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一浮《群经统类》视域中的宋明儒学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hofp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一浮的《群经统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上以“四书”为中心的宋明儒学经典体系,它不仅可以成为我们借以了解马一浮的独特的宋明儒学观及其自身思想与宋明儒学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而且可以让宋明儒学研究者跳出现有的以人物为对象、以学派为归趣的单一化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通过努力回归到以六经为中心的广阔论域中去重塑宋明儒学的原生形态,获得对宋明儒学丰富多样的思想内涵、一以贯之的精神旨趣以及它在实现思想传承与理论创新中所具有的内在机理和独特路径的重新认识.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遭遇的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缺少政治经济学知识,因为这些难事即使借助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以"林木盗窃法问题"为例,在不触动现代社会所建立于其上的私人所有权的前提下,马克思事实上不可能为自己当时主要基于道德直觉的立场辩护.只有在洞悉普遍贫困在现代社会的结构性根源及其所包含的结构不正义,并转向对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基础性批判之后,这些难事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根本的解答.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是当前国际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特色道路决定了西方模式不可照搬复制,必须在全面汲取古今中外的经验基础
仁是儒学的重要概念,儒学的各家各派无不论仁,但具体方式并不相同.孔子、孟子所论之仁有明显的先在性和逆觉性的特征.荀子不承认仁有天生的因素,不了解化性起伪的结果在处理伦理道德问题之前早已存在了,更不明白逆觉是求仁的根本之法,其所论之仁只与善或道德同义,不具有道德本体的性质.切不可因为荀子也讲仁,就认为其思想系统中包含性善的因素,否则很容易失去学理的边界.后人所说的"大本已失",意在批评荀子学理道德本体立不起来,而其实质则是仁性已失.这一批评有很强的合理性,不能轻易否定.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根据"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一基本立场,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清算、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对意识形态家的理论逻辑的揭示,把唯物主义世界观确立为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并在这个思想过程中,对社会认识何以可能的语言前提、主体条件和社会基础作出了分析性论证.他们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意识形态家的思想和观念的语言基础、语义逻辑和生产方式的澄清,阐发了"分析"社会认识论的三个维度:一是语言分析的唯物向度,二是世界观的实践批判,三是社会认识的生产方式.
新时代对革命文化进行话语转化既是革命文化自身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革命文化宣传教育实效的迫切需要.实现革命文化话语转化,在丰富革命文化的时代内涵、促进革命文
社会历史活动的利益渗透性和价值渗透性,决定了历史观既包括关于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也包括关于社会历史的价值取向.历史认识与价值取向作为历史观的两个维度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认识维度作为历史观合规律性的观念表达,是价值维度的基础,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是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的前提,因而历史观要追求正确性,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价值取向作为历史观合目的性的观念表达,是认识维度的价值导向,因而历史观要追求合理性,为理解和评价社会历史问题提供合理的价值尺度,为设定社会发展目标和愿景提供合理的价值引领.
马克思思想的主要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在不同时期,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式并不相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始于道德批判,即以异化劳动为分析工具着眼于对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不人道"现象的批判;在清理自身哲学信仰后,发展到历史批判,即从唯物史观,也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实现了批判的历史转向;进而又以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建构出道德批判的科学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是"物的依赖",具有不道德性,另一方面却为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环,实
列宁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开创性人物.他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在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结合俄国革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形成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的这一思想不但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新贡献.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这既是满足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和期待的重要路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客
期刊
以"物"为"事",阳明"心外无物"在于揭示"行为物"不能离开行为主体存在,强调行为主体在实践中的自足性与主宰性."山中观花"章涉及的问题与讨论不仅表明阳明"心外无物"需要面对自在物的问题,更说明当"物"为自在物时,该命题需要"新"的阐释."草木瓦石俱有良知"和"万物一体"的观点,证明在阳明哲学中,良知是自在物的存有本体.相应于"感应之几"的由"用"证"体","山中观花"章中阳明是通过"看花"论证花树以良知为存有本体,其"心外无物"在"物"为自在物时的意涵是"物"不"外"良知本体,"外"良知本体"无物"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