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学生走在习作的路上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要教会学生说话与写作,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于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毫无知觉,更不知道如何表达。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领着学生走上了习作之路。
  一、捕捉生活情境,成就习作素材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的第一篇习作就是鼓励学生把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形成作文。但是,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定哪些材料能写下来成为作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让其成为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不是成为过眼云烟。
  如有一天早上,将要上课了,我们班的学生还聚集在教室门口叽叽喳喳的。一问,才知道是挂在门卫室的教室钥匙不见了,班主任只好请门卫叔叔把锁头砸了,学生们这才进入教室。上课了,我就请大家把这件事说一说:刚到教室门口时的情形怎样?班主任是怎么做的?门卫叔叔怎么砸锁头的?进入教室后你对钥匙不见了这件事是怎么想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重点词语做成板书,并告诉他们,把刚才所说的句子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学生们一下子就笑了。原来,作文就是这么一回事!于是,欣欣然地写下了他们的第一篇习作——《教室钥匙不见了》。
  这样,随时抓住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多次训练,学生逐渐懂得了作文就是记录我们的生活,作文素材就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有意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写作材料,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一次写对话的练习中,我与一名学生演绎了放学后母子的一段对话,让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认真观察说话时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再让同桌两人把这些对话再表演一次。表演结束后,我再指导学生把对话写下来。
  在写一次游戏的作文训练中,我教学生写游戏《掰手腕》。写作文之前,我先让学生们玩掰手腕的游戏,派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掰手腕,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是怎么做的,脸上的神态怎么样,同学们都有什么反应。游戏结束后,学生们一起回忆游戏的过程,动笔完成了作文。
  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学生每次参与进来都兴致盎然,写作兴趣浓厚。
  三、引导观察,指导写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往往会被无意性和情绪性所左右,平时接触到的许多事物,在他们脑海中并没有留下深刻的表象,因此写作文时就抓不住事物的特征来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所要写的人、物、事带进课堂,或让学生到实地去观察,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再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就有法可依,有序可循了。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4时,我选择了富有农村特色的景色——秋天的田野进行习作。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好几回,但没有细致观察过。写作时,我把学生带到田野里进行实地观察,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观察:远处的山、天空怎么样?近处的田野里有什么?各是什么颜色?风吹过的时候稻田怎么样?用手摸摸那稻穗,感觉如何?看到了什么可爱的小动物?田里的农民在干什么?我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并且记录着想到的一些形象生动的词句。然后,我指导学生按“怎样观察就怎样说,怎样说就怎样写”的方法把景物写下来。由于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对秋天的田野有了真切形象的感知,因此写作文时,他们兴趣浓厚,文章也写得生动具体。
  四、关注课文言语形式,教会表达
  农村的小学生,课外读物相当缺乏,阅读量不高导致了学生的词汇贫乏,加上受方言的影响,表达是他们的一大难关。即使有了相当丰富的题材,可是写出来的作文往往语句不通顺,内容不具体。在现有的学习条件之下,对教材上的范文进行学习,是学生学习表达的最直接,甚至是唯一的工具,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段训练为重点,要重视连词成句和连段成篇的训练。我往往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专项训练。
  如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认识了总起句,就学习围绕总起句把句子写具体;学了《西湖》,就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了《航天飞机》,就学习用对比的方法写舞台上的鱼尾葵有多高,写秋天的菊花有多么不畏严寒,写班上的某某同学有多么用功学习;学了《石头书》《军神》等文章,就安排一次如何写对话的练习;学了《海底世界》,就学习如何写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学习了大量的比喻句后,就组织学生积累比喻句,然后自己动手写比喻句,把比喻这种方法用到熟练,直至自觉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总之,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之下,尽力挖掘课文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因素,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帮助学生过好语言表达关。
  三年级属于作文的起步阶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水平,有意识地引领他们发现生活中可写的素材,有意创设一些直观、生动的情境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并在其中进行引导观察,进行写法指导,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过好语言表达关。教师做好了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这样才可以拨开学生心头写作的云雾,才可以领着学生开启写作之门,稳步踏上写作之路。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解退热口服液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方法大鼠口服双解退热口服液,以阿斯匹林片为阳性对照,观察该药品对大鼠发热体温及化学法和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
目的分析25例小儿原发性腹膜炎抗菌药使用情况.方法对25例小儿原发性腹膜炎应用抗菌药的种类、使用频率及联合用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例患儿中有9例(36%)进行血培养和腹腔
【摘要】在高师古典舞基训课中应用钢琴伴奏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情感启发方式,通过在不同组合中弹奏不同旋律构成方式的乐曲,强化学生对不同旋律构成方式的认知,启发学生对由旋律起伏变化引起音乐情绪变化的感悟力,能够将肢体动作与音乐相互交融,并能够最终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应用于学习与工作实践之中。  【关键词】钢琴伴奏;旋律构成;音程关系;古典舞基训  【中图分类号】J624
拉西地平(lacidipine)作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血管的舒张具有高选择性,与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betaloc)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阿莫西林是一种新型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故使用广泛.近年来,该药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现介绍如下.
上海汇众借机器人技术大幅提升企业实力,赢得关键项目的成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沪产汽车都采用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零部件。”
【摘要】摇篮曲,又叫催眠曲、摇篮歌,是母亲在婴孩睡觉前哼唱的歌曲,是为了让婴孩能够安静入睡的一种歌曲类型。内容上带有母亲对孩子的美好愿望,其音乐形象一般具有安静、祥和的感觉,曲调安静、舒缓、平和,而伴奏的部分则如同模仿摇篮的摆动一般,具有一定的律动性,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具有自己地域风格的摇篮曲。  【关键词】摇篮曲;舒伯特;勃拉姆斯  【中图分类号】J613.3
比尔·盖茨说:“是我家乡的公立图书馆成就了我.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阅读家,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直到现在,我依然每天至少要阅读一个小时,周末则会阅读三至四个小时.这样
本文主要对生脉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一些新的进展进行了相关阐述,以期对医护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帮助.
目的探讨消炎六味汤合剂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挖沟法和液体稀释法对消炎六味汤合剂、清开灵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抗菌实验.试验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