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清泉水,抒写真性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为学生写作素养的有效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在阐述作文教学“生活实践—感知体验—文意表达”的转化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个性表达,并从多元评讲等角度分析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高中语文写作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写作素养 观察积累 个性表达 多元化评讲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始终处于一种高耗低效的状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以期方家指正。
  一、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实现“生活实践——感知体验”的转化。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留心周围事物,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为当前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现在的作文教学要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之源,激发创作兴趣。
  当然,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时不能仅靠一双眼睛,还要用“心”“多角度”地体察,以发现生活的不同面及事物的各种特征,实现由“生活实践”到“感知体验”的转化,并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积累丰富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耳濡目染,在写作中也就会有感而发,避免“为文造情”。
  然而由于时空的限制,要实现由“生活实践”到“感知体验”的转化,必须从阅读入手,让学生真正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作者积淀的独有的生活体验,为个人的“感知体验——文意表达”的转化做好准备,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个性表达,实现“感知体验——文意表达”的转化。
  1.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口头表达,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训练写作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口头作文,再书面作文,在训练中对说话内容不断加深感受,增强口头作文的趣味性。这种口头作文训练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产生了表达的欲望,从而为实现“感知体验——文意表达”的转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引导学生的独创表达,写出真性情。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要鼓励学生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开拓创新,摒弃矫揉造作的语言,更不要被一些人为的机械化的作文模式牵着鼻子走,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表“我”的自在之趣,从而真正写出异彩纷呈、闪烁真我风采的独创性的“精神产品”,真正实现“感知体验——文意表达”的转化。
  3.鼓励学生勤练笔,实现“感知体验——文意表达”的完美转化。
  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并兼顾多种文体,除了配合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外,也可结合教材中的肖像、场面、景物、心理描写等多种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平时写写随笔、读后感之类的东西,记录生活、感悟生活,记录内心“起伏波动”的感情,抒发人生的抱负和认知。当然,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练笔,教师都要允许“百花齐放”、“开拓创新”,既要正视学生的不足,又要理解学生的错误,大力表扬其优点,还要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沟通,适时进行点拨。这样通过历练与自省他们会逐步熟练与完善,从而使“感知体验”与“文意表达”完美转化。
  三、注重“生活实践——感知体验——文意表达”三者转化的过程,进行批讲,让学生从写作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实现作文教学目标的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这一环节是这样要求的:能结合所学语文知识,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相互切磋交流,勇于展示和评价个人写作成果。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思维创造,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批改,老师都不能草草下批语,不以硕大的数字代替“点睛之笔”,而应遵循“多写优点少批不足的原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文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更要给学生提供一面“正衣冠,知得失”的明镜,即要让学生从评价中得知自己的不足,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作文的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在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动力,真正有效培养写作的素养。
  现在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越来越琐碎,每每按这一细则对学生平日习作评改,不但费时费神,而且对学生要求太多反而没了重点,达不到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目标。现行高中教材系统地安排了作文的训练步骤,每个单元都有对应的写作要求,都有明确的侧重点,要么侧重于立意,要么侧重于选材,要么侧重于语言,要么侧重于结构,要么侧重于手法。我们布置作文时就明确写作的具体要求,批改时把每次的“要求”放在首位,然后兼顾其他,此所谓“精批”。这样的训练达到了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老师批阅有章可循、评讲有的放矢的结果,如此今后自由写作时就可融入所学方法,写自己所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文教学必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积极地思考人生,在生活矛盾中、在个人的真实情感中会发现一个“真”的自我,作文自然就会变“活”。这种途径下的作文教学才算是真正落实新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精髓和真谛,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让作文教学这朵奇葩在素质教育的园圃中争奇斗艳、独领风骚。
  参考文献:
  [1]王义堂.新课程教学程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杨青松.教学艺术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我们要表达的思想概念的载体。词汇直接影响并制约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高中英语课程词汇量加大,词汇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本文指在分析词汇教学中的误区,提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以语篇为载体将词汇教学和阅读有机结合,切实降低学生词汇学习难度,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篇 词汇 有效性  一、引言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英
摘 要: 文章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顶岗实习对就业心理的影响作为调查内容,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顶岗实习和择业心理具有高关联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习岗位对口率和就业专业预期对口率、顶岗实习单位性质和就业单位选择意向、顶岗实习薪酬和就业期望薪酬、顶岗实习区域和就业目标区域。针对结论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在考虑专业特点的前提下选择实习方式的多样化;给予实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实际物理现象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很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法叫构建理想化物理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可以使物理问题变简单。我把高中物理模型大致归为四类。  一、实物模型  实际物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抽象为理想研究对象,如质点、点电荷、轻绳、轻杆、轻弹簧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如果实
摘 要: 作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 “寄宿制学校初中小班英语课堂自主化管理模式”,即“11520自主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基本理念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以小组为基本载体,遵循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和个人积分的原则,实施“日记录,周汇总,月公示" 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和管理的主体,从而达到教师负担轻、学生自觉学的良好
摘 要: 兴趣是个人积极探求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因此,如何变“让学生学数学”为“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兴趣还
摘 要: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对爱伦坡的小说《黑猫》进行分析,揭示了“黑猫”的形象。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与黑猫形象相互渗透,反映了“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映射了人性的复杂。人性中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因此,人类必须理性地寻求“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点,避免精神焦虑甚至人性扭曲。  关键词: 《黑猫》 精神分析 人性  埃德加·爱伦·
摘 要: 标题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篇文章的核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标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究,通过对标题的探究了解文章线索及内容、预测文本体裁及措辞、推断分析文章主题等,培养学生的预测、分析、推理、概括、质疑、评价等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判断力、有思想的读者。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标题探究 思维培养  一、引言  标题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篇文章
摘 要: 如果说高三第一轮复习是侧重双基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则应侧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复习就成为当前老师、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 变式能力培养 高三第二轮复习  从锤炼习题角度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最大限度挖掘习题本身的价值是一种捷径.以下是笔者的一堂习题课,让我们感受其中的奥妙与魅力.  的最大值可以考虑利用数形结合.  数学的一大魅力在于看似无关
摘 要: 初中地理最典型的特点是知识散,系统性不强,仅靠记忆,学生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其实这是学生对地理的错误认识。学习地理必须从“理”入手,首先理清地理知识,其次“理”出一个探究地理知识的方法,最后“理”出地理知识的原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作者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探究式教学方式。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小组合作探究 大地理观  新课改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
摘 要: 本教学设计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在科学的学习环境和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多媒体技术 《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学习方