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的一点思考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人教版必修一课本中,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去拉动小圆环,记下小圆环静止时的O点,记下F1,F2的大小和方向,然后用一根弹簧测力计去拉,拉到同一O点,然后记下F的大小和方向. 由于人教的权威性,几乎所有的参考资料都大同小异的采用了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后用一根弹簧测力计的的做法,其步骤大致如下: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或圆环),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3)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注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要使它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力示.
  (5)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和夹角,多做几次实验.
  为什么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计而不是先用一根弹簧测力计呢?笔者组织学生对此实验又进行了若干次的对比实验.把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大组24人分成12小组,即每小组两人.笔者在讲实验步骤时没有讲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还是先用一根弹簧测力计,但告诉学生夹角和力的大小要合适.A组学生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再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B组学生先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再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我特意叮嘱学生让他们在做实验中尊重事实,记录原始数据,发现有什么问题或困难马上报告.
  A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会时不会有同学报告若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做,后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会多次出现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到不O点的情况,不得不重新定义O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实验室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大小5 N,从理论上讲,比如F1为3.5 N,F2为3.8 N,其范围在0.3 N~7.3 N,理论上就存上超过一根弹簧测力计量程的情况.因为是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没有完整的理论知识,不会也不可能事先进行理论计算,在操作过程中,力的夹角和大小有一定的随机性,很容易造成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不到O点而导致实验不成功.学生在做实验时,不得不得重新定义O点,甚至有时候要重复定义好几次O点.在A组12组同学中有5组出现过这种情况,实验过程中不成功的概率达42%,从他们的实验原始数据中发现都是用两个弹簧测力拉时力相对较大或夹角相对较小造成.
  B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先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然后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则不会出现A组超过量程的情况.但是很快就有同学反映了一个困难,两次实验要求拉到同一结点O,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比较容易完成,而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去拉的时候,拉到同一结点O要反复试好几才能完成.尽管要试好几次,但是花费一定时间还是可以完成实验的.而对比A组同学,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再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拉到同一结点O是很容易完成的.(前提是能够拉到结点O).另有一些同学会惊喜的发现,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到O点时,会有很多种情况.(根据力的分解理论我们知道,一个力的分解有无数个解),当他们向我欣喜的汇报这一发现时,我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让他们记下实验原始数据,以后再进行深入分析,暂时给他们一个悬念,也为力的分解知识提供实验数据.
  当然,有人会提出,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这应该是力的分解的实验,而不是合成的实验,笔者认为,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还是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只是获取数据的过程,关键要看数据怎么处理,只要在处理数据时,把步骤适当的改进,仍然是力的合成实验.参考步骤如下: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
  (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或圆环),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注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要使它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3)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或圆环),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点,记下F1,F2的大小和方向.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画出F′,F1,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力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和夹角,多做几次实验.
  对比,A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
  A组先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再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会出现实验不能完成的情况,并且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大,这样会造成力的平形四边形这一法则是有条件的假像.B组,先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后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尽管会出现拉到同一结点O要试好几次的情况,但是实验是一定可以完成的,并且会出现很多解的情况,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起探究的意识,并为力的分解的知识作好铺垫.
其他文献
纵观2013、2014两年的物理中考试题,全国各地在考试内容的改革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实践.考试内容及其展现形式在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重视考察实验能力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科学探究的考察方面所做的探索,为考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命题空间.试题说教的意味减少,给人以熟悉、活泼、亲切的感觉.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探索科学的愿望,又重视了对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科学探
期刊
用能量观点解决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定理和定律有: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和能量守恒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高中物理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恰当地将微观与宏观知识联系起来.  下面举例说明.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然而,部分教师认为不用“现代技术”就不是好课,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用”比“不用”强,“有”比“没有”好,认为现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用过就是融合,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理解,更不能过分依赖,“滥用”不如“不用”,“巧”用或“妙”用才是关键!现结合物理教学,适时巧妙运用现代技术,让课堂更“出彩”!  1微课实现了物理课堂模式的转变
在初中物理的电学教学中,电路的识别常常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拦路虎.如判断加入电表后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在已知电路中的圆圈内该填入哪种电表,说出电路中的电压表测的是哪部分电路的电压,以上这些问题,足以让学生产生困惑.  要正确识别电路,先要熟悉电路的结构与规律,电表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一个基本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电路的连接分两种,一种是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指是的元件逐个依次连接
期刊
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改革过去围绕当地经济兜圈子的作法,进一步扩展视野,实现三个转变,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发展
纵观历年中考,计算题是初中物理的必考的题型,也是学生比较畏惧的题型.尤其在一些问题较为复杂的题目中,学生常常会因为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内容、表达式认识理解不正确,导
期刊
高中物理对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和求加速度为教学重点内容,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求加速度基本的方法是逐差法,为减小实验误差,根据题目给出的位移段情况不同应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若加速度为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x1、x2
人教版高中物理3-1教材第三章磁场第四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中的“做一做”中有一实验:演示旋转的液体,教材给出如[TP1GW65.TIF,Y#]图1参考装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图1中所示蹄形磁铁实验,出现很多问题,要成功演示此实验,笔者进行了实验装置的改进.  1用教材中的装置出现的问题  第一,学生实验室蹄形磁铁的两极磁性不够强,当盛有导电液体的玻璃器皿的中心和边缘通电后,液体旋转很慢,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业、单元检测、阶段性考试等反馈性练习,是教师获取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评价.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刚订正过的同类习题学生还会错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不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存在着问题呢?有没有避免或减少这种“反复性”错误的有效措施呢?本文针对学生练习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类并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讨论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