阶梯教室,在县教研室陈玲导师的主持下,举行新一轮名师工作室学术活动的简单开班和主题培训。第一阶段是应龙泉首席导师为大家作了题为《从品质教育到“三教”改革……》专题讲座。应师傅从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形势开始,叩问教育之道,侃侃而谈“习主席提出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等内容的为师之道,接着从解读名师骨干评选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科学有序的体育教学活动作用巨大。毽球正是在当前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踢毽子游戏与现代体育项目结合的产物。毽球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与素质教育目的相一致的,在毽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实证研究毽球运动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如何在毽球运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摘 要:本文旨在介绍第三届社区音乐教育高峰论坛中国内外专家对社区音乐教育建设的观点和经验。高峰论坛第一阶段是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双柏书屋举办社区音乐专干高级研修班,研习班上文化部群星奖评委李元华、中央干部管理学院声乐副教授张海宇、音乐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嘉辛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Gillian Howell博士分别为参会的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关键词:社区;音乐教育;高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对于新课改的理念理解的越来越深入,并在实践过程中将新课改的理念不断融入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对教学进行改善、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书本的知识进行现实问题的解决,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课堂]  思维是人智慧的一种体现,而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思
[摘 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但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绝不单单在于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要掌握知识、要学会应用知识。现代教育思想倡导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完善学生的学科素养。一直以来,初中美术教师都把美术课堂看作引导学生模仿绘画的主要场所,但美术教育的价值却并不局限于此。教师需要侧重发展学生的动手意识,动手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此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
[摘 要:现如今国内的经济发展已经改变了过去只在乎速度不在乎质量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民都应关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化学作为初中阶段重要课程,教师需要发挥化学教育的引导性、科普性价值,使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意义,站在绿色化学角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发展理念。本文将以初中化学为例,分析绿色化学背景下初中化学教育思路优化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
[摘 要:问题教学即把课程知识以提问、设问等方式向学生加以呈现,让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同时,学习到教材的相关内容。这种问题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自我能力。这种学习方法需要教师把所讲知识转化为问题,从而保证课堂的有效开展中。本文将列举问题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案例,为学生在接下来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
在语文课堂上,我无数次无比动容地对学生们说:“知道吗,我们的母语有多么美?既有春夏秋冬晨昏午夜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也有皎洁的汉宫秋月、琴瑟的高山流水、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诸葛的锦囊妙计……它音形意结合意味深长、柔情绵绵、缥缈空灵,真是色香味俱全,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来享受阅读吧!”文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体现的政治主张、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